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信达文档网>范文大全 > 教案设计 > 2023年度苏教小学语文教学设计6篇(精选文档)

2023年度苏教小学语文教学设计6篇(精选文档)

时间:2023-07-16 13:30:03 教案设计 来源:网友投稿

苏教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第1篇一、教学内容分析:这篇文章来源于初一人教版郑振铎写的记叙文,这篇文章养猫是本文的记叙中心,作品围绕这个中心写了三个故事。每个故事都以养猫与亡失为线索展开,所以本文有三大特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教小学语文教学设计6篇,供大家参考。

苏教小学语文教学设计6篇

苏教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第1篇

一、教学内容分析:

这篇文章来源于初一人教版郑振铎写的记叙文,这篇文章养猫是本文的记叙中心,作品围绕这个中心写了三个故事。每个故事都以养猫与亡失为线索展开,所以本文有三大特点:

1、情节曲折,结构严谨;

2、抓住特征,描写逼真;

3、托物寓意,主题深刻。所以我把抓住特点,细节描写当作此文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运用细节描写生活。把抓抒情、议论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当作难点来突破,让学生能够鲜明揭示寓意与主题。

二、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积累生字词,感知内容。

2、品味语言:通过细节描写,体会作者的情感。

3、通过抒情议论句子,理解故事包涵的深刻道理。

4、培养学生善待动物、善待生命的感情,要遵从生活中不以貌取人、不妄下断语的做人原则。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这篇文章接近学生的生活,学生读来饶有兴趣。所以感知内容,概括故事应该不成问题,学生能够自己再读文过程中解决;
对于文中作者抓住细节描写突出三只猫的特征,运用对比、烘托的手法揭示作品寓意与主题这些内容就需要老师的引导,小组合作解决。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1、细节描写与对比手法的学习当作此文重点。

2、抓抒情议论句子理解主旨当作难点。

六、教学过程:

课题:猫教学对象:学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课:你能说说你最喜欢的小动物的特征吗?(学生说,教师评学生一分钟思考,主动站起价)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文学大师郑振课前说话训练来说一说。铎的猫,看看作者是怎样写猫的,作者想通过猫表达怎样的情感呢?学生读一读目标明确本节课明确学习任务。

二、出示目标的学习任务习方法

三、默读课文:学生默读,解决字词。夯实基础,训练学生高度概括能力。

1、利用注释及工具书学会生字边读边思考文章的内容词。

2、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四、课堂反馈:

1、指名读字词、齐读。几个学生读字词、说感受;
其他学生补充完善。检测自学成果。

2、说出你的初读感受。

五、朗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写熟读课文,分析第猫的来历、外形、性情、地位、结局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三只猫与前两只猫的及亡失后作者的感受语句,比较三只勾画相关语句。区别,学习对比手法。猫与前两只的区别。学生从勾画语句中总结答案:来历:第三只猫是捡来的,

六、课堂反馈:前两只猫都是要来的;
地位:第锻炼学生总结能用。

你自己的话说说第三只猫与前三只猫在家若有若无,前两只猫力及说话能力。两只猫在来历、地位、结局有什么不是小侣、同伴;
结局第三只猫是同?在我的冤枉屈打下死亡,前两只第一只病死,第二只丢失。

七、默读批注:把你刚才画出写猫的外形、性情及猫亡失后作者的感精读课文,从批注学生自学批注,小组交流补受语句再次精读语句从修辞、描写、中总结细节描写、抒情充完善。抒情议论等多个角度批注,写出自己议论句子的作用。的见解。

八、课堂反馈:把你们组认为最学生分组轮流展示,其他学锻炼学生倾听、补精彩的批注全班展示(在学生反馈时生可更正和补充。记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及时评价引导总结学习方法。)

九、主题探究:为什么我对第三个人思考,小组探究,联系这一环节是情感只猫的死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实际理解故事中包含的深刻道目标的达成。多?对此你有怎样的生活启示呢?理,反馈给全班。

十、课堂小结:

1、学过本文你有哪总结学习方法;

2、议论抒情句子深化主旨的些收获呢?

3、为人处世要谨慎,不以貌取人、不妄下断语。

十一、课堂练笔:写写你熟悉的学生写作是写作训练。小动物,运用细节描写或对比手法。

十二、推荐阅读主题丛书《动物们》《一只惊天动地的这虫子》

七、教学评价设计:姓名自学达成度(5分)小组交流(5分)分)课堂表现(5总分)

八、板书设计:

性情很活泼

地位小

要来的捡来的

浑身黄色毛花白,很瘦

更加活泼忧郁、懒惰

细节描写九.教学反思:此节课的设计我依据课程标准中语文教育的特点:

1、具有实践的特点: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听、说、读、写。

2、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3、是用语文而不是教语文。所以这节课该完成的任务都已达成,重难点已突破。

《猫》是郑振铎小说的名篇,作者用朴实的言辞将三次养猫的故事娓娓道来,意境深远、含蓄、沉郁。其文笔朴素精美,感情深沉真挚,有很高的人文价值。本文篇幅较长,用一课时讲完,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我认为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生活、积累生活的习惯,教给学生客观公正、宽容仁爱、关爱弱小的待人处事原则和方法是课堂教学的旨意所在。教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是基础,品味语言深情是重点,激发学生超越作品的感悟是难点,这也正是文学作品教学的重要价值所在。所以,此课教学我设计了三大板块:

一、说猫的来历、外形、性情、结局:试图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同时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和概括叙述的表达能力。课堂上学生认真积极,实现了这一目标。

二、找细节描写、表达感情的句子,品味文章深情:这一环节是重难点,而品味作者对第三只猫的感情是重中之重。所以用时最多。因为初一学生年龄小阅历浅为帮助他们理解体会,所以我设计了“假设你的小猫死了?”“假设你的小猫被抱走了?”以及教师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来引导学生理解品味。这一设计联系实际使学生有话可说,课上学生“骂死他”这样的回答的确是真情流露。在这一环节中文我注意了详略的安排:前两只小猫略,第三只小猫详。这样为感悟文章的道理做好铺垫。达到了理想的效果。从而引出小说的终极目的是让人明理。

三、说感悟,明道理。这一环节学生发言的人数多,说出了自己的认识,顺利地完成了任务。最后联系学生的,让他们明白了:通顺的叙事+真挚的感情+深刻的道理,是同学们努力的方向。以上这三个板块由浅入深,逐块推递,让学生自由说话、至而理清作品、品味感情、领会深意、感悟人生、学会做人。课上完了,目标也实现了,教材挖掘得也够深了。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也很积极主动。回顾这堂课,自己并不十分满意,觉得最大的遗憾是:学生自由说话了,学生主动说话了,但学生说的还是少,老师讲的还是多。分析原因:由于传统的教学观念的“余毒”还影响着我,有问题就急着要答案。当然在学生活动中,教师的“介入”肯定是需要的,他需要通过艺术的“介入”来调控活动方向,来增强活动的厚度。可是,教师的这种“介入”应该控制在怎样的`一个“度”上,才不至于喧宾夺主,不至于越俎代庖?这将是我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要注意探索的问题。

苏教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第2篇

【教学目标】

1.会写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摇篮、围裙、蜷腿、裂缝、填满、橱窗、明晃晃、薄纱、喷香、暖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法,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法及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最后三个自然段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让今天的孩子体会到当年小女孩的生活情境,感受小女孩的悲惨与辛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教师板书“安徒生”三个字。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安徒生这个人吗?

学生回答。

师:对,安徒生是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曾经有一个小朋友要求安徒生为他的一幅画写一篇童话。这幅画上面画着一个手拿一把火柴的穷苦小女孩,这幅画使安徒生想起了自己母亲的苦难童年。他的母亲幼年时讨过饭,她没有办法在任何人那里讨到一点东西,当她坐在一座桥底下时,感到饿极了,她把手伸到水了,沾了几滴水到舌头上,因为她相信,这多少可以止住她的饥饿,最后她终于睡着了,一直睡到下午。安徒生就是怀着这样的感情创作了这篇感人的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下面我们打开书67页,看看安徒生是怎样描写这位卖火柴小女孩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词,读通句子,用笔把生字词画出来。

2.检查字词。

(1)请同学们把画的生字词读一遍。

(2)老师这有一些词语,看看这些词你们会不会读。(出示大屏幕)

(3)同学们看看书中的哪个生字比较难写,老师指导一下。(指导“兜”,每个学生至少写两个,注意坐姿,教师巡视指导、评价)

3.理解课文内容

指名学生进一步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想本课主要写了小女孩的什么事。

(小女孩在大年夜的街头卖火柴,为了取暖她多次擦燃火柴看到了种种幻象,最后冻死在街头的故事)

过渡语:小女孩悲惨的命运牵动着我们每个人的心,请大家再读读课文的1~4自然段,想一想文中的哪些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刻?

三、理解卖火柴的部分

1.学生读课文,说一说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地方,都体会到了什么?

(教师随机板书“残酷的现实”“寒冷”“饥饿”“孤独”)

2.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环境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的作用。(充分体现出小女孩命运的悲惨)

3.指导朗读。范读,评价读。

过渡语:接下来小女孩一共擦燃了几次火柴?都分别看到了哪些幻象呢?

四、理解擦火柴的部分

1.学生汇报,教师板书“美好的幻象”“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

2.小女孩为什么会出现“火炉”的幻象呢?我们读一下第五自然段,在课文中找一找答案。(因为寒冷)

3.在这一段中,还有哪些地方使你印象深刻,或者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我们共同来研究一下。

过渡语:小女孩勇敢地擦燃了火柴,在奇异的火光中得到了短暂的幸福和快乐,就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读出小女孩的勇气和火光的奇异,以及火柴熄灭时又回到现实中的冷酷无情。

4.指导朗读。

过渡语:如果说小女孩第一次勇敢地擦燃火柴是为了取暖,那么后来她又为何接二连三地擦燃火柴,又看到了其它的幻象呢?同学们自己在下面自学6-9自然段,找找答案,可以互相交流一下。

5.学生自学6~9段。

6.汇报。

7.你还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呢?我们互相交流一下。

过渡语:小女孩接二连三地擦燃火柴,表达她内心强烈的需求,她多么想幻象中的一切成为现实,永不消失。就让我们读出小女孩的片刻幸福感和痛苦的渴求吧。

8.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渡语:小女孩悲惨的命运深深地打动着我们每个人的心,为了留住奶奶她不惜擦燃一大把火柴,而结局却又怎样呢?现在我们来读读最后三个自然段,结合课后题,联系上下文,说说你的体会。

五、理解最后三个自然段

1.学生自读最后三段,谈谈体会。(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理解)随机板书“命运的悲惨、同情、不满”。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六、总结表达方法

根据板书总结出虚实结合的表达方法。

七、回归整体。

学生可以有感情地读读自己印象深刻的地方。

八、拓展练习

1.小女孩生活是这样的痛苦,幻象又是这样的美好,结局却又是这样的悲惨,她的故事深深地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有一个九岁的中国孩子叫刘倩倩的读了这个故事也深受感动,她写了一首小诗叫《你别问,这是为什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2.你和刘倩倩一样读了这个故事,也想对小女孩说些什么呢?拿起你手中的笔写一写。

3.指名读学生的写话。

九、总结

两百多年来,安徒生童话中这个充满幻想孤苦伶仃的小女孩一直活在我们的心中。安徒生一生共写下了168篇童话,深受全世界的儿童和大人的喜爱,这节课后,老师向大家推荐《安徒生童话全集》,希望同学们像今天一样用心去阅读,我想你一定会受益匪浅的。

【板书设计】

14卖火柴的小女孩(安徒生)

残酷的现实美好的幻象

寒冷火炉

饥饿虚实结合烤鹅

孤独圣诞树

奶奶

命运的悲惨

同情不满

苏教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第3篇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巩固复习汉语拼音,学会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东方明珠塔的雄伟壮丽从而感受到祖国的巨大变化。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小朋友,你们知道吗?有了广播电视塔,我们就可以看到更多的电视节目了。在上海,也有一座广播电视塔,她的名字叫“东方明珠”。

1、出示课题:东方明珠

2、指名认读,齐读。

3、有谁去参观过东方明珠电视塔?你看到些什么?请你介绍一下。

二、简介“东方明珠”

小朋友们你们看!这就是东方明珠塔。

1、出示多媒体画面:东方明珠

2、教师简介这就是美丽的上海广播电视塔,也叫“东方明珠”。她在上海的黄浦江边,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高塔,从上到下共有11个圆球,就像11个绚丽多彩的明珠。晚上,各种颜色的灯都亮了,真是五光十色,美丽极了。(假如前面小朋友讲到,老师可以不重复。)

3、下面我们来读课文,看看这美丽的广播电视塔是怎样的。

三、初读课文

1、请小朋友借助拼音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要求:目视双行,读准字音。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听课文录音。

(3)老师领读。

四、学习本课的生字

黄浦江边有东方明珠这脚踩大地巨人五光十色非常好看像颗明珠

(1)学生自由拼读

(2)指名读

(3)齐读

1、出示生字认读:了、广、方、东、电。

指名读、齐读

2、自学课后的书写笔顺。

3、指导书写。

(1)分析结构,记忆字型。

(2)照笔顺在书上描红。

(3)学生在三线田字本上写字。(放古筝音乐)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卡片

2、口头扩词。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有几句话。

2、指名读第一句话。思考: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出示句式:(什么地方)有(什么)。

(什么)在(什么地方)。

学生练习说话

3、指名读第二句话。

(1)“她”指的是谁?(上海广播电视塔)

(2)第二句话又告诉我们上海广播电视塔叫什么名字?(东方明珠)

(3)这个名字好听吗?从这句中那个词也能看出来?(美丽)

(4)这么好听的名字,我们该怎么读呢?指导读第二句。

4、齐读第一自然段。

5、男女生比赛读。

6、尝试背诵。

7、小结: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上海广播电视塔的位置和美丽的名字。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导自读课文,想想“东方明珠”塔是什么样子的。

(1)“这座塔”指的是什么塔?

(2)课文中把这座塔比成什么?(巨人)(板书:巨人)

(3)什么样的人才叫巨人?(非常高大的人)

2、出示第二自然段。

3、东方明珠塔哪儿像一个巨人呢?(头顶蓝天脚踩大地)

4、头顶蓝天,脚踩大地会是怎样的呢?谁来描述一下。

5、出示多媒体画面让学生感受。

师述:这个人站在天和地之间,她真高大呀,多么像一个巨人呀!

6、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这座塔真是太高大了,谁来把这一句读一读。

7、读后评议。再指名读,齐读。

8、尝试背诵。

过渡:小朋友,到了夜晚,我们来到黄浦江边,再来看这座塔,他又是什么样子呢?

9、出示多媒体东方明珠的夜景图。看了这幅图你想说些什么?(指名练习说话)

10、我们来看看书上是怎样描写的,谁来把书上描写东方明珠塔夜景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夜晚,塔上的灯都亮了,五光十色,非常好看。)

11、齐读,指名读。

12、看图,东方明珠塔上的灯光有那些颜色?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词?(五颜六色)

这些灯光不仅颜色多,而且闪着亮光,书上用了一个什么词?(五光十色)

13、齐读第二小节。(注意读出感情,教师可灵活指导)

14、讨论:夜晚,你觉得东方明珠塔怎样呢?

师述:灯光五光十色,非常好看。

“好看”还可以换成什么词?(美丽)板书:美丽

15、听老师朗读这句话,学生边听边想象。学生仿读。

16、我们小朋友想把美丽的的东方明珠塔永远留在心中吗?

17、齐背。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教师讲述:上海广播电视塔既高大又美丽,她高高地站立在世界的东方,真是一颗美丽的东方明珠。

1、学生齐读第三自然段的第二句话。

2、尝试背诵第三自然段。

五、指名三人分自然段朗读全文。

六、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头、地、明、是。

2、指名读、齐读

3、分析字形

头:照笔顺提示说笔顺。

是:照笔顺提示说笔顺。

地:左右结构,左边是提土旁,注意右边也字的笔顺。

明:左右结构,左边是日字旁,右边是个月。

4、指导书写。

5、在书上描红。

6、在田字格里书写。

七、课外作业

背诵全文

苏教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第4篇

学习目标

1.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和理解生字所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

4.激发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兴趣。

学习重难点

1.从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关注小女孩的命运。体会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及表达的效果。

2.从最后三个自然段的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五次擦燃火柴的课件;
乐曲《天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从作者入手,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出示几段话请学生来读:

a我年届七十,有机会又读了一遍安徒生童话,颇有以前没有过的感受。因此我深深领悟到,安徒生童话真是可以从小读到老的书。(任溶溶)

b在安徒生的童话世界里,虽然他并不经常给你一个甜蜜蜜的大团圆——而是让女孩点完所有的火柴冻死,让锡兵为了得不到的爱情甘心熔化,让小人鱼化成美丽的海水泡沫,让刚刚爱上公主的穷人失手烧掉自己的飞箱——但掩卷之后,我们觉得他的童话世界仍然充满了善良和爱,充满了感动和美。

c丹麦大物理学家奥斯忒看到了安徒生的才能。他对安徒生说,如果他的长篇小说能使他出名,那么,他的童话将使他不朽。

d列夫61托尔斯泰曾意味深长地问高尔基:“你读过安徒生吗?我读过,十年前,我没读懂,十年后,我终于读懂了,他很孤独,非常孤独!”

e我相信,用生命写作的作家无论多稀少,安徒生都是其中一个,他的生活、经历、情感、血液、梦想……一切都在文字中,这使得他的童话拥有丰富深刻的内涵,在儿童和成人的世界里都广受欢迎。仅此一点,就可以把世界上绝大部分童话作家和安徒生区别开来。

1.关于安徒生,你了解了什么?

2.关于安徒生,你不解什么?

二、从故事走近安徒生

1.简介《卖火柴的小女孩》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的代表作之一,发表于1846年。当时有个朋友要求他为一幅拿着一束火柴的穷苦小女孩的画写一篇童话。这幅画使安徒生想起了自己母亲的苦难童年。他的母亲幼年讨过饭。安徒生说:“妈妈告诉我,她没有办法从任何人那里讨到一点东西,当她在一座桥底下坐下的时候,感到饿极了。她把手指伸到水里去,沾了几滴水滴到舌头上,因为她相信,这多少可以止住她的饥饿。最后,她终于睡过去了,一直睡到下午。”

安徒生就怀着这种感情创作了这篇感人的童话的。

三、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丹麦的安徒生是举世闻名的“童话王子”,他的童话作品《丑小鸭》、《白雪公主》、《皇帝的新装》、《拇指姑娘》等深深地吸引着我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

2、读题,问:读了题目,有人问你,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小女孩卖火柴)通过预习,你应该知道文章其实还写了什么?(小女孩美好的幻想和冻死在街头。)理清课文思路:小女孩卖火柴(1——4自然段);
美好的幻想(5——11自然段;
冻死街头(12——13自然段)

3、提供词语和短语,把事情说清楚具体。

(大年夜  又冷又黑  光着头赤着脚  又冷又饿  擦燃  幻想  暖和  喷香  美丽  慈爱  寒冷  饥饿  痛苦  微笑……)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主动阅读童话,走近并走进卖火柴的小女孩,品读文本,感受小女孩悲惨命运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2、在“读、说、悟”中努力达到语言与精神的共生,同时尝试用现代的眼光解读童话,初步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

3、初步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快速阅读课文,积累短语,品读文本,感受小女孩悲惨命运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教学难点:在“读、说、悟”中努力达到语言与精神的共生。

教学程序:

一、复习导入:

提供词语和短语,把事情说清楚具体。

(大年夜  又冷又黑  光着头赤着脚  又冷又饿  擦燃  幻想  暖和  喷香  美丽  慈爱  寒冷  饥饿  痛苦  微笑……)

二、走近小女孩,走进小女孩

过渡:通过你们的回答,知道小女孩幻想到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请快速的读文5——11自然段,找出小女孩幻想到的句子读读。

1、快速阅读,找出四次美好的幻想。

2、交流,质疑:此时,你最想问的问题是什么?(小女孩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美好的幻想?)

3、再次快速读全文(特别是1——4自然段),寻找小女孩幻想的原因。(寒冷、饥饿、痛苦、孤苦)重点讲寒冷。

4、交流。指导有感情地读好四次幻想的那种渴望心情。(动态生成)

5、四次幻想,引导感悟。

这幻想是(      )的!

6、朗读小女孩最后的一次幻想,引导感悟。

过渡:小女孩想留住奶奶,老师读:第10、11自然段,学生接读重点句。

7、出示: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这是幸福的!)

8、小结:这温暖、这食物、这欢乐、这疼爱、这一切的美好和幸福都来自幻想。

三、走进作者,走向积极

过渡:小女孩就是在这美好的幻想中死去,请读:

出示: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

1、 同学们,小女孩的死有什么反常吗?

2、 安徒生写这童话故事到底想表达什么?指名谈。

3、总结:齐读并记住安徒生的话:梦想是极其珍贵的,它是引导我们走向美好生活的阶梯。

4、作业。

苏教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第5篇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简介东方明珠。

2、出示课题。指名读题,注意正音。

二、看图,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映出东方明珠的画面。

2、教师在配乐中叙述:小朋友们,现在我们来到了上海黄浦江边,一起来欣赏一下这美丽的东方明珠。

3、欣赏配乐朗读。

三、初读指导

1、让学生借助拼音大声读课文,要求做到:

(1)读准字音。

(2)画出遇到的生字,多读几遍。

(3)把不理解的词圈出来。

(4)标出自然段序号。

2、出示生字新词。

3、指名三人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四、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点名读,说说知道了什么。

(2)指名答。

(3)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来介绍一下上海广播电视塔的位置及名字?

(4)你喜欢这座塔吗?为什么?

(5)指导用喜爱的语气读第一自然段。

2、尝试背诵。

3、小结。

五、指导写字

1、记忆字形,提醒注意。

2、照笔顺在书上描红。

3、指导在田字格中书写。

4、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二、继续精读训练

1、学习第二自然段。

映示东方明珠。

(1)指导看图,学习第一句。用自己的话说说东方明珠的样子。指名说。看课文是怎么说的。

(2)出示:这座塔,头顶蓝天,脚踩大地,像一个巨人。指名读。说说怎样的人才是“巨人”?点名读,集体评价。

(3)看图联想,学习第二句。

出示句子:夜晚,塔上的灯都亮了,五光十色,非常好看。

点名读。想象美丽的夜景。直到朗读。

2、学习第三自然段。

(1)小游客们,看到这里,你会不由自主地发出什么感叹?

(2)出示句子:上海广播电视塔,真是一颗美丽的东方明珠。

(3)指导读出赞美的语气。

3、尝试背诵第二、三自然段。

三、巩固

1、小导游介绍东方明珠。

2、想象一下,当那些外国游客看到这美丽的东方明珠,他们会怎么说?

四、指导写字

1、认读。

2、指导书写。

3、学生在《习字册》上练习描红、仿影,临写。

苏教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第6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田字格上方的生字只识不写。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上海广播电视塔雄伟壮丽的形象,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引入

引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上海广播电视塔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美丽的名字,那么,他真正引人注目的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再次走进东方明珠。

二、学习第二小节

1、这座塔是个啥模样呢?

2、看录象,此刻,如果你站在它的脚下,抬头仰望,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板书:高)书上哪一节是来写塔的“高”呢?

3、全节没有一个“高”字,你从哪里知道塔很高?

4、不用“高”字,也能表现出高,真了不起!

如果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高”,那更了不起!

东方明珠不但高,而且美。(板书:美)

5、自上而下,十一个圆球,宛如十一颗明珠,镶嵌在黄浦江畔。尤其到了夜晚,这儿就更迷人了。

指名读

三、学习第三小节

1、第三节的第一句话,其中哪些词写出了塔的美?

“五光十色”与“五颜六色”作对比

这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2、你能将这一句读得像图片一样令人陶醉吗?

夜晚的东方明珠塔上灯火辉煌,它就像是一颗璀璨的夜明珠,闪着夺目的光彩,真是美不胜收!

此时此刻,人们忍不住要赞美它:上海广播电视塔,真是一颗……

3、将第三小节连起来读一下,读出你的赞美之情。

四、小结:

上海广播电视塔不但高,而且美,宛如明珠镶嵌在祖国的"东部,世界的东方,称它为“东方明珠”,真是再合适不过了。让我们用包含深情的朗读,一起去美丽的“东方明珠”神游一番吧!

五、学习生字“方”、“巨”

个别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读第二节

用自己的话说说

“头顶蓝天,脚踩大地”—顶天立地“像个巨人”——又高又的人

试读。

(五光十色、灯都亮了、非常好看)

看图片。

试读。

配乐朗读。

1、“小老师”上台,先领读字音,再通过电脑演示字的笔顺,最后组词

2、方——正方形、方块、方便 巨——巨人、巨大

3、跟老师在田字格中书写“方、巨”

推荐访问:小学语文教学 设计 苏教 苏教小学语文教学设计6篇 苏教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实用6篇)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版权所有:信达文档网 2014-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信达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信达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40191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