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信达文档网>范文大全 > 教案设计 > 设计教学设计心得体会1【优秀范文】

设计教学设计心得体会1【优秀范文】

时间:2023-07-15 20:10:02 教案设计 来源:网友投稿

设计教学设计心得体会第1篇一、明确了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定义,区别于传统教学设计任何一门新学科的研究都应该从定义入手,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设计教学设计心得体会1,供大家参考。

设计教学设计心得体会1

设计教学设计心得体会 第1篇

一、明确了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定义,区别于传统教学设计

任何一门新学科的研究都应该从定义入手,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它是一门运用系统方法科学解决教学问题的学问,它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而信息化教学设计是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提出的,就是运用系统方法,以学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应用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环境,获取、利用信息资源,支持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优化教学效果。

从定义来看,使我明白了传统的教学设计是面向知识点,以讲授重点、难点为中心展开,突出“教”;
而信息化教学设计是面向过程和基于资源的设计,突出“学”。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不等于教案,也不等于课件

在几年的教学工作中,我主要把重点放在如何讲好一节课,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正因为我追求于这种“现实”的成果使得我一直没能静下心来思考这些理论上的知识,在这几天老师的讲解与自身的学习中,使我意识到:教学设计并不等于教案,也不等于课件。教案是分节课编写,针对教学内容进行详细描述,顺序递近。而信息化教学设计从静态教学设计,转变为动态信息设计让课堂充满活力,激发学习兴趣;
同时它从传统教学设计,转变为网络教学设计让解读教材变为引导知识学习;
从集体统一设计转变为个性化设计;
从重视结果评价,转变为能力评价,关注学会学习、学会创新、综合素质。

三、信息化教学设计需要注意的点

首先,信息化教学设计需要注意的点是信息资源的选择,如网站、多媒体资源库、课件等等;
其次是教学情境的创设,如在讲解七年级思想品德《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一课时,我在课前用会声会影软件将多张大自然美丽的风光配上音乐做成一个视频,在课题引出之前播放,创设情境,引出标题:大自然如此之美,请大家热爱自然,将这美丽定格......;
再次信息化教学设计需要注意的是由“教”转变为“学”,其实这些年来一直知道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今天再次被老师提出来,我所疑惑的是在现在课堂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教师不能真正的将课堂的这份“主权”还给学生,其中的原因也是值得教育工作者去思考和努力的;
最后是关注评价方式,及时评价可以有效获得教学成果,鼓励比打击更有成效,所以我们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的说话艺术。

四、信息化的教学模式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

我认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它是一种教师主导的讲授型教学,它的学习环境比较贫乏,基本上是一种固定的、复述式的学习,而学生主要通过个体学习来完成学习任务;
而信息化教学模式,它是基于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自主、探索、交互式的教学,它有着丰富的学习环境,比较开放,而学生主要通过协同学习来完成学习任务,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主线,在相关的有具体意义的情境中确定和教授学习策略与技能。

以上便是我学习这门课的心得与体会,时间虽短,但老师却解决了我教学中的许多困惑,也许这就是研究生学习与本科学习的区别吧。愿大家一切安好!

设计教学设计心得体会 第2篇

很幸运,参加了为期十天的小学语文教师国培学习。通过培训,我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提高,教学理念得到进一步更新,回顾平常的教学,我又有了新的思考。现将这次学习中的一些收获进行总结,以便自我借鉴,自我扬弃,有助于个人业务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一、教师应具备良好个人修养

1、勤于反思,善于改进。埋头拉车不看路、坐井观天的教学落伍了,教学中我们除了要认真学习新课标,全面把握教材体系,努力寻求适合自己,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还要善于反思、积累、总结,了解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流行趋势,做到有目的地教书、智慧地教书,让学生轻松学习、快乐学习。

2、关爱学生,身心兼备。我们的教学是为成人而非成事,似谓农业而非工业,谓应世而非应试。所以我们在工作中,既要关注他们全面发展,又要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异;
既要关注对他们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又要关注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既要教他们求知,还要教他们做人,且学做真人。

3、欣赏学生,扮好角色。每一堂课,每一件事的处理,我们尽可能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去审视,比如在阅读课上,让孩子说孩子想说的话,让孩子干孩子能干的事。在习作评析中,用儿童的眼光去欣赏他们的作品,不要吝啬自己手中的分数。千万别把我们老师的思维强加在孩子身上,否则长此以往,我们的孩子会被我们越教越笨。

4、注重形象,心态阳光。老师随时要注重自身形象,善于调整自己的心态,找准自己的位置。对待孩子要善意地理解,切勿恶意揣测,时刻保持一种平静、健康的心态。俗话说:“什么样的家长教育出什么样的孩子”,同样道理:“什么样的老师将影响出什么样的学生”。因此,无论教师有什么样的烦恼或不顺,走进教室的那一刹那开始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让孩子看到老师的阳光和健康。别辜负了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圣母”形象,以免给他们心理上造成负面影响。

5、善于积累,博览古今。

“一桶水”的资源是永远不够的,通过读书积淀更多的知识,丰富自己的内涵。所以人们都说小学语文老师不仅要力争自己是个教育教学专家,还需是个“杂”家:音乐的,美术的,天文的,地理的,远古的,流行的,各行业、各学科都应有所涉猎。同时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还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在反思中不断进步。

6、亲近母语,熟“读”经典。亲近母语的最好方法是“读”,我们的学生来学校是读书的,赞成别把他们当成装“报告”的容器和做作业的工具。在读的过程中给予帮助和指导,语文就是生话,学生切忌拖腔拖调地读、怪腔怪调地读。同时在读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积累、背诵。因为人一生最佳背诵时间就在十三岁前,千万别把孩子最宝贵的时间给掠夺了。让他们背名篇名段、背唐诗宋词、背《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经典。哪怕现在是囫囵吞枣地背,将来对他也是有好处的。

二、教好学生必须识好字写好字。

1、抓住学生特点,按质按量识好字。小学识字总量要求达到2500个,在一、二年级就要达到1600多个,所以要想顺利完成任务,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兴趣,采用多种方法。(如:一年级上期可采用:看图识字、指读听读识字、拆字合字识字、和父母读故事识字)。一年级下学期识字方法因合体字越来越多而更新,可采用:看偏旁猜字意、编故事识字等。

2、根据学生发育,循序渐进练好字。老师可采用“练眼——练手——练笔——练字——练心——育人”这一程序逐步完成。在教学中注重学生习惯的培养,“三个一”要让学生牢记心间。

3、结合识写教学,加强人文渗透。如:在识字时,一定要将识字、拓词、说话相结合,从中感悟祖国古今文化内涵。在教学“掰”的书写要注意变形,其中渗透“懂得礼让”的道理。在书写每一次汉字时,首先要找准起笔的位置和压线笔的位置。从而渗透“大局观”等意识。

三、教好学生必须勤于动手。

课本资源毕竟是有限的,老师为了能让学生轻松学习古诗,可通过为学生制作音像资料、搜集背景资料、查找相关的历史资料等方式来丰富课程资源。从而拉近读者与古人间的距离,使学生站在作者当时的环境、处境、背景中读诗句、悟诗情。才能让孩子们真正体会到诗的内涵,不要仅为知诗意而学,既然流传千古,必有可学、可究之处。同时,老师还可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查找、制作,从而训练学生动手能力,这也可让学生从活动中学到更多的东西,逐渐博古通今。

四、教好学生必须善于习作。

1、习作教学要把握一个中心(以提高书面表达为中心),两个结合(师生结合、听说读写结合),三个训练层次(观察——思维——表达),四种文章辅助(教师下水文、经典范文、学生病文、写作故事),五个支持点(激发兴趣是起点,文从字顺是基点,内容具体是焦点,有感而发是亮点,成功使用是支点)。

2、教学要有梯度。如一、二年级学生造句、仿句。三年级写观察日记,让学生为自己而写,写自己的事,老师的目标设定立足在中等生身上,要求不要过高,揠苗助长的事最好不要做。四年级逐步形成级片段仿写。一至四年级主要是个量变的过程。五年级开始突破质变:可以考虑谋篇布局,适当地让学生分清详略,使用总分总结构,善于展开想象和联想,学会使用一些简单的修辞手法。六年级的时候培养学生学会自我修改。

3、老师在评改学生作文时要善于赏识,善于表扬,善于发现学生的亮点,要多批少改。

设计教学设计心得体会 第3篇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氛围。可在实际教学当中,部分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不重视学生的信息反馈,不重视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而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做好备课工作,有的教师在实际授课中的教学方式同教案设计不符合;有的教师虽有详细的教案,却不能根据具体状况做灵活处理,更有一些教师完全照抄别人的教学设计,因而无法保证教学质量。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备课,具体来讲,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新设计,不死板硬套

教师的创新在哪里?备课设计,只有创新才能有活力。普拉斯说:“所谓创新,往往只是将早已存在的东西加以变化。”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备课前应当有“三见”:新见、远见和创见。人云亦云、不知变化、原封不动地照搬别人的,永远没有出息。某些教师十分崇拜名师教案,不是自己在独立钻研备课,而是在“复制”名师的课。但令他们苦恼的是往往事与愿违,“复制”的名师教案,用在课堂上效果却很差。这是什么原因呢?道理很简单,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其学习与培训需在反复活动中作行为自省与调整的跟进才能见效。事实证明,教案不能复制出效果。教师备课不仅要考虑课前的预设,还要预见课堂的生成变化。

二、细心品读语文教材,通过感悟文本进行备课

语文教学集人文性和工具性于一身,对学生的态度、情感、价值观等都具有较高的要求,要想达到相应的大纲要求,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并感悟相应的文本,因而教师备课的时候必须先细读语文教材,用心感悟相应文本。阅读教学是一种“学生、教师、文本间的对话过程。”教师进行备课和教学的时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走近文本。语文教师必须要对相应的文本进行充分的体验和感悟。要想感动学生,就必须先感动自己,教师应同文本进行对话,认真聆听文本声音,充分调动起自己对于生活的感受和积累,让相应的文本感动自己。第二,走进文本。教师在对相应文本感悟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思考,理清楚自己对文本的感悟过程及方法,获得的体验要尽量达到大彻大悟的境界。第三,走出文本。在教师对文本进行充分的感悟及体验的同时,应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现有状况等设计出可以让学生轻松感悟文本的思路和方法。所以,教师只有通过品读语文教材,感悟相应文本,经历相应的走近文本、走进文本、走出文本这种备课的历程,才能有效引领学生对文本进行准确的解读。

三、突出备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教材资源。抓住教材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设计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的感官,才能让他们想学、乐学,才能学有所长。其次是生活资源。紧扣教材与生活的联系,把学生带进生活之中。如,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蔬菜市场、水果市场、路牌广告等皆可利用,比比谁识得多,谁识得快;教学写景作文时可先带学生到景点去参观,让他们用眼观察,用心体会,把自己印象深的写下来,这样学生写作就会言之有物,真情流露,克服了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的内容空洞、瞎编乱造的毛病。

四、严格执行备课流程,不断反思教学效果

首先是写书案,“不动笔墨不读书”,大多数语文老师都要求小学生养成这种习惯。那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更应该这样。在读教材的过程中,要笔随嘴走,对于一些关键词语,精彩之处,以及文章的一些重点、难点,要及时地做上记号。并把自己对教材重难点内容的理解以及独特的教法等直接写在教材的空白处、株距行宽、页眉页脚,三言两语、点到为止。这样教师的课本可真成为“教本”了,重点内容清晰可见,上课时就可信手拈来,操作方便,不易遗忘或缺漏。这些精笔妙言是教师备课中对课文的个性化解读,反映的是隐性思考中最宝贵的灵感,喷涌的是教师的智慧的源泉。将其定义为“点画批注”也好,定义为“备课于书”也好,其实就是要做到眼到、心到、手到。其次是写教案,隐性思考的过程最后会生成文字性的教案。为了真正把老师从繁重的“抄备课”中解放出来,学校推行精案与简案相结合的备课方式,要求教师对每一节课都进行有效备课的前提下,有选择地开展深入备课,写出一定数量的精案;其余可写简案。精案包括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方法引领、课前准备、教学过程(从导课到板书详实有效,各环节清晰,方法得当),课中修正、教学反思等各环节,老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删修正,突出创新性与个性化。要求教师广泛阅读有关文献和教学参考书,根据课程标准对教材内容作必要的增删和更新,努力做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科学性和系统性;认真研究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理解能力,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基本技能。作业布置数量要适当、难易适度,有层次性、创新性;板书设计应简洁明确,合理有序。要特别注重教学过程中的教案二次修正。最后是写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xx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模式。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

总之,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上好任何一节课,就必须在上课前做好备课工作。相信只要教师用心做,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就会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设计教学设计心得体会 第4篇

“有效教学”是课程改革深入推进过程中,伴随着课堂低效、无效问题而被提出的重要命题。空闲时间我认真学习了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十讲》。书中关于课堂有效教学,余教授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上为老师们进行剖析和策略指导,感受颇多。可以说,当下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如何构建有效课堂?如何打造“有效课堂”?有效课堂教师应该关注什么?结合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十讲》,下面就谈谈我的一点感悟:

每一堂教学效果良好的课都来缘教师的认真备课。在实施新课程的实践中,我们较多的关注了教学方式方法等课堂形式上的改进,而相应的忽视了对教材和学生的研究。从《有效教学十讲》中我明白了学生获得知识,主要在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备课。要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质量,必须改进现行备课形式,着力提高备课的实效性。

首先是紧抓落实课前预习。我在学生预习的时候,有严格的规定,设计了预习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字(包括生字和多音字的读音,组词,辨析形近字等)

②词语(抄写,理解,成语的收集等)

③自己感悟最深的重点句子或者段落(包括修辞句,含义深刻的句子,精彩的描写等)

④初读感悟

⑤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即提出几个问题)。这些内容看似繁杂,可是,它可以迫使学生去静心读书,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预习。这些就是我每天晚上的家庭作业,每天一课。这样学生学校的效率就提高了。

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是实施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就必须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而有效的教学目标的设计首先就是准确和明确。目标的制定既要重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适度掌握,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其次,目标的制定要有一定的层次。可以根据学生认知结构、学习动机等差异,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如:在为《大自然的文字》第二课时设计教学目标时,可以这样定位:

①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训练,使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

②把自己已掌握的课文中读懂大自然文字的方法教给大家,学习课文还未掌握的大自然文字,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意识。

③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通过拓展了解更多大自然的文字。目标的表达准确、清晰,对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层次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尊重学生的主体,从学生已有的基础出发。这样的教学目标设计得就比较人性化。

设计教学设计心得体会 第5篇

李岚清副总理曾提出:“我们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系质”。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仍然是课堂,那么课堂上如何围绕这个伟大的目标呢?

我认为关键还是在教师。因为课堂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师生双向交流的过程,教师在这项活动中是起主导作用的;
学习的过程又是学生大脑的认知过程,而学生参加活动的态度和领悟程度不同,效果也不一样,那么能否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呢?那就得看老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发挥如何了。

素质教育不仅仅要求我们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的力,发展智力,这也是每一位教师追求的教学的理想境界。鉴于以上的认识,我在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设计上作了一些尝试,为学生积极思维,生动活泼地学习创造条件。

一、注意教学设计的目的性

在教学中,首先应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教学设计就是达到这个目标的途径、方法。讲究教学过程设计就是要寻找达到这个目标的最佳方案,便于集中精力解决主要问题,克服讲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例如讲读课文就应多设计些让学生讨论、思考、分析的教学方案,而复习课就应在强化训练、巩因此知识,运用知识等方面作出设计等。

二、注意教学设计的实践性

课堂教学要避免教师一言堂,就必须让学生多实践、动手、动口、动脑。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不同层次,多方要求的练习,使学生在不同的课堂练习中逐步体会、感悟,从而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特别难度较大的知识点,更应让学生多练习实践,如课文中的“语法知识”、“偏正语法”木语概念多,篇幅虽短,但学生不易掌握,老师则可以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一系列练习,便于学生掌握:先看书,划出要点,再模仿课文短语示例,让学生大量举例。其次,让学生标出词性,寻找其中的规律。然后再引导学生区别定语和状语。通过一系列练习,学生很快明白偏正短语:一偏一正;
偏在前,正在后,名词前面是定语,动、形前面是状语,定语组成有形、名、代、量,状语组成是形容词和副词两种,最后让学生再看书理解,完成课后练习,效果则较好。

三、注意教学设计的连续性

传授文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逐步培养,整体训练,长期坚持,才能最终达到。因此在知识技能的养成方面,教学设计必须坚持连续性,不能操之过急。如:给文章作批注,划分段落层次,写读书提要,归纳单元知识,按脉络背育课文等都应当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反坚持,教给学生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有所见效。

四、注意教学设计的启发牲

课堂教学设计还应注意启发学生思考,让他们学得透、学得活。如词语“前仆后继”,又有人认为是“前赴后继”开始同学们争休。老师就不能直接说出答案,如有意引导他们讨论区别“仆”与“赴”二字,再结合词语整体理解就很清楚了。诸如此类,教师在教学中要随机应变,积极启发学生思考辩析。不要怕耽误时间,更不要越诅代扈。长期坚持,学生在这类辩析中自己的能力也提高了。

五、注意教学设计的兴趣性

有时发现老师按苦心准备的教案上课,并没有激起学生的举学生反映冷淡,以后备课就注意,特另"是对一些比较枯燥的知识学习,就可以穿插设计一些竞赛,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集体主义观念,积极热情地学习。

在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要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素质,关键在于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这样才会努力钻研教材,了解学情,精心设计,如果每位教师都能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追求教学艺术的最佳境界,那么这将是开辟了语文教学的新天地。

设计教学设计心得体会 第6篇

9月x日和x日,我有幸来到郑州大学聆听第九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高效课堂与新课标导向培训会,听了著名的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吴正宪、华应龙、吴亚萍、徐长青和刘松老师的课和讲座,受益匪浅。

一、尊重、理解每一个学生,给学生以足够的自由空间

例如吴正宪老师先是一节《认识方程》的示范课,而后是进行的台上台下的互动环节,最后进行的《从算数思维到代数思维》的讲座。无论是她的示范课还是她的讲座都围绕着《从算数思维到代数思维》这一主题。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给人以启迪。

(1)变抽象为具体,变麻烦为简洁

吴老师借助天枰帮助学生建立了方程的概念。实物天枰比较精密,操作很麻烦,很花时间;改用课件天枰,操作由老师随意调控,虽然操作方便,但学生没有自主参与活动的机会。于是,老师就自己制作了学生能参与活动的直观的天枰——用纸板做的天枰,两端的托盘之间的横杆中心用螺丝相接,然后借助直观教具的形象展示,把抽象的方程直观起来。

(2)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加深对方程的理解

吴老师创设了丰富的学习情境,巧妙的把方程与现实联系起来,使学生很快就理解了方程概念,而不是肤浅的 “含有字母的,有等于号的式子就是方程” 字面上的理解。

(3)分类有方法,教学有技巧

吴老师利用天枰,把天枰左边托盘放进180克香蕉和未知质量的苹果,天枰右边托盘放进300克的砝码,通过放进苹果,拿走苹果一连串的操作,让学生用语言描述,用数学语言(式子)来记录:180+□=300,180+x=300,180+x>300,180+x<300接着,老师指导学生把以上式子分类,通过分类让学生在比较中归纳出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在分类时,吴老师的一句话为学生的分类铺平了道路:

师:“刚才,我们在操作天平时,出现了几种不同的情况”? 学生:“两种,平和不平”。

师:“对,不管是向哪边倾斜,总之都是不平。那你们能够将以上这些式子按照这样来分分类吗?”

简单的几句话,就使得学生不能乱分类了,只能把式子分为相等和不相等的情况。不然,分类的方法就很多了:比如含字母的和不含字母的,带方框的和不带方框的如果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导致课堂无法控制。

(4)以直观天枰建模,拿走直观天枰,建造心中的天枰

吴老师创设情境图:一壶装有2000毫升的水往两个暖壶倒满水,再往一个200毫升的水杯倒满水,正好倒完。从而引导学生抓装正好倒完”找出等量关系来表述这时心中的天枰,最后抽象出天枰,进而用式子表示心中的天枰:2x+200=2000,在这个过程中就实现了从算术思维向代数思维的过渡。

(5)让方程回归生活,在身边找方程

吴老师认为,方程就是讲故事,让学生在身边寻找方程,把抽象方程与生活现实联系起来,“让学生站在老师旁边就有方程,你能讲个故事吗?”学生身高145厘米,教师身高x厘米,教师比学生高35厘米,根据此活生生的现实的情境让学生列一个方程,进一步理解方程意义。把抽象的方程与生活情境建立联系,让学生换个思路理解方程,为方程增添生命活力,从而加深和丰富对方程意义的理解。

(6)亲切的语言,深度的评价

“你总是在那关键的时候,说那关键的话。”——试想,孩子得到了老师这样的肯定,怎能不继续全身心的学习呢?

“别急,人家会1——这时对反应稍微慢一点的孩子的最好的安慰和激励!

“你有问题,问他呀,接着问1——这是对孩子多么信任啊!完全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面对大家的结果,比较一下,想对自己的方法做出点思考吗?”让学生反思自己,反思课堂,真正抓住了数学的根——思维!

吴正宪老师做到了:给孩子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些问题,让他自己去探索;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由去飞翔。

二、灵活地设计,使课堂充满了生机。

徐长青教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吸引了台下在座的每一个人,整节课不仅充满了欢乐与笑声,而且又不失数学味。徐老师上课简直就像是在说相声,说、学、逗、唱之功俱佳,常有经典之语爆出,令人赞叹不已。现在回想起来,还感觉意犹未尽!一节原本枯燥的数学课经过徐老师的设计却变成了一个神奇的“魔术”舞台。一上课就语出惊人,说要变“魔术”,立刻就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带领学生进入“魔术”的课堂。

上课了,徐老师虚晃一招,拿起一张白纸,大手一挥几个招式像模像样,让人惊讶是不是徐老师真的要变魔术。这样的的教学情境的创设让人身临其境,不知不觉就走入其中。此时,徐老师还找来一名学生当助手,简单的几句交流,时尚、幽默、诙谐,时尚的语汇,前言的信息,很快获得了学生的好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伸出你的左手和右手,合并在一起,把一张纸放上去就是我的魔术平台。魔术开始,魔术平台升起。”一张白纸亮相,接着故弄玄虚地撕了两下,问学生变成了几片。要求学生自圆其说,有理有据。四片,三片,一片学生分析得头头是道,令人信服。一波接一波,思维不断从封闭走向开阔,课堂从沉静走向活跃。真实的“魔术”情境,开放的问题,巧妙的引导,开启了学生的智慧之门,让学生思维的火花如燃烧的火苗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越烧越旺,越来越精彩。当学生质疑徐老师一会儿说正确答案是四片一会儿说是三片时,徐老师不失时机的说“同样的信息,采用不同的方法,就可能得到不同的答案”,以发散学生的思维,不局限于标准答案。当四片纸的.真实答案经过验证揭晓时,徐老师现场采访猜对的同学,“你觉得这掌声是给你一个人的吗?”再次让学生明白——同样的信息,采用不同的方法,就可能得到不同的答案。接着一起看结果——是4片。然后,老师慢慢铺垫,慢慢搭桥,自然提出疑问。

当学生有着不同的意见,出现了争议时,徐老师说道:“能不能呢?我也不知道,因为这只是一种假设,假设是不能来说说明问题的。那怎么办呢?笨方法”“ 撕(学生齐答)”,老师诙谐的说:“我们不用”,学生和台下的老师都笑了。这时老师又说,那我们就找巧方法吧,出示华罗庚照片,右边打了知难而——,学生齐说“进”,老师说错了,是知难而“退”,并指名让学生说说自己对“知难而退”的理解。一位学生的答案深刻到位,富含哲理,而徐老师轻轻搂着这位学生身影的画面一下子感动了我,这一体态语言打破了师道尊严的坚硬外壳,消除了师生之间的隔阂,一下子变成了学生的良师挚友。“种树培其根,育人培其德。”教育的人文性在徐老师课堂上放射出夺目的光辉,如此美丽。

以退为进,徐老师在学生深刻辨析“知难而退”的“退”字的含义后,巧妙引出一种新的数学思考方式——退到最简单的边上再渐渐地进,在渐进中寻找规律,再去寻找答案。从最简单的1想起,徐老师让学生在新的思考方法的启迪下回归最简单,回到问题的原点。然后魔术平台升起,拈起一张撕开,让学生配音“呲啦”,让学生思考有几片纸,1、4、7、10、17、19数字依次出现,找规律,得出“3n+1”。

亲历整个学习的过程,步步为营,直接指向目标。规律找到了,徐老师再次引出华罗庚,感谢老人送给大家一个法宝:退退退,进进进,回头看,找规律。在黑板上完成了示意图,一目了然。然后引导学生做动作,边说边做,提醒大家肌肉是有记忆的。鼓励学生将学到的思考方法告诉更多的人,做一个慷慨的学习者。课堂自然结束,孩子们久久不愿离去。是的,这样妙趣横生的课堂,这样亲切有趣的大师,该带来怎样的心灵震撼?一切尽在不言中。

方法简便,环节简单,设计简约,整节课下来,又是这样的自然,这样的幽默,这样的亲近,这样的有趣,这样的高效,怎能让人不喜欢?简约而不简单,简约而高效,徐老师的课堂真的令人叹为观止。

三、真情互动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华应龙老师的《游戏公平》一课从创设情境开始,问题便一个个接一个而来。“公平不公平?”“怎样才公平?”“如何来证明?”即使是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孩子们的思维也没有停止,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孩子们全神贯注,兴奋地摇动着水杯,认真的记录。整堂课中始终感觉到学生的思维没有停歇,不断的尝试,不断的积累信心。华应龙老师的课堂中,父子争看奥运会篮球半决赛的故事情景贯穿整堂课。孩子们在为华老师寻找解决办法的过程中,开始对概率统计等知识有了新的认识。当华老师以广告语“一切皆有可能”结束教学的时候,孩子根本没有下课的想法,情景教学让孩子对数学更喜欢。在情境中在活动中,数学的学习变成学生主动的探究,也只有学生自己探究得出的结论才会让学生收获一种成功和自信,这样的课堂才是最有魅力的。

在华老师执教的课堂上,经常可以听到师生朗朗的笑声、自发的掌声和华老师的“谢谢”之声;从问题“想了解我什么”到幽默的回答“华佗华罗庚华应龙”,这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行为充分体现了他们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这种和谐的人际交往氛围,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耐心的倾听每个学生的发言、细心地启发、热心的赞扬,也是值得我们思考与学习的一种教学行为。其次需要学习的是华老师对学生的宽容,尤其是当学生在课堂上答错题时,华老师总是能找到值得肯定之处,既让每个同学能勇敢地站起来表达,又要让他能体面地坐下去,以保护每个孩子的自尊心。

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在教师和学生的心灵之间构成一种相似的和谐的振动,才能使学生与所学的知识产生共鸣。

四、交流互动 读懂学生的需求

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应当关注的是学生,关注学生怎么学。为了保证游戏公平,为了在研究统计中能够更加客观地,反映实际背景的所谓“好”数据,更为了学生能保持兴趣而不感枯燥。华应龙老师的《游戏公平》,由举世瞩目、精妙绝伦的奥运会“一票难求”谈起,引出“抛啤酒瓶盖决定儿子和爸爸谁去看球赛的问题”,这种情景的创设从孩子的心理需求出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华老师的课还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注重学生了探究过程,让学生学会用事实证明、用数据说话。他能以情景导入,让学生从中生出疑问,继而操作,生成数据,分析数据又产生新问题,再集中扩大整理数据,使学生向真相慢慢靠近,最后达成共识,从而解决问题,但教师并不至此止步,而是进一步引导学生讨论怎样的游戏才公平,并试着去设计公平的游戏,以数据辨真伪,加深对公平的认识与理解,在遵循循序渐进性原则的基础上,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水平。

听完这几位专家的课和讲座,我觉得自己的不足之处有很多,有待于努力的地方太多,今后,我将以他们为学习的榜样,不断的学习新知,不满足于墨守成规,提高自身的素质,优化课堂教学,做一个博学的、学生喜爱的老师。

设计教学设计心得体会 第7篇

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的重要途径之一,而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一个先决条件。教学设计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课堂的质量、课程的落实。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如何把握教学设计的重点如何设计一个有效的教学过程这都是我们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通过这次“领雁工程”的教学设计课的探讨,我获益匪浅,在此谈谈我的一些学习心得。

我认为教学设计的重点,不管是确定教学的目标,还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其实它都是要教师明确本堂课,我们要教会学生什么,以及解决学生什么问题。因此我认为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把握下面三个问题

一、立足学生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不同,特别是城乡学生的差别就更大,教师在教师设计时,就要考虑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设计,而不单单是考虑课程设计的安排和进度。比如在引人各种方程的教学时,我们可能都会创设情境让学生列出各种方程,然后引入方程概念,但是如果在创设情境时设计的问题过高,就会影响本节课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偏移难点,而且会影响教学进度。

二、挖掘教材

数学的许多概念、定理、思想的教学,都是采用螺旋式上升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把握一个总体的思路,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渗透。比如在七下“4.1二元一次方程”中例题教学,例:已知方程3x+2y=10。

(1)用关于x的代数式表示y;

(2)求当x=2,0,3时,对应的y的值。

对本例题(1)中的变形是已经学习过的整式变形,对于变形的结果就是学生今后要学习的一次函数解析式。而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不性,刚好体现了一次函数由无数个对应点组成的关系,这也是两者之间的一个联系,也是这两者教学的一个难点。

三、把握课堂

学生是我们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基础,但学生的情况教师不可能都会事先预计好,因此教学中必须要对学生的上课即时表现,做出合理的处理。比如在有些举实际例子时,教师就要好好分析学生所举的例子。如:在分析“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时,学生举例:气球从一个平面吹成一个球体。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知识还不深入理解和对实际问题的辨析能力不强。因此教师就要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当堂的分析,假如这是教师要是没有能力当堂解决的活,可以采取适当的处理方式:比如一起讨论,上网查询,暂时搁置等。总之要根据学生的反应,适当地调节教学设计。

设计教学设计心得体会 第8篇

看完本次全员培训的教学设计模板,感觉受益匪浅。作为一名非本专业的语文教师,虽从事语文教学多年,但是一直遗憾于自己大学专业学的不是语文教育,担心无法给予学生专业的教学。所以从开始之执教语文学科之始,我不断向老教师学习,查看他们的教案,进行参考学习。同时购买教案参考书,经常用不同的版本或者在网上查看优质教案,融合他们值得借鉴的地方为自己所用。有时候,外出学习也会在优秀教师那里看到与众不同的教学设计。看了许多的教学设计,给我的感觉就是,优质的教学设计都很好,但是落实到具体教学上来,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不适合所有班级照着来搬。并且百家争鸣久了就需要有一种思想主导潮流,把教学设计用一种各家都能接受并且系统的方式归纳使用起来,这样在借鉴的时候也比较容易。

这次所提供的教学实际模版,从课前系统部分、课堂系统部分一教学过程、课后系统部分一教学后记三部分来指导教学设计。每一部分都进行分步骤详细的介绍,给教师们提供明确的指导。

教学设计的课堂教学部分的教学步骤的设计和意图所要遵循的6个原则: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从学生的问题岀发营造教学情境,设计教学问题并引导学生探究、解决冋题;

3.设计出以任务型教学指导下的师生互动方式;

4.争取准备两、三种针对不同群体学生的教学安排;

5.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处理,发掘出教材內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及育人作用;

6.课堂教学要减少统一讲解,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增加学生的分组活动。

这六个原则充分的考虑到的学生的多样性以及课堂教学的实际操作,非常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在以后的课堂里,我将充分运用此次培训所学进行教学设计,使自己的课堂教学不断改进。

设计教学设计心得体会 第9篇

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的重要途径之一,而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一个先决条件。教学设计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课堂的质量、课程的落实。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如何把握教学设计的重点?如何设计一个有效的教学过程?这都是我们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通过这次教学设计的探讨,我获益匪浅,在此谈谈我的一些学习心得。

我认为教学设计的重点,不管是确定教学的目标,还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其实它都是要教师明确本堂课,我们要教会学生什么,以及解决学生什么问题。因此我认为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把握下面三个问题

一、立足学生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不同,特别是城乡学生的差别就更大,教师在教师设计时,就要考虑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设计,而不单单是考虑课程设计的安排和进度。比如在引人各种方程的教学时,我们可能都会创设情境让学生列出各种方程,然后引入方程概念,但是如果在创设情境时设计的问题过高,就会影响本节课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偏移难点,而且会影响教学进度。

二、挖掘教材

数学的许多概念、定理、思想的教学,都是采用螺旋式上升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把握一个总体的思路,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渗透。比如在七下“4.1二元一次方程”中例题教学,

例:已知方程3x+2y=10。

(1)用关于x的代数式表示y;

(2)求当x=2,0,3时,对应的y的值,

对本例题(1)中的变形是已经学习过的整式变形,对于变形的结果就是学生今后要学习的一次函数解析式。而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不唯一性,刚好体现了一次函数由无数个对应点组成的关系,这也是两者之间的一个联系,也是这两者教学的一个难点。

三、把握课堂

学生是我们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基础,但学生的情况教师不可能都会事先预计好,因此教学中必须要对学生的上课即时表现,做出合理的处理。比如在有些举实际例子时,教师就要好好分析学生所举的例子。如:在分析“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时,学生举例:气球从一个平面吹成一个球体。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知识还不深入理解和对实际问题的辨析能力不强。因此教师就要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当堂的分析,假如这是教师要是没有能力当堂解决的活,可以采取适当的处理方式:比如一起讨论,上网查询,暂时搁置等。总之要根据学生的反应,适当地调节教学设计。

设计教学设计心得体会 第10篇

1、什么是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指教师在对课程标准,教材等教学指导性资源进行深入地解读和剖析后,根据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以及学生的情况和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整合、重组,形成相对完整的教学主题,并以一个完整的教学主题作为一个单元的教学。这里的单元是一个教学主题,由若干节具有内在联系的课所组成。

这些具有内在联系的若干节课相互间形成一个有机的教学过程,其知识、方法、态度等内容也集合成了一个统一的.板块,不能简单理解为单元就是“教材的单元”。一个教学单元应该有多大,并没有严格的规定。要根据目标、内容、学生发展的需要等方面来确定。

2、为什么要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目前,老师们的教学设计大多拘泥于单课时内容的就课论课,一方面缺少了整体上的把握,另一方面对各种教学要素的选择和应用缺乏回旋余地。因此,“单元教学”跟传统的单课时教学的一个明显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系统教学,后者是先分散后总结式的教学。化学新课程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整体,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实现科学素养提升的多个侧面。从一般意义上说,教师的每一堂课都应当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因为这些目标是难以分割地融合于一体的。

但是,就一堂具体的课堂教学而言,又有一个更需要突出什么目标的问题。有的课程内容宜通过“亲历过程”获得方法的启示,就可以突出“过程与方法”目标;
有的课程内容蕴含丰富的思想道德因素,就可以着重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那种将三维目标不加分析机械地套用在每一堂课上的做法,并不是很妥当的。笔者认为,在实际教学中,要全面关注三维目标并将它们整合于统一的教学过程之中;
落实三维目标的基本单位不应当是一节课,而应该是一个单元。

设计教学设计心得体会 第11篇

过这次的学习,对教学设计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课堂上又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结合自己的单元教学设计尝试了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给以价值判断。教学评价是教学设计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

自己认识到:教学评价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教学目标是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的学生的学习结果,它规定了学习者应达到的终点能力水平。教学评价需要采用一些有效的技术手段。通常,通过测量来收集资料,但是测量不等于评价,测量是指以各种各样的测验或考试对学生在学习和教师在教学过教学评价要对教学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教学评价,不仅仅是评价教学的结果,更要对教学的过程,对教学中的方方面面进行评价。程中所发生的变化加以数量化,给学生的学习结果赋以数值的过程。

还认识到:教学评价在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发挥着许多重要的作用。教学评价的结果为改进教学与检验教师提供依据;
教学评价的结果为学生在学习上的进步情况提供反馈;
评价作为教学研究与实践中的一种工具,用于查明在达到一整套教学目标时,可供选择的程序是否同样有效;
利于实现教学过程的科学化,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有利于端正教学思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这样的学习,会逐步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促进自己专业化水平的发展。

设计教学设计心得体会 第12篇

转眼间,这次的幼儿园教师培训已经结束,很荣幸自己能够参加这次的培训学习,这次的培训充实而富有意义,使我受益匪浅,让我如幼苗般得到了滋养,此次培训理论与实例结合,课程丰富多样,从全方位地精心诠释了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经过五天的学习,收获颇多,谈谈自己的一点学习体会。

一、幼儿教师要培养终身学习的理念

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为了适应孩子的求知需求,我们要不断学习,随时补充自己的能量,给自己充电。如果只靠原来在学校学的那点东西,远远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日积月累就会被社会所淘汰。对孩子也是一件痛苦的事,更是一件不负责任的事。

过去,我们是领着孩子在学习,现在我们是和孩子一起学习,如果我们不把自己的知识的海洋装满,怎么才能满足孩子那一条条求知欲旺盛的小河?教师的业务素质很重要,现在的教育对幼儿教师的要求很高,琴棋书画,歌舞情乐,只有高素质的人才能更适用这个岗位。所以,我们每天至少学习一篇教学方面的文章,每天练练基本功,让自己在幼教领域不至于落后。

二、广泛学习幼儿教育教学理论,提升教学技能县幼儿园的吴院长详细深入的为我们解读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我们的教学实践起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为我们的教育科学理论注入了源头活水,其他几位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又结合幼儿教育的五大领域特点,为我们详细、生动的讲解了课程特点及教学活动设计、组织与指导,让我们了解如何在幼儿园进行教学工作。

三、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师德和职业道德

德高为师,身正是范,师德是一个教师的灵魂。能否成为一个好教师,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走”的精神。热爱、尊重、理解幼儿是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核心。爱是儿童正常成长的必要条件,我们要学会理解、关爱幼儿。

四、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

要实施创新教育理念,创新型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几种业务素质:

(1)有丰富的知识结构,这是教师发挥创造性的基本保证。

(2)有较高的管理艺术。管理包括两方面,一是班级的整体管理,二是针对每个学生的个别指导。

(3)有丰富的情感。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诵,热情洋溢的赞赏以及在与学生接触时的仪态、表情和举止所表现出的积极情感能随时地激发、调动学生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因“亲其师而信其教”,变苦学为乐学,单纯的知识传授变成了双向的情感交流,使教者亦乐、学者亦乐。总之,经过此次培训,我懂得了很多的道理,学到很多知识,认识了很多朋友。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要不断努力,学以致用为孩子上好课,成为孩子的好朋友。

我作为一名刚上任两年的幼儿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学无止境,我们要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把吸收新知识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总而言之,我们一定要加强学习,来充实完善自己,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德才兼备的,优秀的,有责任心的幼儿教师。

设计教学设计心得体会 第13篇

在前几两个月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参加了盛立群老师的教学理论与设计的网络课程。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起初是抱着提高教学效果的心态来的。通过12个课时的认真学习和笔记后,我获得了超越提高教学效果的东西。现在总结如下:首先从备课方面说起,备课对于上课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备课备好才能上课,上课上好才能评课,评课评好才能说课,所有备课是作为一名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基础。作为青年教师的我以前备课的目的是把教学的内容能更顺利更容易理解的讲出来,但是这还远远不够。

学了这门课后提醒了我在备课的时候需要注意了解学生的情况、明确目标、精心的设计、匹配一致、聚焦问题、统筹任务。在备课过程中明确学习目标也是比较重要的,很多学生没兴趣的一个关键点是根本不知道学习目标,不知道学了有什么用;
还有在备课的时候如何使课堂内容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也是十分重要的,很多学生不想听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课堂不能引起他的注意力。在备课过程中还要注意的就是教学过程能推动学生心理过程的发生,要能促进学生思考、想象、记忆和心理体验等。

接着说一下上课,通过学习教学理论与设计后我才发现,其实作为教师你光能讲课,把该教的都教了,那是比较低的水平,是最差的教学方式。一个高水平的老师是要帮助学生分析;
帮助学生综合;
帮助学生评价,使学生能真正的把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所用,让学生学会该学的,这才是最好的教学。

所以在上课过程中要注意:

1、激活旧知识、凸显结构;

2、呈现新知,展示过程;

3、尝试练习,交流反思;

4、课后运用,融汇贯通。

在教学方法上应该注意要善用媒体、环境友好、协同生成、持续激励,这就联系到盛立群老师讲到的掌握学习和合作学习,我比较有感触的是合作学习。我觉得这样的课堂才是比较好、比较高质量的课堂。所以根据这些原理我对我以后的上课进行了一定的反思,决定以后课堂中要尝试合作学习,以小组教学的方式,评分以小组来评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我还设计了一个章节名为食谱编制的教学内容,具体如下:首先上课说明这个章节的重要性,然后说明教学目标,接着通过一些案例来引起同学的注意力。随后到了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怎么编制食谱,我制定了这样的教学方法:首先手把手带着学生制作最简单的一餐的食谱,然后让学生自己制作一天的食谱,有问题我进行一一指导,最后让学生完全自主的去制作一周的食谱,看学生能不能自己做。通过这个方式把同一类别的知识重复至少三遍让学生真正的内化并掌握食谱编制的内容。

最后我想说的是教学理论与设计这门课真的是一门值得学习的课程,他给像我这样的青年教师指明了上课的方向,明确了什么是上课,什么是课堂,怎么上课,真的是雪中送炭。虽然课程结束了,但是我还会继续去买相关书籍,看相关资料,继续深入的学习相关方面的知识。争取在教学中做的更好,不辜负学生,不辜负学校对我的期望。

设计教学设计心得体会 第14篇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设计的心得体会 海口市第二十六小学 黄巧 英语教学不仅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艺术,形成英语教学艺术特色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planning)。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强调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预先谋划,事前设计。现代教学尤其注重设计,科学的教学设计,既是体现教育目的性、计划性、针对性和预习性所必需,又是顺利实施教学方案、调控教学过程的前提,也是确保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英语教学设计就是英语教师根据正确的教学思想和英语教育原理,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针对具体的教学对象和教材,对英语教学的整个程序及其具体环节、总体结构及其有关层面所作出的预期的行之有效的策划。它是英语教师教育思想、思维流程和教学艺术的体现。众多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在学校教学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只要教师有心,同样可以进行朴素却生动的有效的教学设计;一个教师的基本功的精湛同样是成就教学精彩的基本元素,如清爽明了的简笔画和教师动听的歌喉也能使教学充满诗意,吸引孩子们的眼球并提升语言能力。

新课程的课堂是具体的,动态生成的,它不是教师完全预设的。所以,我们教师在进行小学英语教学设计时,应认真思考以下几个层面的问题:

观念层面:是否充分领会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要素。

内容层面:教学设计是否有明确的问题情景和学习路径。

操作层面:是否将学习空间最大限度的留给学生。

综上所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应充分重视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教师在设计教学预案时,要学会主动把自己当成“鱼”,只有这样学会了“换位思考”,能够预想“鱼”的各种感受,才会在观念上和方法上得到自我提升,也才会真正创造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活动。

在实际教学中,以下几点英语教学设计的技巧,或许对我们的教学有帮助,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一、 因材设计 所谓因材设计,就是能根据教材内容来设计教学环节,确立教学的重难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围绕这个重点来安排教学活动,让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既精彩又有实效。

二、 因人设计 由于学生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底子不一,接受能力也不同。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必须潜心研究各个学生,设计出多层次的教学活动,让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学有所得、各展其长。我觉得,在作业设计方面尤其应该考虑学生的实际,让作业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第一层,设计面向成绩较差学生的基础题;第二层,设计面向全体学生的巩固题;第三层,设计面向“尖子生”的创新题。

三、 因难设计 小学生学习英语最怕“难学”,而教师最担心“难教”。在“难”字解决之后,教学中的其他问题马上会迎刃而解。因此,在英语教学设计中,难点的处理尤为重要。处理得当,有事半功倍之效. 以上简短的语言其实不足以全面概括教学设计的方方面面,要做到教学设计的科学,全面,还需要我们去多多的亲身实践。

设计教学设计心得体会 第15篇

好的教学设计是教学成功的一半,教师在教学中合理设计,加上老师潜移默化的指导对教学成果有着重要的作用。现在教学理念教师教学如何使用教材教学,是对教师教学评价的依据之一,但不能否定教材的编排具有逻辑的意义。因此,如何内化学生成为自己的认识,是要教师在课堂中如何使用教法进行加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思想素材,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最后概括为自己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尤其是数学教学,更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合理的教学模式,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如何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同时注意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撇开事物的具体形象,抽取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获取新的知识。

一、设计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1、这种教学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新的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的作用,从而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2、在教学中既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又要联系学生实际,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在一起,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教学设计具有形象性,给学生极大的吸引,抓住了学生认识的特点,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达到预先教学的效果。

3、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学生活动意识。

4、在教学中提出质疑,让学生通过检验,发展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寻找问题,主动获取新的知识。

5、利用合理地提问与讨论发挥课堂的群体作用,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达成独立、主动地学习、积极配合教师共同达成目标。

6、整个课堂教师应始终保持着师生平等关系,不断鼓励与赞赏学生,形成互动。

二、设计质疑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参加实践获取新知识。

1、充分挖掘教材,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铺垫。

2、重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充分发挥和利用学生的智慧能力,积极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3、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注意了思维方法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4、教学中应创设符合学生逻辑思维方式的问题情境,遵循创造学习的规律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分析、比较、综合。

三、创设问题情境,以情引趣,激活思维。

1、教师的教学具有趣味地、合理地提出的问题同样引起学生积极探索,产生求知欲望。而补充知识的引导更能使学生发散思维,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视课程的开发,也重视生活实际的数学概念,充分利用直观教学,遵循学生的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认识规律。

3、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推动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4、重视理解与巩固相结合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

5、给学生铺设合理的思维空间,补充问题的方法,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6、树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有趣味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7、设疑问题具有严谨性与可接受性相结合,使学生在探究新知识轻松地获取知识。

8、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规律,创设情境既符合学生实际,为探究、认识新知识的结构奠定基础。

教师的教学设计准线不同对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有着直接的影响。学生要养成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取决于一个教师教学中充当怎么样角色。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教育者来说,应“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知识为本。教师对每一节课多付出心血,并不意味着成了正比例。要对每个学生充分了解合理设计教学,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起,才能触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推荐访问:心得体会 教学设计 设计 设计教学设计心得体会1 设计教学设计心得体会(通用15篇) 设计教案的心得体会

版权所有:信达文档网 2014-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信达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信达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40191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