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信达文档网>范文大全 > 党课下载 > 农村党课讲稿3篇

农村党课讲稿3篇

时间:2023-03-10 12:10:05 党课下载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村党课讲稿3篇,供大家参考。

农村党课讲稿3篇

农村党课讲稿2022年 篇一

同志们:

根据街道“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方案安排。今天,由我来给大家上一次党课,题目是《正心正行,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不论是出台“八项规定”、反“四风”,还是践行“三严三实”、加码“打虎拍蝇”,都是在致力于打造符合新时期需求的党员干部,营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可以说,新形势、新任务、新常态,对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机关党员干部作为全街道改革发展的“领头雁”,党员干部身上更应该体现出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优良政治品格,为全街道党员干部树标杆、做表率。

一、要心中有党、信念坚定,在对党忠诚上树标杆、做表率

“心中有党”是衡量一名合格党员的基础和前提;“心中无党”就丧失了作为党员的基本条件。当前,随着市场观念的冲击和世俗功利思想的影响,少数党员干部思想出现波动,有的人在党中、心在党外,只求索取、不想奉献,丧失了党员的先进性;有的台上有党、台下无党,等同于一般群众甚至觉悟低的还不如群众;有的明里有党、暗中无党,信的是票子、讲的是潜规则,公权私用、假公济私,党员仅仅成为一件体面的外衣或违法乱纪的护身符,严重败坏了党的形象。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的就是理想信念动摇弱化,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占了上风,对党不信任、不忠诚。习近平总书记曾告诫全党: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因此,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牢记总书记嘱托,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方向,保持坚强党性。

一要坚定党的信念。对个人来讲,信念是为人处事的精神支撑;而对一个政党来讲,信念关乎国家兴旺。小平同志曾说过:“过去我们党无论如何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生命力,就是因为有共同的信念、共同的理想,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最大的优势”。纵观我们党90多年的发展历程,自诞生之日起,始终把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作为前进动力,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民族解放、民族独立,将一个积贫积弱的中国发展成为一个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大国。最近,我看了一部名为《少帅》的电视连续剧,背景就设在民国时期。在那个时期,中国大地上出现了段祺瑞、张作霖等10多只军事力量,中华民族四分五裂、饱受列强欺凌,国内军阀混战、你争我夺,全然不顾百姓死活,可以说哀鸿遍野、饿殍(piao)千里、民不聊生,是中国历史上极为混乱、群众生活极为困难的一个年代。造成这种局面,主要是当时的军阀不是代表全体人民而是代表专制阶级;不是以共同理想、民族振兴为己任,而是以瓜分地盘、利益纷争为目的,导致中国人民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在这以及以后较长的一段极度黑暗的时期,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命运将难以改变;直到有了中国共产党,依靠坚定的理想信念,汇集全国革命力量,开创了一个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革命新局面。近代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我们党在“旧中国”一穷二白的基础上,领导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中国经济以年均7。5%的增长速度,使80%以上的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彻底改变了旧中国畸形的生产力。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国家创造了“中国速度”、“中国高度”、“中国深度”等一系列“中国奇迹”,从1979年到2015年的36年里,中国经济年均增长9。8%,而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仅为2。8%,我们用30多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发展道路,现在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话语权和世界影响力与日俱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取得这一让国人自豪、世人瞩目的骄人战绩,关键是得益于中国共产党这一坚强的领导核心,否则就会出现一盘散沙,甚至面临分崩离析的局面,伟大复兴也将化为泡影。在这方面,世界上有许多值得汲取的经验教训,比如欧美国家有的至今还受困于金融危机、债务危机而不能自拔;一些照搬西方模式的发展中国家,纷纷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经济发展停滞不前;还有一些西亚北非国家,国家政治持续动荡,社会秩序严重混乱。前段时间,我从相关媒体了解到,我们邻国朝鲜目前的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由于长期闭关自守,基本上还处于我国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发展水平,连民众的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多方对照,我们的制度优势和道路优势已经开始彰显。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张维为教授,撰写的《中国震憾》一书中写到:“过去30年中国稳步崛起,而在采用西方模式的非西方国家中,没有成功的例子。这个时候,我们不得不震憾,不得不反思许多问题,为什么采用西方模式的国家总体效果不理想,为什么从民主发源地的希腊,到金融危机的美国,无不面临着政治、金融问题,而中国依然高度发展”。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再次证明,只有共产党可以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因此,每个党员都要从现实中看到希望、看到未来,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信心,坚定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信赖,筑牢理想信念灵魂,锤炼优良政治品格,真正做到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为党。

二要贯彻党的主张。习近平总书记在兰考与部分乡村干部学员座谈时,语重心长地说,“乡村处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末端,是我们党执政大厦的地基,在座各位可以说是这个地基中的钢筋,位子不高但责任很大”。说的很真切,也很朴实。我们常讲,“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要通过基层党员干部来具体落实、具体执行。大家作为党在基层的“代言人”和“传声筒”,既要深刻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又要责无旁贷地把党的声音、党的主张传播到千家万户,使干部群众不散布、不发表、不传播违背党的意见和言论,真正与党中央同心同德、言行一致,凝聚起推动发展的磅礴力量。

三要遵守党的规矩。党的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第一次对什么是党的规矩作了深刻阐释。何为党的规矩,就是一切成文的规章制度和一切不成文的道德要求以及合法做法。基层党员干部是国家行政机器的末梢神经,廉洁与否直接影响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认同。现实生活中,有的人认为自己和那些“大老虎”相比,不是角色,反腐败不会落到自己头上。其实不然,反腐不只是打“老虎”,“拍苍蝇”同样重要,因为基层干部的腐败是最具离心力的腐败。中央纪委多次表态将惩腐高压更有力地向基层传递。作为基层党员干部,不应抱有侥幸心理,要时刻坚持老老实实做人、规规矩矩做事,努力争做一名组织信任、群众爱戴的好干部。

二、要心中有民、心系群众,在为民服务上树标杆、做表率

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因为支部书记生病了,一天之内村民自发筹集了数万元手术费为他治病,村民说“就是讨饭也要救他”。面对这个事情,一些基层干部不由地发出了“假如我病倒了,会有多少村民来救我”这样的感慨!这名干部就是浙江农村党支部书记郑九万同志。郑九万的事例充分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老百姓在干部心中的分量有多重、干部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不可否认,随着执政时间的推移,个别党员干部思想松懈,脱离群众,只在选举之前到群众中走一走,目的就是为了拉选票;有的嫌贫爱富不与群众来往,不愿意贴近联系困难群众;有的甚至与民争利、徇私枉法,最终成为人人喊打的腐败分子。上述种种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党在群众中威信和形象。大家既然处在为人民服务的岗位上,就要时刻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职责,只有这样的干部,群众才会真心拥戴。

一是决策要问计于民。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就要求我们紧贴群众愿望、期盼、需求和诉求开展工作。当前,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度改革、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群众的需求从过去的吃饭住房、上学就医等基本生活方面,逐渐扩大到社会福利保障、土地房屋征迁、生态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等多个层面,群众利益诉求和社会矛盾呈现出多样化、多元化的趋势,工作难度和复杂程度也逐步加大。令人担忧的是,部分党员干部对新常态下群众工作的深刻变化认识不足,对如何应对这种变化缺乏科学有效的研判和举措,导致工作完全滞后于群众需求。从近年来发生的一些严重的干群冲突和群体性事件来看,大多与当地少数党员干部漠视群众需求有着直接关系。比如,四川“什邡(fang)”事件,当地政府没有及时发现和解决群众担心项目引发环境污染的问题,延误了处理的最佳时机,发生市民强行冲击行政机关,打砸工作人员、公共设施和车辆,严重影响了办公秩序和社会稳定。小平同志曾说过:“一个革命政党,就怕听不到人民的声音,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分析这起事件,什邡引进的利民项目不仅得不到群众拥护,反而引发群体性事件,教训就在于没有听取群众的声音,没有尊重群众的意愿抓发展,从而走到群众的对立面。民之所望、施政所向。近年来,街道着力民生提高群众幸福指数,广泛开展环境整治、卫生院、校舍安全改造、弱势群体救助等惠民实事,投入总量和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均创出历史最高水平。在第三方群众满意问卷调查中,满意率100%。可以说来之不易,必须倍加珍惜。今后工作中,大家要始终坚持和发扬以往关注改善民生的好经验、好做法,听民声、察民情、顺民愿,带着更加深厚的感情深入群众,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解决群众需求,到群众最困难的地方去排忧解难,到矛盾最突出的地方去化解矛盾,真正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最大限度提高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二是工作要依靠群众。在我们党9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从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国内解放战争到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组织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始终一以贯之,可以说每一部成长壮大的历史都是不断获得群众支持的历史。但目前社会上出现了一种群众难发动、群众不好发动的不良导向,比如在秸秆禁烧、环境整治等工作中,群众应当是参与的主体,但现在的状况是干部着急、群众不急。这一方面是由于群众的素质有待提高、主体意识有待增强,另一方面也与党员干部发动、组织不力有直接关系。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珍视和保护好群众参与共建的积极性,时刻牢记“是党员干部、做党员干部、像党员干部”三句话,既要保持强烈的责任心,牢记发动、组织群众的职责;又要针对群众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的新变化,积极改进、创新工作方法,把群众有效发动起来,努力营造“自己家园自己建”的浓厚氛围。

三是处事要公道正派。自古公道最能得人心。大家都长期工作、生活在农村,虽然都有三亲六故,但为人处事不能有亲有后。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不患寡而患不均”,意思是说不怕贫穷、不怕分的少,就怕分配不公平。公平既是老百姓对社会、对组织最起码的要求,也是我们做好工作的一个基本原则。日照莒(ju)县是革命老区,当地年纪最大的村党支部书记是87岁的卢翠秀,30多年来,她带着群众治山治水、修路搭桥,村里的100多户人以及周边山上的每一道沟沟坎坎都记在小本子上。村民就说“因为她办事公正,各方面一碗水端平,各方面做的很好,都很尊敬她,最后都让她干一把手,当书记,都很听她的”。我们有些干部不见好处不办事、不拿好处不办事,这样的干部根本就谈不上称职。群众的眼睛“揉不进沙子”,丧失了公正,也就丧失了民心,也就丧失了威信。现在社会上有不少人对毛泽东时代非常向往,向往什么?绝不是向往那个时代的贫穷落后,主要是向往那个时代的公平正义。人们虽然贫穷但心情舒畅,向往党的干部的纯洁性,向往那时全社会人民拥有共同理想和价值追求。基层党员干部是群众共同利益的代表,要想赢得老百姓的信任和拥护,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公道,特别是对财务管理、宅基地分配、低保户申报、土地征用补偿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要讲原则、讲程序、讲正气,不凭个人好恶办事,也不偏亲厚友,更不与民争利,让真正困难的得到照顾,让符合条件的得到补助,让思想进步的成为党员,努力创造经得起评论和检验的业绩。

三、要心中有责、率先垂范,在履职尽责上树标杆、做表率

有句俗话叫:“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老百姓怎么评价我们的党员?他不听你讲大道理,就看你怎么做、你做得怎么样。《第一书记》中沈浩有一句感人肺腑的话:“你是共产党员,你是第一书记,肩负着组织的重托、领导的信任和群众的期盼,只有尽心尽力好好工作,把小岗发展起来,让小岗人富起来。”这句话道出了一基层党员身上所肩负的职责和使命。

一要崇尚学习,提升素质。学习是一个真正耳熟能详的话题,为什么还要讲学习?因为当前知识更新速度太快,我们没有学过、干过和不会、不懂甚至根本就不知道的事情太多。我相信,在这方面每个人都有体会。这就要求广大党员时刻增强知识更新、练就能力的紧迫感,重视学习、加强学习、善于学习,提高与时代发展和事业要求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要学习理论政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回答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1月27日国家又出台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意见,这是自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13次聚焦“三农”,是做好新形势下农业农村工作重要纲领性文件。今年中央还将在全党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是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党员干部作为党的政策的宣传者、执行者,我们必须以“两学一做”专题教育为契机,深入学习、准确理解党的方针理论政策,切实增进对当今中国发展理念、道路、政策的认识和理解,这是我们做好当今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每一个基层党员干部要适应知识经济的新形势,特别是与自己岗位相适应的业务知识,只有强大的业务知识作为工作的支撑,才能做到先人一步、引领工作、遇事不慌。要学习榜样典型,先进典型是有形的正能量、鲜活的价值观。大家要时刻以先进典型为标尺,既要对照焦裕禄、杨善洲、牛玉儒等现实典范照一照、比一比;也要以先进典型为标杆,学习身边榜样、基层模范、敬业楷模,做到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更要以先进典型为标兵,深入学习先进典型的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和道德情操,在本职岗位第一线创先争优,在改革发展主战场建功立业,争做有为干部、推动有效发展。

二要强化担当、履职尽责。担当是时代召唤下的一种客观需要,其核心是在履职尽责中无私奉献、勇于牺牲。回顾周恩来的一生,他对党和国家事业具有高度的责任担当,无论是对敌斗争之际,还是在党内出现意见分歧时,他总是坚持做对党、对国家有益的事情。特别是在“文革”期间,尽管他自己处境艰难,仍然以对党对人民的忠诚和自我牺牲、高度负责的精神,带病总理国家事务,协调处理方方面面的关系和矛盾,并与“四人帮”针锋相对、巧妙周旋,以维护党和国家的最高利益。当时他承受着各方面的压力,处于极端困难的境地,相忍为国,相忍为党,相忍为民,甚至发出了“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悲壮心声。可以说,如果没有周总理在“文革”中苦撑危局,后果不堪设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大家不论是领导班子成员,还是普通党员干部,都是群众中的先进代表和模范榜样,如果说工作几年或任期几届,那里山河未改、面貌依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没有发挥出来,经济没有取得较快发展,群众生活水平没有太大提高,就愧对组织、愧对群众、愧对党员这个荣誉称号,就不是一名称职的党员干部。因此,我们学习周恩来这种精神,就是要切实强化责任担当,始终把发展稳定重任牢牢记在心里、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中,面对任务挺身而出,面对问题迎难而上,敢于触及矛盾,善于攻坚克难,以忘我的热情在集体经济发展、促进群众增收、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干出新业绩、开创新局面。

三要满怀激情、干事创业。激情是一种可贵的工作状态和工作品质,往往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工作潜能、催生不朽的业绩。毛泽东同志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这里所说的“精神”,指的就是工作激情。正是因为有了敢闯敢冒、敢于创新的激情,34年前安徽凤阳小岗村18位农民冒着风险签下土地承包责任状,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开放的序幕;正是凭借真抓实干的激情,全国劳模申纪兰带领西沟儿女,把一个几乎不具备生存条件的旧西沟,建成了一个农林牧贸工商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前些日子看了一部纪录片—《大国工匠》,我很感动,他们不是科学家、不是高级知识分子,也不是领导干部,但是能够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激情,放飞了飞船、托起了大飞机,成为国之栋梁。今天在座的有些是老同志、也有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岁数大的可以想一想我们怎么从艰苦日子中走过来的,年轻的同志想一想高考、公务员考试付出的辛苦和努力,那么到现在你的激情还在不在?有没有不思进取、惧怕困难、得过且过的心态?有没有朝气不足、暮气沉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想法;有没有为官不易、为官不为的思想?如果有这种思想将是非常可怕的,即使水平再高、能力再强,也不会有大的作为,最终贻误党和人民的事业。古代廉吏尚且“一日无劳、三餐不安”,我们作为共产党员,一定要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激情,以抢的意识、闯的魄力、拼的勇气、争的劲头,努力攻坚、奋发进取,才能创造出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检验的业绩。

四、要心中有戒、言行规范,在个人干净上树标杆、做表率

党的十八大以来,打老虎、拍苍蝇,狠抓作风建设成为新常态,各方面要求有了新变化。我们广大党员干部要积极适应新变化、新要求,坚守底线、不触红线,真正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一要严以修身、知足知止。2015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印发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提出摒除私心杂念、做到知足知止是对党员干部的一项基本要求。老子也在《道德经》中说过一句话:“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意思就是说,知足的人就常能感到满足,一辈子都不会因为欲望太强烈而辱没自己;做事有分寸的人就常能有所节制,一辈子都不会做可耻的事情。其实,“知足知止”不是多么高深的道理,一般人都能体悟得到,但是现实生活中能够真正做到和始终坚持的似乎并不多,很多党员“吃着碗里看着锅里”,以致于让自己踏上了不归路,一步步走向罪恶的深渊。令计划不懂律己律人终有囹圄之灾,薄熙来权力滥用难逃正义法网之捕,周永康修身不严晚节自为谋私所陷。杭州市原副市长许迈永落马后自我反思时说:“看着老板们的财富迅速增长,心态变得不平衡了,患上红眼病了,从而不满足于现状,心态不平衡,时常有一种攀比思想,与老板比,与高收入阶层比,越比差距越大,越比心态越不平衡,比来比去,最终将自己比上了断头台。”许永迈所谓的“心态不平衡”长期得不到纠正,成为他滑向腐败深渊的重要原因。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做不到知足知止,就可能欲望得不到满足,而无视党纪国法、最终酿成悲剧。明代朱载堉(“育”)曾写过一首散曲,名为《十不足》,我在这里读一下,与大家共勉,他写到“逐日奔忙只为吃,才得有食又思衣。置下衣服身上穿,抬头却嫌房屋低。盖了高楼和大厦,床前缺少美貌妻。娇妻美妾都娶下,又想出门没马骑。花钱买下高头马,马前马后少跟随。家人招下十数个,有钱没势被人欺。一干干到知县位,又说官小职位低。一升升到阁老位,每日思想要登基。一朝南面坐天下,又想神仙下象棋。洞宾陪他把棋下,又问哪是上天梯?上天梯子未做下,阎王发牌鬼来催。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天上还嫌低。”这首诗生动地向世人说明“人心不足蛇吞象”的贪婪本性,虽然已经有四百多年,但现在仍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无数用政治生命换来的警示教材告诉我们,党员干部任何时候都要头脑清醒,正确看待名利得失,合理定位自身角色,不被官位所惑、不为名利困惑,生活上向低标准看齐,工作上向高标准看齐,把知足知止扎根于内心、落实到行动,做一个干净有担当的好干部。

二要严格自律、廉洁奉公。在群众的眼里,无论职位高低,权力大小,只要是党员干部,哪怕就是一个普通的党员,都代表着党和国家的形象。人民论坛曾经开展过一次干部作风民意问卷调查,群众关注度排在前三位的是:廉洁奉公,占80%;作风务实,占78。2%;勤政为民,占73。6%。由此可见,廉洁问题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为官不廉也是老百姓最深恶痛绝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任何人都不要抱有侥幸心理,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其实八卦洲就那么大,一个干部自律出了问题谁不知道?大家心里一定要清楚,基层干部尽管位低权小,但因处在各项政策利益冲突的中心地带,小到“仨瓜俩枣”,大至“轿车楼房”,面临的各种诱惑与日俱增,直接考验着基层干部的拒腐防变能力。特别是对我们机关党员来讲,如果不注意洁身自好,吃东家拿西家,还变着花样吃拿卡要、吞占集体财产、增加企业负担,就会让老百姓戳脊梁骨,千万不能因为一时过失,给我们的事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巴豆虽小坏肠胃、酒杯不深淹死人”。作为党员干部一定要时刻在思想上要筑牢防线,防微杜渐,警钟长鸣,注意从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做到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在行动上,要遵守财经纪律,严格财务管理,规范财产交易,真正把钱用在刀刃上,用在长远发展上,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党员群众的口碑、信任和拥护。

今天借此机会,就讲这么多。

最后,祝同志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谢谢大家!

党课讲稿 篇二

党课讲稿-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教学对象:基层干部、党员;

教学目的:使学员懂得科学发展观产生的背景、内涵、核心和根本要求;

教学提示:适当引用教学参考之内容;

教学时间:20分钟好范文版权所有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发展观是指人们对发展问题的总的看法。发展观的问题很

重要,会影响到发展目的、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等一系列重要问题。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总结国内外发展的经验与教训,深刻分析我们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于我们妥善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加快全面建设小康步伐,切实提高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因为如此,科学发展观提出后,在党内外和国内外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正是在党的基本路线的指引下,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国民经济稳步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这样一个时期,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并不是说这些年我们的发展有多大的问题,更不是说需要我们长期坚持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出了问题。而是说,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可否认,在我们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发展不够全面,也不够协调,持续发展能力较弱,如城乡差距拉大、就业压力增加、区域差距扩大、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社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等等。这些问题,有些是在中国发展的现阶段难以避免的,有些则是由于发展观的偏差所导致的或者所加剧的。而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正是在充分肯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的基础上,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努力把握发展的客观规律,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提出来的。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反映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需要。经过20多年的奋斗,我们在总体上实现了小康。但我们现在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小康,是不全面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光是追求gdp的指标,它还应包括社会的发展、环境的改善、文化生活和精神道德水平的提高,需要推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全面发展。显然,要实现这样的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和要求,靠传统的发展观是不行的,需要我们转变发展观念,树立新的科学发展观。

总之,新的发展观既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又符合当代中国国情;既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又包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政党,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对全球、对人类的负责态度。如果将这一发展观付诸实践,将对中国的改革和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将对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应当说,科学发展观内涵是十分丰富的,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句话,准确而深刻地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内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共产党人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围绕的中心就是要满足人民的这些需要,包括生存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和享受的需要。可以说,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宗旨和理念在发展问题上的反映。

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还要求我们必须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曾明确指出,个人的全面发展正是共产主义者所向往的。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因此,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只是经济的量的增长,还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科技水平的提高,更包括人民生活的改善、社会的全面进步,归根到底,是为了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

注重以人为本,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当前,坚持以人为本最生动最具体的体现,就是要切实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问题。应该看到,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做好了、做扎实了,我们就能凝聚起齐心协力战胜困难、推进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我们一定要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这个道理,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自觉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从人民群众最现

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入手,通过发展经济,不断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要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尺度。

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发展要全面、协调、可持续,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首先,发展必须要全面。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

方好范文版权所有面的发展,不可偏废其中任何一个方面;其次,发展必须要协调。所谓协调,就是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再次,发展必须要可持续。所谓可持续,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可以说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它所涉及的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如何发展得更好的问题。

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是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我国发展过程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城乡差距较大,导致所谓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连同“三农”问题,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道路上的拦路虎,是我们必须啃下的“硬骨头”。统筹城乡发展,应该着眼于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同时,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必须要有新的发展思路,例如,应该注重从“农”外找出路,通过“三化”——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来促进“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

统筹区域发展的实质,是实现地区共同发展。应当说,在一个国家内部,发展不可能有“齐步走”的模式,经济发展不平衡应该是个比较普遍的现象。由于历史、地理、资源等方面的差异,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较大的问题比较突出,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地区差距不仅表现在东部和中西部之间,也表现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还表现在省、自治区内部地区之间。这个问题不解决,不仅影响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同时还不利于地区的稳定。当然,解决这个问题,不能以牺牲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为代价,硬求发展平衡,而应该通过国家宏观政策的扶持,加上发达和比较发达地区的对口支援等方式,来缩小地区差别,实现各地区的共同发展。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质,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增进全体人民的福利。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和改革的深入,经济发展中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出来。社会发展领域存在的问题,许多同经济转轨过程中政府职能不到位有直接关系,需要转变政府职能。社会保障、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公共卫生和医疗等领域有其特殊性,政府必须承担起应负的责任。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质,是人口适度增长、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我国是人均资源比较少的国家,资源短缺将是伴随工业化、现代化全过程的大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确定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选择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和技术政策乃至社会生活方式时,都必须充分考虑资源约束和环境承载能力问题。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的实质,是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顺利实现中国经济的振兴。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正在发生带有根本性的变化。我们现在面临着和改革开放初期甚至和10年前完全不同的外部环境。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我们不可能两眼只盯着国内市场,必须兼顾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同时,对于那些在过去封闭经济、进出口很少、外汇短缺条件下形成的体制和政策,要大胆改革,对于不适合的经济观念,要及时更新。要学会按照wto的规则办事,努力追求“双赢”局面。这对于许多领导干部来讲也是新的课题,但也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课题。

我国在发展问题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告诉我们:既不能以经济发展代替社会发展,也不能因为强调发展的全面性而否定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更不能否定经济建设这个党的工作中心。我们必须在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基础上统筹各方,促进全面发展。

农村学党史党课讲稿2021专题党课 篇三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开展“党旗映天山”主题党日活动,就是要共同回顾党的光辉历程,弘扬党的丰功伟绩,进一步激励全体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只有自觉坚持党的领导,深入推进从严治党常态化、党的建设常态化、党内教育常态化,才能适应新时代新要求。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体党员干部大会,由我讲专题党课,主要谈四点意见:

一、遵循中央要求,统一思想认识

共产党员的初心是什么?我感觉到,如果这些问题搞不清楚、弄不明白,大家保持积极奋斗的持久性和内在动力可能就不够,打好“维稳组合拳”和脱贫攻坚战的后劲可能就不足,大家主动接受教育的成效有可能会打折扣。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开宗明义,强调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共产主义是我们党的崇高理想,是共产党员的信念之源。只有激发党员正能量,让每个细胞迸发出活力,保持健康本质,才能拉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距离,党的方针、政策才会贯彻到实处,老百姓才能真正得实惠。道理不复杂,但落实到实践中却并不简单。一朵浪花看似微小,但千万朵浪花同心协力,就能卷起气势磅礴的钱塘大潮。我们党有8000多万党员、700多万干部,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始终保证自下而上递进的优良党性和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根本。更要持续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拧紧理想信念的“总开关”,坚守纪律道德底线,把它作为进一步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作为保持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大政治任务来对待。

二、武装思想头脑,保持先进本色

要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本色,首先就是搞清楚什么是党员?为什么要入党?这一点很有必要。习近平指出“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贯穿于党的性质、宗旨、任务和全部工作,体现在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实际行动上。”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这是我们党的生命所系、力量之源。

那么我们入党是为了什么呢?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有许多党员,在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甚至完全没有入党。”。此时此刻,我们的现实情况又是什么样呢?个别同志仍存在着一些不正确的认识,把组织生活和日常工作割裂开来,把党内教育与政治学习混为一谈,把党建成果与业绩成就分别看待。这些错误的思想认识,都是理想信念不够坚定、为党奉献的血性不足、向党章党规看齐的主动性不够的表现。我认为,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一是要坚守政治底线。要从精神层面上坚定信仰追求,在行为方式上提高政治素质,从价值观念中澄清模糊认识,关键还要有自己的理解认知。还必须充分认识到: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中央八项规定和兵团党委二十六条规定等要求是高压线,是底线标准,摸不得、碰不得,我们党内的同志,无论是谁,只要是越界、触线,必定会付出惨痛代价,必将遭到人民的唾弃。二是要锤炼党员品质。时刻保持头脑清醒、保持政治定力,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当表率、做示范,以实际行动展示忠诚,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矛盾、急难险重的任务、进退留转的关键时刻经得起考验;在严守纪律规矩中彰显忠诚,对党的纪律和规矩始终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在工作岗位上形成良好政治习惯,逐步提升思想上的境界、消除工作中的短板,构建凝心聚力、共谋发展的良好工作作风。三是要自觉向党中央看齐。我们要真学真用,切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具体工作,只有把党员“姓党”刻在骨子里、融入血液中,才称得上思想上成熟、政治上可靠、立场上坚定,才能适应新时代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直接道出了治国理政必须遵循规律,不能违背规律的真谛。我们要遵循党的执政规律,坚持党的领导覆盖一切,以加强党的领导为前提推进改革创新。我们党是高度集中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上的统一、政治上的团结、行动上的一致是党的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所在。这种统一、团结、一致有一个基准,这个基准就是党中央,就是党中央提出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归根到底要体现为向党中央看齐。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41个年头,从建党初期到革命战争时期,再到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执政条件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改变,只有全党自觉向党中央看齐,才能一呼百应,党才有力量,国家才有力量,才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稳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要把“看齐”作为第一政治规矩,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自觉向党中央看齐,把思想意识变为自觉行动,同向同行,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三、树立标杆意识,争做合格党员

“一个政党,如果不能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如果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就会失去生命力,更谈不上先进性。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无往而不胜的法宝,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法宝”。有了标杆,就有了参照;有了标杆,就有了目标,就有了动力。

(一)以党章党规党纪为标杆。党员领导干部既要走在前面,当好履职担当、尽职有为的标兵,为下级作好表率,又要用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做好敬业修德、廉洁从政的示范,为普通党员作表率;中层干部党员要甘当承压受力的路基枕木,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践行党章党规要求,扩大正面影响力,传递新思想、聚起正能量,吸引更多的党外优秀人才为我所用;青年党员更不能因为年轻,就对自己放低标准,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党员的优良传统,把做合格党员作为终身的追求、自律和坚守。

(二)以模范人物为标杆。以新疆、兵团的模范人物和我们身边的先进典型为标杆,彻底摒弃“不违规就是合格、不违纪就是称职、不违法就不追责”的错误思想,既要有底线思维,也要有奋斗目标,要以先进模范为榜样,经常向身边的优秀共产党员看齐,掀起学先进、争先进、做先进的学习高潮。要让那些不学“先进”学“后进”,心思不在工作上,在生活待遇上“比学赶帮超”,在工作岗位上“庸懒散推拖”;不比工作比待遇,互相盯着搞攀比,相互斗争搞内耗;当面不说背后乱议,大会上不谈私底下乱说;干事拍脑门、凭着感觉瞎干,只承诺不践诺;刻意向组织隐瞒事实;背离上级的决策安排,搞软钉子、拉小圈子、打小报告,迟滞既定决策的贯彻执行的极个别党员领导干部没有生存空间、没有发展前景、没有舆论市场。

(三)以重点工作任务为标杆。毛泽东同志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讲道,“在任何一个地区内,不能同时有许多中心工作,在一定时间内只能有一个中心工作,辅以别的第二位、第三位的工作”。我们要深入推进社会治安持续良好的局面,必须要紧紧围绕党中央治疆方略,时不我待地抓好贯彻落实,细化到具体工作中,就是要以健全制度体制为抓手,稳扎稳打、为发挥职责使命蓄足后劲。

四、切实找准抓手,务求取得成效

1945年,毛泽东在中共七大闭幕时,对广大的党员说,“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地工作,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全国人民大众一起来和我们一道挖这两座山,有什么挖不平呢?”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挖山”模式转换成为“登山”模式,一晃就是70年。如今,在我们国家,要攀登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山头”只剩下最后几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也胜利在望。但这同时,压在中国共产党身上的包袱不是减轻了,而是变得更重了。我们党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我们坚信,在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某某某乡全体党员干部将会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勇于担当、敢于碰硬的气魄,盯住不放、一抓到底,打好社会稳定和脱贫攻坚两场硬仗,以良好成效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推荐访问:党课 讲稿 农村 农村党课讲稿3篇 农村党课讲稿2023年 农村党课讲稿2023年8月

版权所有:信达文档网 2014-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信达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信达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40191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