当前位置:信达文档网>范文大全 > 读后感 > 百年扬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广东区委读后感(4篇)

百年扬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广东区委读后感(4篇)

时间:2022-12-16 12:50:02 读后感 来源:网友投稿

百年扬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广东区委读后感(4篇)百年扬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广东区委读后感  新民主主义论读后感新民主主义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殖民地半殖民地革命的理论根据中国历史的特点和中国革命的经验科学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百年扬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广东区委读后感(4篇),供大家参考。

百年扬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广东区委读后感(4篇)

篇一:百年扬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广东区委读后感

  新民主主义论读后感新民主主义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殖民地半殖民地革命的理论根据中国历史的特点和中国革命的经验科学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革命发展的基本规律明确地回答了当时中国革命中提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篇一:新民主主义论读后感

  《新民主主义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殖民地半殖民地革命的理论,根据中国历史的特点和中国革命的经验,科学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革命发展的基本规律,明确地回答了当时中国革命中提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说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中国革命的领导权必须属于中国工人阶级;说明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而在工人阶级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必然是社会主义;说明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必须采取既区别于资本主义,又区别于社会主义的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经济纲领和文化纲领。

  读完《新民主主义论》后,体会最深的是新民主主义的先进文化建设。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至于新文化,则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新政治和新经济的东西,是替新政治新经济服务的。在“五四”以后,中国产生了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所领导的共产主义的文化思想。

  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民族的。它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它同一切别的民族的社会主义文化和新民主主义文化相联合,建立互相吸收和互相发展的关系,共同形成世界的新文化;但是决不能和任何别的民族的帝国主义反动文化相联合,因为我们的文化是革命的民族文化。各资本主义国家启蒙时代的文化,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但是一切外国的东西,如同我们对于食物一样,必须经过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胃肠运动,送进唾液胃液肠液,把它分解为精华和糟粕,然后吸取精华,去其糟粕,才能对我们的身体有益。中国共产主义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

  也是这样,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就是说,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处,决不能主观地公式地应用它。中国文化应有自己的形式,这就是民族形式。民族的形式,新民主主义的内容——这就是我们今天的新文化。

  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科学的。它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一致的。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我们必须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必须将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和古代优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区别开来。中国现时的新政治新经济是从古代的旧政治旧经济发展而来的,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但是这种尊重,是给历史以一定的科学的地位,是尊重历史的辩证法的发展,而不是颂古非今,不是赞扬任何封建的毒素。对于人民群众和青年学生,主要地不是要引导他们向后看,而是要引导他们向前看。

  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大众的,因而即是民主的。它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可见革命的文化运动对于革命的实践运动具有何等的重要性。而这种文化运动和实践运动,都是群众的。因此,一切进步的文化工作者,在抗日战争中,应有自己的文化军队,这个军队就是人民大众。革命的文化人而不接近民众,就是“无兵司令”,他的火力就打不倒敌人。为达此目的,文字必须在一定条件下加以改革,言语必须接近民众,须知

  民众就是革命文化的无限丰富的源泉。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这种文化,只能由无产阶级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思想去领导。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相结合,这就是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这就是名副其实的中华民国,这就是我们要造成的新中国。

  篇二:新民主主义论读后感站在历史的浪潮当中,毛泽东清晰地预见了中国的未来。1940年,《新民主主义论》发表的这一年,中国正处于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状况当中,毛泽东结合当时国际与国内的环境提出要建立新经济、政治和文化相结合的新中国口号。他利用篇幅不大的十五小节来论述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文化:在政治上,一方面强调革命要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而当前中国正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从不同的侧面强调了无产阶级作为领导阶级的必然性,会建立以民主集中制为政体,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中国。而在文化上,较为详细地论述了新文化,即新民主主义文化,指出它是人民大众反帝发封建的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进而一个历史的号召:迎接新中国,即:新民主主义共和国,随即发出。“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对前人发出如此地感慨,而今朝,岂非如此吗?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伟人,他领导了中国人民走向光明大道,并庄严地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他,毛泽东者也。一位全能式的伟人,被举世公认为20世纪最重要的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同时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对他的赞誉比比皆是,尽管“文化大革命”是他的人生蒙上了黑点。惭愧地说,

  我到现在才阅读了毛泽东政治方面的文章。读后,我开始有点明白为什么有些人在1976年坚持着“两个凡是”。他的文章给我的是一种震撼,让我不禁地为这位伟人对历史事件了解至深,剖析问题深度之广以及其预见性而拍手称赞。从文章中,我感到他平和、谦虚的态度,如第一节中运用“引玉之砖,千虑之一得”来形容自己的东西。除此之外,他的语言通俗易懂,对某些问题的论述更为形象生动,如:讲到对待外国东西时,我们要像消化食物一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毛泽东思想曾被称为“火车头、指南针、灯塔、照亮道路的明灯”,甚至是一种可以用来创造“世界上各种奇迹”的神奇武器,还犹如神猴的金棒,它直接联系和动员千百群众起来认可它的合法性。总之,他的思想确实具有引导作用。

  在《新民主主义论》的开篇中,毛泽东已提出了其理论的精髓:实事求是,并强调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秉着这两种态度,使其更准确地剖析了当前的国情。在1912年,国民党建立中华民国,人们盼望着和平稳定日子即将到来,但现实却是残酷的。国民党在国共合作宣言上的庄重声明,如:关系国家命脉的企业有国家经营管理,多次弃之水中,诸如此类的引起国名的强烈不满。由资产阶级统治,仍是具有私有制的思想根子,难以拔除。而又因为在中国这样的国情下,我国的资产阶级具有着软弱性和妥协性的一面。在帝国主义入侵,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入侵时,作为领导阶级的资产阶级为着自身利益多次向敌方妥协,但不否认其革命性一面的存在。国内陷入被人所支配、统治的境地,而这时,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号角吹响了全世界,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国家带来希望的曙光,并且,其力量的壮大为中国脱离此困境提供了可能。在受到帝国主义的强烈压迫,在帝国主义与社会主义两者只能择其一的岔口上,在中国如此软弱的情况下,

  中国选择了倾向社会主义,这时历史和人民大众的选择。资产阶级的统治早已丧失了民心,正如俗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无产阶级的统治成为了必然的选择。

  然而,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却有着不同调子的派别存在。顽固派,为了其自身的利益,无视着实事求是的态度,鼓吹着“一次革命论”,反对着革命分两步走的战略;或有的主张“收起”共产主义,因为他们片面地认为“三民主义”等同于“共产主义”,并没有认识到两者存在着矛盾,何况两者为不同时期的产物。“三民主义”相对“共产主义”而言,其宇宙观、革命彻底性不同,还有缺乏着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等。在指出顽固派这方面的错误思想后,毛泽东进一步为其分清新旧三民主义。强调“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是合乎时宜,适应历史发展趋势,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结果。如仍将旧三民主义照搬出来,已经是违背历史发展,得不到更多人民群众的拥护。

  中国革命也顺应世界革命,来进行适合国情的新民主主义建设。文章中粗略地举例简述新民主主义经济应当走“节制资本”和“平均地权”的策略,来禁止以少数人为私的局面。而论述到新民主主义政治,表明我们应该以前期的中华民国为教训,实行有名有实的国家。以民主集中制为政体,让广大民众的意见能在国家制度中体现,并由此来维护大家的权益;以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为国体,体现着为国家统一的拮据都应该相互配合和信任,实行着循名责实。

  而在新民主主义文化的讲述上,篇幅是较大的,而且这点在文章的第二节早有所体现:在提出建立新中国后,便提出建立新文化,从此得知,文化的重要性。其实,从历史上来看,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许多仁人智士寻找着救亡图存的方针,经历了器物——制度——

  文化的过程,最终以文化思想来觉醒人民大众为最有效的途径。以“五四”运动为分界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促进了文化领域的大大发展。将原来被帝国奴化的思想和中国封建复古思想抛弃,重新赋予其新的内涵,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文化。而这文化革命有着其统一战线,经历了兴衰期,尤其以“五四”运动影响较为深远。“五四运动所进行的文化革命则是彻底地反对封建文化运动”,指出“五四”运动具有极其特殊性,它反对旧道德、旧文学等旧事物,主张用新事物来取代旧事物,以促进中国的进步与发展。在这时期,使文化革命的内容变成社会主义文化反对资产阶级文化和封建文化的一次革命。还有,在知识分子等无产阶级领导下,促进各阶级广泛参与,来扩大其影响的范围。表明在当今所要倡导的新文化,应在“五四”运动下继承与发展,也应由无产阶级来领导,来调动广大群众的参与热情,来使新文化得以广泛传播,进一步地促进新中国的形成。除此之外,文化还应是具有自己特色的民族性;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科学性与大众性。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也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这就是新文化。

  毛泽东缜密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指出了与当前国情相吻合的具体预见性号召:新民主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相结合,就产生了新中国,即新民主主义共和国;为当时的发展作了一个很好的指引,并为今天的辉煌作了铺垫。我到一个伟人的卓越成就不单凭其才能与知识,还应懂得联系实际,这才是最重要的。

  篇三:新民主主义论读后感《新民主主义论》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的基本观点,阐发了文化同政治、经济的辩证统一的关系,指出了共产主义思想的指导和宣传同中国共产党在不同革命阶段具体行动纲领之

  间的联系和区别;论述了文化工作在整个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阐明了党对古今中外思想文化遗产的批判继承方针。

  读完《新民主主义论》后,体会最深的是新民主主义的先进文化建设。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至于新文化,则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新政治和新经济的东西,是替新政治新经济服务的。

  在“五四”以后,中国产生了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所领导的共产主义的文化思想。

  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民族的。它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它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带有我们民族的特性。它同一切别的民族的社会主义文化和新民主主义文化相联合,建立互相吸收和互相发展的关系,共同形成世界的新文化;但是决不能和任何别的民族的帝国主义反动文化相联合,因为我们的文化是革命的民族文化。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这种工作过去还做得很不够。这不但是当前的社会主义文化和新民主主义文化,还有外国的古代文化,例如各资本主义国家启蒙时代的文化,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但是一切外国的东西,如同我们对于食物一样,必须经过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胃肠运动,送进唾液胃液肠液,把它分解为精华和糟粕两部分,然后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才能对我们的身体有益,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所谓“全盘西化”(33)的主张,乃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形式主义地吸收外国的东西,在中国过去是吃过大亏的。中国共产主义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也是这样,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就是说,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处,决不能主观地公

  式地应用它。公式的马克思主义者,只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开玩笑,在中国革命队伍中是没有他们的位置的。中国文化应有自己的形式,这就是民族形式。民族的形式,新民主主义的内容——这就是我们今天的新文化。

  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科学的。它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一致的。在这点上,中国无产阶级的科学思想能够和中国还有进步性的资产阶级的唯物论者和自然科学家,建立反帝反封建反迷信的统一战线;但是决不能和任何反动的唯心论建立统一战线。共产党员可以和某些唯心论者甚至宗教徒建立在政治行动上的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但是决不能赞同他们的唯心论或宗教教义。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必须将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和古代优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区别开来。中国现时的新政治新经济是从古代的旧政治旧经济发展而来的,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但是这种尊重,是给历史以一定的科学的地位,是尊重历史的辩证法的发展,而不是颂古非今,不是赞扬任何封建的毒素。对于人民群众和青年学生,主要地不是要引导他们向后看,而是要引导他们向前看。

  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大众的,因而即是民主的。它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要把教育革命干部的知识和教育革命大众的知识在程度上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结起来,把提高和普及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结起来。革命文化,

  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在革命中,是革命总战线中的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而革命的文化工作者,就是这个文化战线上的各级指挥员。“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可见革命的文化运动对于革命的实践运动具有何等的重要性。而这种文化运动和实践运动,都是群众的。因此,一切进步的文化工作者,在抗日战争中,应有自己的文化军队,这个军队就是人民大众。革命的文化人而不接近民众,就是“无兵司令”,他的火力就打不倒敌人。为达此目的,文字必须在一定条件下加以改革,言语必须接近民众,须知民众就是革命文化的无限丰富的源泉。

  所谓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这种文化,只能由无产阶级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思想去领导,任何别的阶级的文化思想都是不能领导了的。所谓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一句话,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相结合,这就是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这就是名副其实的中华民国,这就是我们要造成的新中国。

  

  

篇二:百年扬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广东区委读后感

  广州百年奋斗过程中取得的重要历史经验和实践总结

  广州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基地、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探索地、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和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地。100年来,党团结带领广州人民披荆斩棘,砥砺前行,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的重大胜利,在百年接续奋斗中,积累了宝贵经验。我们要善于从党在广州的百年党史中汲取奋进力量,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赓续谱写光辉的广州篇章。感悟真理之力,坚定不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20世纪20年代,在纷繁复杂的各种思潮影响下,广州的先进知识分子正是因为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创建了广州共产党早期组织,才迈上了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广州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100年来,广州地区党组织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在广州的实践,才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巨大成就。党在广州的百年历史启示我们,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科学理论为指导,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最新科学理论成果统一

  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统揽工作全局,才能团结带领广州人民不断夺取改革发展的新胜利。感悟理想之光,坚定不移牢记初心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100年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广州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前赴后继、英勇奋斗。革命时期,萧楚女、刘尔崧、熊雄、周文雍、陈铁军、陈复等共产党人在广州慷慨就义,“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新中国成立后,广州又涌现出“救火英雄”向秀丽、“钢铁尖兵”陆焕光、“扶贫使者”郭建南等大批优秀共产党员,在崇高理想信念的感召下,为了羊城的建设、改革而献出宝贵生命。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广大共产党员们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面对危险,迎难而上,冲锋在前,以实际行动让党的旗帜在广州抗疫一线高高飘扬。党在广州的百年历史启示我们,只有坚持崇高的理想信念,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才能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强化初心使命,在实干担当中砥砺前行。感悟为民之道,坚定不移涵养以人民为中心的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1927年爆发的广州起义,提出“要饭吃,要田耕,要太平;没收资本家财产,没收一切田

  地给农民、士兵;一切权力归工农兵政府”的口号,号召工人、农民、革命士兵“变军阀战争为工农兵革命胜利的战争”,鲜明地体现了共产党人“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政治立场。新中国成立后,市委、市政府先后在海珠区基立村、滨江新村等地集中建设水上居民住宅,让水上居民结束了世代在水上漂泊的生活;改造木屋,兴建员村、盘福新村等工人住宅区和知识分子宿舍,努力让人民群众“居者有其屋”。从2010年开始,广州市每年坚持办好“十件民生实事”,将超过75%的财政预算用于民生和公共事业,着力建设平安广州、法治广州、幸福广州、美丽广州,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市民生活品质。党在广州的百年历史启示我们,只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强化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等基本民生保障,才能紧紧依靠人民,将广州打造成为美丽宜居幸福国际大都市。感悟探索之路,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

  在实践中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不断把革命、建设、改革事业推向前进,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作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大革命的中心地,广州富有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光荣传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促进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被共产国际誉为“中国革命的新的、苏维埃阶段的一面旗帜”的广州起义建立了首个城市苏维埃政府。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广州创办中国最早的进出口交易会——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建起我国首幢

  高度超过100米的高楼——白云宾馆,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积累了重要经验。改革开放后,党领导广州人民先行一步,大胆实践,在全国率先进行价格改革、率先设立“广州外经贸一条街”、率先组建开创全国行业先河的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多次抢饮“头啖汤”。进入新时代,广州坚持创新第一动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汽车年产量跃居全国城市首位,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接入二级节点数量居全国城市首位,“令行禁止、有呼必应”党建引领基层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走在全国前列,政协“有事好商量”民生实事协商平台建设经验在全国推广,法治政府建设持续领先。中国共产党在广州一百年的光辉实践启示我们,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开拓创新,将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才能厚植发展竞争新优势,在新征程中走在前列、创造辉煌。感悟从严之规,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就在于坚持从严管党治党,不断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大革命时期,广州地区党组织建立了严格的组织生活和会议制度,规定每个党员不论职位高低,都必须参加党的小组会或支部会,无故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者,根据情况给予批评、警告等纪律处分;将周佛海等违反纪律、拒不悔改的党员开除出党;创立全国首个地方纪律检查机构——中共广东区委监委,在从严治党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为大革命的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新中国成立后,整顿党风、严肃党纪、反腐倡廉,为广州的建设、改

  革事业保驾护航,推动了两个文明共同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坚定不移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坚决全面彻底肃清李嘉、万庆良恶劣影响,连续五年以市委1号文形式制定全面从严治党政策文件,坚决落实“两个维护”十二项制度机制。在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上下功夫,选好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在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上下功夫,政治生态不断净化优化。中共广州百年的历史启示我们,只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才能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才能团结带领广州人民在全省实现总定位总目标中勇当排头兵,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篇三:百年扬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广东区委读后感

  Onlyinboilingwater,teacandevelopthericharomaoflife.(页眉可删)

  关于新民主主义的心得体会500字

  关于新民主主义的心得体会500字1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可以说是已经走过了九十多年艰辛而又辉煌的革命历程。这么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江泽民曾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有了共产党,中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毫无疑问,这番话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这点从我所拜读的毛主席的《新民主主义论》中便可以得出。可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多么的伟大。

  《新民主主义论》是毛主席1940年一月九日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讲演,当时全国抗日战争已经由战略防御阶段转变为战略相持阶段,而这篇演讲科学的总结了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共产党成立之后中国历史发展的经验及教训,明确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宏伟蓝图,为当时混沌的社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有所指望”,在历史上可谓是熠熠生辉。

  它开篇就提出了一个困扰中国人已久,也是最根本的问题。毛主席没有绕弯子,开门见山便是:“中国该向何处去?”随后他老人家又旗帜鲜明的为大家指明了一条光明之路,“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

  他说:“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这是一番多么恢宏壮阔的言论,这种远在千里之外的期望,岂是一般俗人敢预见的。他为中国共产党人打亮了航海的指示灯,也同样允诺中国共产党会带领中国人民走向一个无比灿烂光明的前景。出国留学网

  之后便阐述了中国的历史特点,从而解读出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两步,其第一步是民主主义的革命,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的革命,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而所谓民主主义,现在已不是旧范畴的民主主义,已不是旧民主主义,而是新范畴的民主主义,而是新民主主义。”老毛认为我们接下来要进行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要革除的那种中华民族旧文化中的反动成分,重新建设中华民族的新政治、新经济和新文化。

  他将中国革命扩张为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指出了中国革命的世界意义,“中国革命到了今天,它的意义更加增大了。

  在今天,是在由于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已经一天一天把世界拖进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是在苏联已经到了由社会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期,有能力领导和援助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反抗帝国主义战争,打击资本主义反动的时候。是在各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正在准备打倒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时候;是在中国无产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已经形成了一个伟大的独立的政治力量的时候。

  在今天,我们是处在这种时候,那末,应该不应该估计中国革命的世界意义是更加增大了呢?我想是应该的。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伟大的一部分。”中国的革命,对世界反帝主义来说起了一种代表作用,在全世界掀起的反帝国主义反封建的潮流中起到一种推动作用。

  不仅如此,毛主席在演讲中还强调了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的走向。政治上,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设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在经济上,他提出:“中国的经济,一定要走‘节制资本’和‘平均地权’的路,决不能是‘少数人所得而私’,决不能让少数资本家少数地主‘操纵国民生计’,决不能建立欧美式的资本主义社会,也决不能还是旧的半封建社会。”这样的经济,就是新民主主义经济。

  而后还有驳斥论,驳资产主义专政,强调这是欧美资产阶级走过的老路,中国的国情不允许中国走,走建设新民主主义政治和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共和国的道路是人心所向。驳左倾空谈主义,驳顽固派,皆是说明资产阶级的统治早已失去民心,正是应了俗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无产阶级的统治成了必然的选择。

  读《新民主主义论》使我深刻得意识到只有毛主席领导的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人走向富裕安康,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新事业的核心力量,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关于新民主主义的心得体会500字2

  有幸阅读了毛主席的《新民主主义论》,尽管里面的某些名词在现在读来似乎味同嚼蜡,没有优美的词藻,没有引经据典,但里面那种步步为营的推理议论,不得不让人深深折服。

  《新民主主义论》这篇着作,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它科学总结了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共产党成立以后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深刻论述了中国民主

  革命发展的基本规律,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完整理论。

  纵观《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背景。当时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日军在无法继续保持原有的进攻势头地情况下,把重点转向巩固已有的占领区,并对国民党进行政治诱降。而汪精卫公开主张停止抗日,对日求和,蒋介石虽然主张继续抗日,但中共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和游击战争的迅速发展却使他忧心忡忡。于此此时,国际形势也发生了重大变动:1939年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在国内外的严峻形势下,毛泽东先后发表了《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在《新民主主义论》上,毛泽东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完整理论,并对其作了系统的阐述。

  毛主席首先表明了表明立场和主张的需要,即在全国人民面前旗帜鲜明地提出自己区别于其他政治力量的主张,中共要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其次便是反对国民党顽固派的需要,把“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尖锐地提了出来,要求中共必须对此表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最后是统一全党思想的需要,从理论上阐述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指明正确的前进方向,澄清党内的错误思想,统一全党的认识。

  十五个部分,十五条阐述,将新民主主义明晰的呈现在大家面前。系统的概述起来,我们可以发现,毛主席主要从六个方面来论述。

  一是中国的性质。他明确的指出:“自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国,中国社会又逐渐地生长了资本主义因素以来,中国已逐渐地变成了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现在的中国,在日本占领区,是殖民地社会;在国民党统治区,基本上也还是一个半殖民地社会;而不论在日本占领区和国民党统治区,都是封建半封建制度占优势的社会。这就是现时中国社会的性质,这就是现时中国的国情。”深刻的认识到了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

  二是中国革命的对象和任务。当时的中国,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因而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即中国需要进行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革命和对内推翻封建地主压迫的民主革命,而最主要的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的民族革命。

  三是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他认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两步走,其第一步是民主主义的革命,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的革命,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这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的,是由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的。当时的中国需要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

  使之变成为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并在此基础上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

  四是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和领导。他认为:资产阶级政党不可能领导人民取得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胜利。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决定了中国革命不能由民族资产阶级来领导。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而在这种力量中,包括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农民是主导力量。

  五是中国革命是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通过对时代的特点、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性质以及中国革命在世界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分析,毛泽东进一步论证了中国革命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一部分这个命题,中国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无产阶级的领导权,革命的社会主义前途,决定了这种革命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六是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政治上,需要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经济上,收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产业为国家所有,进行土地改革,保护民族工商业。文化上,提倡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它是以无产阶级思想即共产主义思想为领导的,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我们看到毛主席用他得一只笔,为我们构思了一幅新民主主义的蓝图。它主席思想的重要篇章,是我党早期形成的重要思想理论体系,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真正的真是光辉的篇章,伟大的理论。

  或许那个时代的*现在我们读起来有些许无奈,些许无语,没有设身处地的去思考那个时代的背景,不能真真切切的了解这篇论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没有身处那个时代,很难能理解那个时代文化对革命、对胜利的重要性。

  “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

  “它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

  很俗的,我也想到了文化上面。文化是一切与政治、经济、科技、艺术、风俗、宗教、建筑、历史、国家、民族等有关的精神的总和。处于二十一世纪的浪尖,摆在我国人民心里的到底是什么?或许只有现实才有说服力:加工制造式的工厂占据了中国沿海城市的半壁江山;贫富分化严重;教育体制与经济体制严重脱节;政府机构是权利金钱的象征……这一切的一切,我们现代文化精神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从传统的百家争鸣到孔子的儒家文化,到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矢志不渝地走群众路线,依靠群众,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再到“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的

  关于新民主主义的心得体会500字3

  《新民主主义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殖民地半殖民地革命的理论,根据中国历史的特点和中国革命的经验,科学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革命发展的基本规律,明确地回答了当时中国革命中提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说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中国革命的领导权必须属于中国工人阶级;说明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而在工人阶级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必然是社会主义;说明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必须采取既区别于资本主义,又区别于社会主义的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经济纲领和文化纲领。

  读完《新民主主义论》后,体会最深的是新民主主义的先进文化建设。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至于新文化,则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新政治和新经济的东西,是替新政治新经济服务的。在“五四”以后,中国产生了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所领导的共产主义的文化思想。

  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民族的。它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它同一切别的民族的社会主义文化和新民主主义文化相联合,建立互相吸收和互相发展的关系,共同形成世界的新文化;但是决不能和任何别的民族的帝国主义反动文化相联合,因为我们的文化是革命的民族文化。各资本主义国家启蒙时代的文化,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

  但是一切外国的东西,如同我们对于食物一样,必须经过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胃肠运动,送进唾液胃液肠液,把它分解为精华和糟粕,然后吸取精华,去其糟粕,才能对我们的身体有益。

  中国共产主义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也是这样,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就是说,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处,决不能主观地公式地应用它。中国文化应有自己的形式,这就是民族形式。民族的形式,新民主主义的内容——这就是我们今天的新文化。

  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科学的。它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一致的。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我们必须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必须将古代封建统

  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和古代优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区别开来。

  中国现时的新政治新经济是从古代的旧政治旧经济发展而来的,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但是这种尊重,是给历史以一定的科学的地位,是尊重历史的辩证法的发展,而不是颂古非今,不是赞扬任何封建的毒素。对于人民群众和青年学生,主要地不是要引导他们向后看,而是要引导他们向前看。

  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大众的,因而即是民主的。它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可见革命的文化运动对于革命的实践运动具有何等的重要性。

  而这种文化运动和实践运动,都是群众的。因此,一切进步的文化工作者,在抗日战争中,应有自己的文化军队,这个军队就是人民大众。革命的文化人而不接近民众,就是“无兵司令”,他的火力就打不倒敌人。为达此目的,文字必须在一定条件下加以改革,言语必须接近民众,须知民众就是革命文化的无限丰富的源泉。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这种文化,只能由无产阶级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思想去领导。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相结合,这就是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这就是名副其实的中华民国,这就是我们要造成的新中国。

  关于新民主主义的心得体会500字4

  在《新民主主义论》这篇光辉著作中,毛泽东总结了鸦片战争以来、特别是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论述了中国民主革命发展的基本规律,第一次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理论,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有关民族和殖民地革命的理论。著作分别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来论证新民主主义的先进性。

  《新民主主义论》是借《中国文化》出版之际写出的,可见应该对于文化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至于新文化,则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新政治和新经济的东西,是替新政治新经济服务的。

  在“五四”以后,中国产生了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所领导的共产主义的文化思想。

  所谓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这种文化,只能由无产阶级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思想去领导,任何别的阶级的文化思想都是不能领导了的。所谓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一句话,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

  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民族的。它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它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带有我们民族的特性。它同一切别的民族的社会主义文化和新民主主义文化相联合,建立互相吸收和互相发展的关系,共同形成世界的新文化;但是决不能和任何别的民族的帝国主义反动文化相联合,因为我们的文化是革命的民族文化。

  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这种工作过去还做得很不够。这不但是当前的社会主义文化和新民主主义文化,还有外国的古代文化,例如各资本主义国家启蒙时代的文化,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但是一切外国的东西,如同我们对于食物一样,必须经过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胃肠运动,送进唾液胃液肠液,把它分解为精华和糟粕两部分,然后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才能对我们的身体有益,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所谓“全盘西化”的主张,乃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形式主义地吸收外国的东西,在中国过去是吃过大亏的。中国共产主义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也

  是这样,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就是说,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处,决不能主观地公式地应用它。公式的马克思主义者,只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开玩笑,在中国革命队伍中是没有他们的位置的。中国文化应有自己的形式,这就是民族形式。民族的形式,新民主主义的内容——这就是我们今天的新文化。

  新民主主义文化可以分为一下几点来说: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先进的,它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胜利。

  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先进的思想家、革命家为了解决救亡和发展问题,先后进行了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但最终都失败了。毛泽东高瞻远瞩地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来纵观中国的国体问题,认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方案都是行不通的。在抗战期间,毛泽东第一次正式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科学概念,以此为基点,构筑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框架。并明确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反帝反封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并不是建立资本主义共和国,而是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它是达成社会主义的一个特殊过渡时期。毛泽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套适合

  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就国就亡的革命理论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它科学地回答了近代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的问题,正取得的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发展理论问题,揭示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极大了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在这套先进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地主阶级剥削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二、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先进政治、文化的基础。

  在中国建立这样的共和国,它在政治上必须是新民主主义的,在经济上也必须是新民主主义的。如果没有新经济,新政治、新文化就成了空中楼阁。因为特定的社会形态首先表现为经济形态。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经济作出分析,认为被破坏的自然经济、软弱的民族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强占的不平衡经济,是导致中国贫穷落后的罪魁祸首。从而得出了引导中国成为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所应实施的经济纲领——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实行“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这个共和国的国家所有”,“但这个共和国并不没收其他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和“一定要走‘节制资本’和‘平均地权’的路”的经济政策。先进的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成分包括国营经济、私营经

  济和合作经济。毛泽东的远见为中国的革命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也为中国的现代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当时中国先进的文化——新民主主义的文化。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中,篇幅最长的是建设先进的新民主主义文化。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至于新文化,则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新政治和新经济的东西,是替新政治新经济服务的。在“五四”以后,中国产生了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这种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也正是因为这种新文化的指导,中国从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成了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

  四、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科学的。

  它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一致的。在这点上,中国无产阶级的科学思想能够和中国还有进步性的资产阶级的唯物论者和自然科学家,建立反帝反封建反迷信的统一战线;但是决不能和任何反动的唯心论建立统一战线。共产党员可以和某些唯心论者甚至宗教徒建立在政治行动上的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但是决不能赞同他们的唯心论或宗教教义。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

  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必须将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和古代优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区别开来。中国现时的新政治新经济是从古代的旧政治旧经济发展而来的,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但是这种尊重,是给历史以一定的科学的地位,是尊重历史的辩证法的发展,而不是颂古非今,不是赞扬任何封建的毒素。对于人民群众和青年学生,主要地不是要引导他们向后看,而是要引导他们向前看。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

  所谓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这种文化,只能由无产阶级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思想去领导,任何别的阶级的文化思想都是不能领导了的。所谓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一句话,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

  《新民主主义论》集中体现了中国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革命胜利后构想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理论上的伟大创举。它指导了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的胜利,使中国人民看到了幸福生活的新希望。把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相结合,建立新民

  主主义共和国,这是名副其实的中华民国,这是我们要造成的新中国。

  关于新民主主义的心得体会500字5

  我读完《新民主主义论》后,体会最深的是新民主主义的先进文化建设。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至于新文化,则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新政治和新经济的东西,是替新政治新经济服务的。

  在“五四”以后,中国产生了完全崭新的文化主力军,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所领导的共产主义的文化思想,所谓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这种文化,只能由无产阶级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思想去领导,任何别的阶级的文化思想都是不能领导了的。所谓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一句话,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

  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民族的。它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它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带有我们民族的特性。它同一切别的民族的社会主义文化和新民主主义文化相联合,互相吸收和互相发展,共同形成世界的新文化;但是决不能和任何别的民族的帝国主义反动文化相联合,因为我们的

  文化是革命的民族文化。中国应该更多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这种工作过去还做得还不够。

  这不但是当前的社会主义文化和新民主主义文化,还有外国的古代文化,例如各资本主义国家启蒙时代的文化,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借鉴。但是一切外国的东西,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到扬弃,所谓“全盘西化”的主张,乃是一种错误的观点。

  中国文化应有自己的形式,这就是民族形式。民族的形式,新民主主义的内容——这就是我们今天的新文化。

  

  

篇四:百年扬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广东区委读后感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权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政权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吸收和创新最终超越了工农苏维埃模式走上了通过立足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而提出符合国情的政权建设之路一系列政权模式的新提法也标志着新民主主义政权理论的主要观点已经形成三抗日战争时期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政权的理论和实践

  作者:姚东来源:《上海党史党建》2014年第09期

  [摘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于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政权和怎样建立这个政权,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在这当中始终将马克思主义政权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动着马克思主义政权理论的中国化。回顾总结这一时期党的政权建设的经验,对加强新时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权;理论;实践

  [中图分类号]D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28X(2014)09-0018-04

  政权问题是政治的核心问题,同样也是革命的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善于把马克思主义政权理论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通过长期艰辛曲折的探索,不断推动着马克思主义政权理论的中国化,逐步形成了关于新民主主义政权理论和实践的基本认识。

  一、建党初期到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权理论和实践的孕育

  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从1921年成立之初便明确将无产阶级专政作为自己的纲领和路线,在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中明确规定:“(1)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除的时候;(2)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1]随着革命形势的进一步发展,中共二大提出了建立“真正民主共和国”的主张,从而对无产阶级专政的口号进行了修正。中共二大明确提出了党在当前阶段的奋斗目标是:“(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2]这说明,中国共产党已经不再把实现无产阶级专政作为直接奋斗目标,而是开始以民主革命为中心工作,这种转变为中国共产党对新民主主义政权进行理论探索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中国共产党对于建立一个“民主共和国”的要求十分具体而明确,其主要内容为:民主共和国必须由民主派执掌国家政权;民主共和国实行国民会议制度;民主共和国的经济制度不再是“独厚于”资产阶级的经济制度;民主共和国为联邦制共和国;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铲除军阀政治是建立民主共和国的前提条件;民主共和国应当是给予人民各项民主权利;民主共和国是一种具有过渡性质的国家形态。[3]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在这些具体的提法当中,有很多新的内容,这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开始将马克思主义的政权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色的政权建设道路。但是,在当时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看来,这个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其领导权应该由国民党来领导,共产党只是属于其中的参加者,而非领导者,他们认为:“中国现存的各政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革命的民主派,比较是真的民主派。”[4]这实际上对国内革命形势的认识陷入了一个误区,因而在政权方面使自己陷于被动境地。

  大革命后期,由于党领导的农民运动如火如荼,因此,建立农民自己的地方组织和政权成为一种必然。毛泽东认为:“农民协会是革命时期乡村的过渡性政权组织,即农民协会不仅是乡村革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而且还应该成为革命时期乡村的过渡性政权组织。”[5]在这一时期,各地也广泛建立了农会组织。1927年3月,广东、湖南、湖北、江西、河南省的农会代表举行联席会议,成立了中华全国农民协会临时执行委员会。[6]

  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时期,除了在农村进行政权探索外,还在有条件的城市里积极实践。这一时期,最为典范的政权模式就是上海市民政府的实践。1926年10月到1927年3月,上海工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连续三次武装起义,取得了胜利,随后,上海各界代表召开了市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了市人民代表会议主席和执行委员,通过了《上海特别市市民代表会议政府组织条例》,组织了以工农小资产阶级为主体的联合政府。上海市民政府成立后,于1927年3月25日在上海市民代表会议第三次常务会通过了《上海市民会议政府组织条例》,规定了“上海特别市以市民代表会议为全市最高权力机关”,明确了实行“议行合一”的政权组织形式。中国共产党在建立上海市民政府的实践中,将巴黎公社政权建设中的议行合一原则融入到政权建设之中,初步勾画了一幅未来国家政权模式的草图,为政权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这一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正处于幼年阶段,虽然缺乏政权建设的经验,但是在政权理论和实践中也进行了艰辛曲折的探索,并获得了一些正确的认识,从而初步形成了关于新民主主义政权的基本看法,因此,党在建立之初的这些探索是具有开创性的。

  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权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大革命的失败使得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设想告终。随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到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革命政权的认识和实践进入到一个新阶段。1927年9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了秋收起义,毛泽东在领导起义的过程中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帜,并提出,应当扩大宣传苏维埃政权,在暴动力量发展最大的地方,建立苏维埃,把一切权力归工农兵代表会议。同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以党中央的名义提出了建立工农苏维埃政权。在这一年的11月9日至10日,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明确指出:“现时革命阶段之中,党的主要口号就是苏维埃——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工农民主独裁制性质的政权,只能在苏维埃制度的形式里建立起来。”[7]苏维埃制度的形式是工农代表会议。在进行理论探索的同时,中国共产党也积极进行了苏维埃政权的实践尝试。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召开了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和劳动法、土地法等一系列法律文件,产生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了苏维埃的政权组织机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宣告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毛泽东被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在当选后明确指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工农的政府,它实行工人与农民的革命民主专政,是对占人民中极少数的军阀、官僚、豪绅和资产阶级的专政”。[8]这充分表明了,中华苏维埃政权是新民主主义政权模式的最初形式,其性质是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民主专政,这在中国共产党政权探索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九一八事变”的爆发,使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使得单纯的工农苏维埃政权远远不能适应抗日形势的发展了。于是,中国共产党在1935年12月的瓦窑堡会议上,通过了《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及时调整了政权构想,初步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在这次会议上提出将原来的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政权改变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政权。会议指出:“把自己改变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把自己的政策,即苏维埃工农共和国的政策许多部分,改变到更加适应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变中国为殖民地的情况。”[9]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共和国的建设,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并吸收一切愿意抗日的积极分子参加其中。与工农苏维埃政权不同的是,人民共和国不仅包括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还包括一切其他阶级中愿意参加抗日的分子,使其阶级内涵更加广泛。

  “人民共和国”口号提出后,中国共产党对全国性抗日政权形式继续进行探索。为了进一步推动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建立,考虑到“人民共和国”的口号不可能为国民党所接受,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的指示下,提出了“民主共和国”的口号,用于代替“人民共和国”。1936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致中国国民党书》,宣布:“我们赞助建立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同年9月17日,《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救亡运动的新形势与民主共和国的决议》正式决定将“人民共和国”改为“民主共和国”。

  从“人民共和国”的主张转到“民主共和国”的呼声,清晰地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在与蒋介石国民党政权的关系上进行了重大调整。民主共和国的政权主张是与当时国内主要矛盾发生改变的形式相适应的,中国共产党愿意和包括国民党在内的一切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力量结成政权联盟,这对以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起到重要作用。

  虽然这个统一的民主主义共和国由于国民党的强烈反对最终没能建立起来,但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革命的国家政权问题上,已进一步把马克思主义国家政权理论同中国革命的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此外,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还提出过“国防政府”的主张。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三省。因此,作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具体组织形式的“国防政府”构想,也随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方针的形成而提出。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中首次提出了“建立国防政府”的主张。此后,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国防政府主张的具体内容也不断的发展变化。不过,在1937年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之后,“国防政府”的口号不再使用。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权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政权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吸收和创新,最终超越了工农苏维埃模式,走上了通过立足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而提出符合国情的政权建设之路,一系列政权模式的新提法也标志着新民主主义政权理论的主要观点已经形成

  三、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权理论和实践的丰富

  抗日战争开始之后,国共开始了第二次合作。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共产党努力开辟敌后根据地,放手发动群众,不断丰富根据地的政权建设,建立了若干抗日根据地和抗日民主政权。

  在政权建设方面最具成效的是以延安为首府的陕甘宁边区。陕甘宁边区实际上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华苏维埃政权的延续和发展,在政权建设和政治框架上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做法。随着陕甘宁边区政府于1937年9月20日在延安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政权模式在抗日战争的大背景下,也逐渐向“三三制”的抗日民主政权模式转变。在陕甘宁边区成立后,在接下来的三年时间里,晋察冀边区、晋绥、晋冀豫、冀热辽、冀鲁豫等抗日根据地,也都仿照陕甘宁边区政府纷纷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

  在中国共产党人看来,抗日民主政权实质上就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正如毛泽东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中指出的那样:“在抗日战争时期,我们所建立的政权性质,是统一战线的,这种政权,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它是和地主资产阶级的反革命专政区别的,也和土地革命时期的工农民主专政有区别。”[10]那么怎么样才能建立这样一个政权呢?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了著名的“三三制”政权建设原则:“在政权问题上,我们主张统一战线政权,既不赞成别的党派一党专政,也不主张共产党的一党专政,而主张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联合专政,即统一战线的政权。共产党人在敌人后方消灭敌伪政权建立抗日政权之时,应采取我党中央会议决定的三三制。不论政府人员中或民意机关中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而使其他党派及无党无派人士占三分之二。”[11]在三三制政权中,为了确保共产党在政权中的领导地位,“必须使占三分之一的共产党员在质量上具有优越的条件。只要有了这个条件,就可以保证党的领导权,不必有更多的人数。所谓领导权,不是要一天到晚当作口号去喊,也不是盛气凌人地要人家服从我们,而是以党的正确政策和自己的模范工作,说服和教育党外人士,使他们愿意接受我们的建议。”[12]三三制的抗日民主政权是一个关键节点,它正好是工农民主政权向人民民主政权转变的政权模式。

  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对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进行思考,另一方面,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进行了探讨。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了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方案。他指出:“中国现阶段的革命所要造成的民主共和国,一定要是一个工人、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在其中占有一定地位起一定作用的民主共和国”,是“革命联盟的民主共和国”。[13]在这里虽然仍未正式使用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概念,但是已经包含有丰富的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新民主主义政权的思想,强调了政权的革命性质,这个政权是“各革命阶级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统一战线的专政”。[14]

  随着抗日战争胜利在即,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七大,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所作的《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指出应立即宣布废止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建立一个以全国绝大多数人民为基础而在工人阶级领导下的统一战线的民主联盟的国家制度,我们把这样的国家制度称之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制度。”[15]中国现阶段历史将产生“几个民主阶级联盟的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形态和政权形态”。[16]这里,他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制度”的概念,并将“新民主主义国家”归属为一种“政权形态”,这对中国共产党政权理论和实践的丰富产生了极其重要的意义。

  四、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权理论和实践的完善

  随着抗战胜利,中日民族矛盾基本解决,国内社会的主要矛盾开始由民族矛盾向阶级矛盾转化。由于敌我矛盾和阶级关系的变化,原来的抗日民主政权在形式及内容上也相应调整。随之,解放区人民政权的性质也发生变化,为了适应政权性质的变化,1945年10月,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和政府决定先将乡参议会改为乡人民代表会议,作为乡政权的权力机关。随着全面内战危险爆发的加剧,1946年4月,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共有24条)在陕甘宁第三届参议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了。该宪法原则规定边区县乡人民代表会议参议会是人民管理政权的机关,指出:“人民普遍直接平等无记名选举各级代表,各级代表会选举政府人员。各级政府对各级代表会负责,各级代表对选举人负责。”[17]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还规定了人民享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权利及实现这些权利的物质保障,随后人民代表会议制度在各解放区陆续推行,人民参政积极性空前高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948年,在解放战争的根本局势发生有利于中国共产党的情况下,党提出了“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五一”口号,并得到了全国各界包括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积极响应。

  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全会批准了由中国共产党发起,并协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以及民主人士,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及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建议,会议重申了新民主主义国家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同年6月30日,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对人民民主专政含义及内容进行阐述,指出:“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而主要是工人和农民的联盟,因为这两个阶级占了全中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到九十,推翻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主要是这两个阶级的力量。”[18]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总结了中国人民近百年革命斗争的历史经验,规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而奋斗。”[19]《共同纲领》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意志和要求,在正式宪法未制定之前,它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共同纲领》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指导中国人民进行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的基本的施政方略和行动指南,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政权理论和实践的最终完善化。

  随着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就政权建设的历史来说,这个伟大胜利也正式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权理论与中国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新民主主义政权理论和实践最终的完善和系统化,并成为进一步开启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新篇章。

  从中国共产党建立到新中国成立,党的政权理论与实践也历经了28年的发展。它是中国共产党政权建设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为今天我们进一步加强党的政权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政权建设的经验证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权发展道路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选择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唯一道路。

  参考文献:

  [1][2][4]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3.115.37.

  [3]潘焕昭.中国共产党建国思想研究[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53-62.

  [5]张俊国.毛泽东国家政权思想的历史演变[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4(6).

  [6]尹中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上)[J].人大研究,2004(9).

  [7]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3)[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459.

  [8]毛泽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与人民委员会对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报告.见:红色中华.1934.01-26.

  [9]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0)[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610.

  [10]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41.

  [11]宋金寿,李忠全.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220.

  [12][13][14]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42.648-649.648.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15][16]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56.1062.[17]张晋藩等.中国宪法史略[M].北京:北京出版社,1979.358-360.[18]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75-1479.[19]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4)[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731.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责任编辑:平致远

  

  

推荐访问:百年扬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广东区委读后感 扬帆 新民主主义革命 读后感

版权所有:信达文档网 2014-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信达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信达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40191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