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信达文档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防疫管理制度9篇

防疫管理制度9篇

时间:2023-03-09 19:20:08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防疫管理制度9篇,供大家参考。

防疫管理制度9篇

在生活中,制度对人们来说越来越重要,制度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分配功能。我们该怎么拟定制度呢?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9篇《防疫管理制度》,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疫情防疫防控管理制度 篇一

1、施工单位建立足够的隔离宿舍,隔离室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尽量一人居住,确保做到每日通风两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2、被隔离人员须遵守纪律,严格做到每日测温两次,并记录。

3、每天按管理要求,使用84消毒液、75%酒精等对隔离室、垃圾桶开展四次消毒工作并记录。

4、要做好人员花名册,记录所有人员进场时、节日期间所在地、返岗时间、是否与高风险、中风险地区人员接触、是否有发热等症状。

5、项目非医护人员一律不得进入隔离现场,医护人员进入隔离现场前,必须正确佩戴口罩并在场外使用喷雾器对全身进行消毒。

6、通过消毒检查和人员管理,随时监测全体人员是否出现发热等疑似病例。若出现发热等疑似病例,在第一时间内进行隔离并通知项目部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成员,由领导小组长向上级主管部门及城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报告。

7、加强生活区、宿舍、食堂等区域的检查、消毒、通风、人员出入的管理。

8、隔离宿舍专人管理,专人负责,无关人员严禁入内。

9、做好隔离宿舍门口入住牌,填写入住人、时间、班组、负责人、电话等便于管理观察。

10、隔离区就餐采取送到指定位置为准,严禁接触。

11、防疫工作人员必须做好自保护安全措施方可开展各项防疫工作。

疫情防疫管理制度 篇二

1、分包商做好返程人员的“实名制”管控。针对开工务工人员大规模进场务工的情况,要坚决按照工地实名制管理的要求,认真做好进场人员的信息登记。

2、进入施工现场的车辆必须登记且对车辆消毒,进场司机戴好口罩,须填写身份证信息、留存电话,包括14天活动轨迹,对不符合要求人员予以劝退。

3、招录外地新来打工人员的,未在工人实名制花名册建档的、未测温、自查不正常的工人,不得进入现场。杜绝外来闲杂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4、对现场人员的健康状况、住址、联系方式、身份证号码、返岗时乘坐的交通工具等进行登记造册,要求信息详实。

5、施工单位进场工人需劳资员处办理实名制联网登记,做好记录。

防疫管理制度 篇三

1.隔离管理制度

(1)探亲、旅游、出差为目的到达湖北省,途径或逗留湖北省,以及密切接触湖北省人员的,尤其是武汉市等疫情高发地区的员工,返程后向人力资源中心报备,在家办公自我隔离14天,确保身体无感染症状后可返岗工作。

(2)开工上班时各工作小组组织体温监测,体温超过37.3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胸闷等状况的员工,立即安排就医和隔离14天,严禁进入办公区、基地厂区,直至其身体完全恢复健康后方可上班。

(3)自我隔离期间要求每日上午9:00、下午13:00、晚上18:00,以视频形式报告体温监测情况,视频回传至公司所属疫情防控工作小组。

(4)公司与xx酒店签订协议,用于安排员工进行隔离,隔离期间安排人员每日进行统计汇报员工体温和身体状况。

2.消毒管理

(1)每日早7:00-8:00,下午12:00-13:00对公司办公区、车间、库房等区域集中消毒。

(2)卫生间配备消毒洗手液,前台配备免洗消毒洗手液。

3.体温监测

(1)配备手持体外红外温测仪,用于日常体温监测。

(2)每日早8:00-9:00、中午13:00-13:30对上班员工进行体温监测,并登记备案。

4.办公管理

(1)xx中心各级员工由前台正门出入,其他自动门关闭,确保人流出入可控。

(2)XX基地员工由正门出入,办公楼、各车间刷卡或人脸识别进出,确保人流可控,同时严控物流门,加强基地出入管理。

(3)办公区、工厂车间开窗通风,确保空气流动。

(4)要求员工办公、作业全程佩戴口罩,4小时更换一次,办公桌之间间距1米,公司行政部配备口罩,及时向无口罩员工发放。

(5)尽量减少出差,鼓励视频会议、电话会议沟通协调,减少人员外出流动,如确实需要出差,请第一时间向公司人力资源中心报备。

(6)要求所有员工办公期间着工装、佩戴工卡,便于识别。

5.接待及会议管理

(1)尽量减少来访接待活动频次,各业务接待部门尽量以电话视频方式与客户沟通,做好解释工作。如确需面对面业务交流,建议选择室外或非办公区,避免外部人员进入办公楼和厂区。

(2)外部来访来客、第三方人员于公司前台或基地门卫处登记备案,并做体温监测。

(3)应尽量减少人员聚集性会议,尽量采用视频会议、电话会议、邮件、微信、钉钉等互联网的方式进行沟通联系下发相关要求。确保办公保持高效、精简,快速决策,减少聚集时间。

6.公寓、宿舍管理

(1)每晚20:00前对公寓、宿舍入住人员进行排查,确保员工回寝休息。

(2)公寓不得留宿他人,不得圈养宠物,严格按照公寓宿舍管理制度执行。

(3)每天上午9:00-12:00对公寓、宿舍进行集中消毒。

7.食堂管理

(1)食堂所有员工登记备案,每日食堂进行消毒处理,员工进行体温监测。

(2)要求食堂不允许采购野生动物食材,每日采购的食材登记备案。

(3)要求食堂每日菜品留档,确保食品卫生安全。

(4)要求XX基地安排员工错峰就餐,避免人员大面聚集。

8.信息日报

(1)人力资源中心负责统计春节假期往返武汉(湖北)等疫情高发地区的员工信息,并于开工前上报领导小组。

(2)要求各工作小组每日10:00、14:00汇总统计全体员工的体温,以及是否具有咳嗽、乏力、胸闷等身体状况信息,真正做到急事急报、特事特报,无事亦要“零报生,,

(3)如出现经医疗机构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必须立即逐级上报,一旦出现不报、瞒报或迟报,公司将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9.教育培训

公司取消所有现场培训形式,组织下发《疫情防范知识手册》,确保人手一份,同时进行微信等形式进行视频培训,组织观看疫情防范视频。

10.其他

(1)下班后请员工及时回家,不要外部聚餐,不要到公共场合逗留,不要参与群体性的活动等;

(2)如出现发热症状请员工及时就医,并向公司所属疫情防控工作小组。报备。

(3)防控期间关闭吸烟点,全场禁止吸烟;

(4)不能集中就餐,采用一次性饭盒,由行政负责组织人员送餐到各部门、车间等;

(5)与每位员工签署疫情防控责任书,明确每位员工的职责;

(6)严格落实了垃圾分类,特别是废弃口罩,收集至专用收集箱内,由公司保洁统一处理、消毒;

(7)公司配置:防护口罩、消毒液、酒精、测温仪等

猪场卫生防疫制度 篇四

1免疫制度

1.1疫苗验收标准

品控对疫苗验收,免疫接种进行监督检查,任何人不得阻拦,不得隐瞒不报。消毒,进场疫苗包装需经过喷洒消毒方可入场。

1.2质量的确认

⑴功效的确认,注射后定期对抗体水平进行检测(按照技术部下发标准执行)。

⑵确认有效期,保证疫苗的使用在有效期内。

1.3免疫时间

免疫时间安排按场部下发的免疫程序表执行,需要改动时需按照流程执行。

1.4免疫标准操作流程

1.4.1免疫接种前的准备

检查:依统计的猪只数量和免疫程序规定注射剂量计算领取疫苗,考虑到注射中的损耗,领取总量可超过计算量的5%。要逐瓶检查瓶签与应注射疫苗是否相符,疫苗瓶有无破损、失真空,液体苗有结块、冻结、异物、变色,油乳苗有破乳,冻干苗有解冻,超过使用有效期等,凡有上述现象之一,该瓶疫苗则不能使用;同时注意不同制剂和同一制剂的不同批号应分别存放,灭活苗、水剂苗存放于2∽8℃的冷藏箱内,冻干苗置于冰箱的冷冻箱中。经常检查冰箱的冷冻效果。

1.4.2稀释

水剂苗或油乳剂苗使用前不必稀释,但必须摇匀。

冻干苗(除规定使用专用稀释剂的)一般用生理盐水按猪只头数和注射剂量计算稀释量。

同时稀释两种以上的疫苗,应使用不同的注射器和器皿,不能混用混装。

稀释后的保存:疫苗的使用坚持现配现用的原则,疫苗在稀释后应马上使用,并避免阳光照射,15℃以下应在4∽6h内用完,15∽25℃2h内用完,25℃以上1h内用完。如考虑注射时间偏长,疫苗则应放在加冰块的保温箱内。

1.5疫苗的注射

所用免疫器械:包括注射器、针头、针盒、带橡皮翻口瓶塞的医用玻璃瓶、镊子等,所有器械在接种前要清洗干净,置消毒锅内加水煮沸消毒30min,冷却、装好备用。

⑴疫苗在使用前必须摇匀。

⑵注射时要带好记号瓶,一边注射,一边做好记号,以免漏注或重复注射。根据猪只大小和接种部位(皮下、浅层肌肉、深部肌肉)的要求,选择长短、大小适宜的针头。每猪一针头。

⑶保证注射剂量的准确和猪群的注射密度,做到不漏打,不打飞针。注射过程中发现疫苗漏出时,应进行补注。

1.5.1记录

疫苗注射后,防疫员对注射日期、疫苗批号名称、免疫猪群、注射剂量等免疫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填好免疫周报表。

1.5.2抗体监测

免疫注射后,按技术部要求,由生产副总采样,品管部或委托单位对猪群进行抗体水平监测。

1.5.3免疫接种应注意的问题

⑴某些生物制剂在接种时,会对猪群引起过敏反应。注苗后应注意观察,一旦发生过敏反应,立即注射肾上腺素、地塞咪松、扑尔敏等药物脱敏,以免导致死亡。

⑵在注活苗前后3d不得使用抗病毒及治疗量的抗生素类药物,各种病毒类疫苗的接种间隔时间为7∽10d。

⑶紧急接种时,要按先安全猪群、后受威胁猪群、再发病猪群的顺序注射,防止交叉感染。

⑷免疫接种后剩余的疫苗及疫苗瓶不得随意丢弃,要进行消毒和无害化处理,注射后的所有器械要清洗煮沸消毒。

1.6注射效果的确定

接种疫苗后,在疫苗的作用期内,检测其抗体水平。

1.6.1疫苗的购买及领用

⑴疫苗的采购由集团采购部统一采购。

⑵领用人:各车间负责注射的技术员。

⑶领用需登记,并经品管人员确认。

⑷领用人使用完疫苗后,疫苗盒(瓶)送回领用处并登记,这一过程也需经品管人员确认。

1.6.2使用后的处理

收回后的疫苗盒(瓶)按照相关要求,专人负责处理,品管人员监督执行。

1.7疫病监测

1.7.1疫病监测

猪场应积极配合市兽医站、区兽医站每年对以下疾病进行常规监测:口蹄疫、猪水泡病、猪瘟、非洲猪瘟、猪伪狂犬、肠病毒性脑脊髓炎(捷申病)、结核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当怀疑发病时,应尽快报告当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和官方兽医,并将病料送达指定质检中心确诊。

1.7.2抗体监测

⑴猪场每季度定期进行抗体监测,以便了解当前猪群的免疫状况,而且可开展血清流行病学的调查,了解未发生疫病的潜伏感染状态。检测项目可根据猪场的实际情况而定。猪群进行抗体监测应注意以下事项:

⑵每次送检血清应分别采自不同群体、生长阶段的猪只。

⑶采血猪只,至少应在免疫二周之后。

⑷注意保护血清,避免造成溶血和腐败。如采样当天不能及时送检的血清,应置冰箱冷藏室(2∽8℃)保存。

⑸每批采样猪群,应进行详细的登记,填写猪只性别、年龄阶段及猪瘟、口蹄疫、伪狂犬病的免疫时间。特殊情况或需要检测其它项目的。应注明。

⑹监测免疫不合格的,需加强免疫,并2周后采血送检,进行复查。

1.8紧急疫情的处理

某车间发现疑似疫情时,饲养员应立即通知车间主任,由车间主任上报厂区总经理,总经理必须在1h内组织相关人员到现场进行疫情确认,场内依具体情况立即做出相应的卫生消毒隔离措施。

确诊发生口蹄疫、猪水泡病、猪瘟、非洲猪瘟和肠病毒性脊髓炎时,养猪场应配合主管兽医当局和官方兽医,对猪群实施严格的扑杀措施,并随后对猪场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发生伪狂犬、结核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和布鲁氏杆菌病时,应按照国家畜牧兽医管理部门的要求对猪群实施清群和净化措施。

2灭鼠、灭蚊、灭蝇、防鸟工作

⑴灭鼠夹及捕鸟网等设施由场内统一配发。

⑵作好对鼠、鸟类的捕杀工作,饲养员要注意自我保护和猪群的保护,发现死鼠及时清走,无害化处理。

⑶蚊蝇滋生季节,饲养员要积极配合场内做好灭蚊蝇工作,尽量减少传播媒介的密度。

⑷安装有防鸟设施的猪场,饲养员要注意维护和正确使用这些设施;没有安装防鸟设施的猪场,饲养员要注意饲料间和猪舍的卫生,撒落在地上和猪吃剩的饲料要及时收起,防止被鸟类污染。

⑸猪场禁止饲养禽、犬、猫及其他动物。

⑹行政负责监督检查。

3寄生虫的控制

⑴种猪群年驱虫两次,每半年一次。

⑵生长猪分别在体重15kg和60kg各驱虫一次。

⑶驱虫前后技术员要及时通知饲养员做好驱虫前后的环境配合消毒工作,即驱杀环境中的幼虫和虫卵,粪便要及时清理并堆积发酵。

⑷每次驱虫都要填写记录表进行详细记录。

⑸行政负责监督检查。

⑹根据猪群生产阶段和季节的变化由生产办统一安排在饲料或饮水中进行预防性投药,投药后针对投药情况认真填写预防性投药记录表,存档备查。

4引种隔离

猪场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必须引进种猪时,应达到以下要求:

⑴种猪装运之日无疫病症状。

⑵引进种猪时,应来自符合下列要求的养殖场:位于无疫区;装运前至少3个月内无口蹄疫、猪瘟和肠病毒性脑脊髓炎;装运前至少30d内没有发生过动物防疫法规定的其它一、二、三类病。种猪必须来自无布鲁氏杆菌病猪群。

⑶猪只装运及运输过程中没接触过其他偶蹄动物;运输车辆应做过彻底消毒。

⑷猪只必须是在原产场出生或至少在原产场饲养6个月以上的猪只。

⑸猪只必须附带官方兽医签发的检疫和非疫区证明。

⑹引进的猪只必须隔离观察60d以上,证实无病后方可混群饲养。

5诊断制度

⑴饲养员每天都应仔细观察每头猪的吃料、精神状况、粪便、呼吸状况及行走的姿势,如有异常,立即做标记,及时向兽医报告。

⑵兽医人员每天至少应巡栏3次(8:00、14:00、18:00),发现异常做标记,测体温,再根据临床症状,做出初步诊断,采取对症治疗和对因治疗开具药方。

⑶对未明原因的病猪,应立即采取对症治疗,并做简单的试探性用药。

⑷对病因较明确的病,应开具药方,并教会和督促饲养员使用和消毒。

⑸对治疗效果较好的应做好治疗用药记录,对治疗效果欠佳的应做病理剖检,并做好剖检记录。

⑹诊断应建立在临床诊断与剖检诊断相结合的基础上,活畜非传染性疾病以临床诊断为主,疑是传染性疾病的则以病理剖检诊断为主。

⑺采取以上措施仍无法诊断的,则应在立即送有关兽医检测部门进行实验室诊断确诊。

防疫管理制度 篇五

防疫期间临时公益性岗位管理制度为贯彻落实《xxx》要求,切实做好我县新冠状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贫困劳动力临时性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工作,帮助因疫情无法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及返乡农民工实现再就业,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基本要求。

为建立健全辖区内临时公益性岗位(疫情宣传员、疫情防护员、疫情维护治安员)人员信息数据库,强化公益性岗位管理,避免“变相发钱”,防止福利化倾向,按照“谁用人、谁管理”的原则,要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用人单位(村委员会)和所辖地乡镇政府是贫困劳动力、返乡农民工日常管理的责任主体,要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乡镇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临时公益性岗位的指导监督,用人单位(村委员会)负责临时公益性岗位的日常使用管理工作。

二、考勤管理规定。

(一)疫情期间临时公益性岗位主要岗位职责。负责村屯的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工作形式为全日制。各用人单位可根据工作量,在保证在岗人员每天做好疫情防控等工作的基础上,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二)签订用工协议。用人单位及所辖地乡镇政府自招用临时公益性岗位人员之日起x日内,与岗位人员签订《县新冠病毒防疫期间开发临时公益性岗位用工协议》,协议要对工作内容、岗位待遇、协议期限等事项予以约定。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终止(解除)用工协议,并于协议终止(解除)x个工作日内报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备案。

1、通过其他途径已实现稳定就业的;

2、因身体健康状况等原因无法坚持正常工作的;

3、顶替他人上岗、空岗、挂岗的,所聘非所用的;

4、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

5、经考核无法胜任岗位工作的;

6、违反政策获取临时公益性岗位上岗资格的;

7、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8、严重违反用人单位劳动纪律或规章制度的;

9、严重失职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利益损害的;

10、其他不符合临时公益性岗位招用情形的。

疫情防控规章制度 篇六

一、企业做好准备工作

(一)进行企业复工备案登记

企业有复工意愿的,必须严格按照省市相关规定提出复工的申请备案,审验批准后方可复工。

(二)成立防控领导小组

按照法人负责和“谁用工、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各企业对本企业疫情防控负主体责任,成立由企业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制定疫情防控和复工方案,包括领导体系、责任分工、排查制度、日常管控、后勤保障、应急处置等内容,每项工作必须明确专人负责。

(三)制订应急处置措施

制订应对员工发烧、乏力、干咳或呼吸困难等症状的"应急处置措施,有条件的企业要配备有独立通风系统的隔离房间以及防疫应急车辆。要与附近的医院建立沟通,确保突发情况能及时送医就诊和住院治疗。

(四)备齐疫情防控物资

复工前要做好充足的消杀物资准备,包括口罩、护目镜、手套、防护服、红外体温计、杀菌洗手液、消毒液、消杀喷雾器等。

(五)提前对人员聚集场所进行消毒防护

复工前,安排人员对工作场所、作业场地、食堂、员工宿舍等人员聚集场所进行消毒防护及环境清洁,落实专门疫情防控管控人员、设立企业测温点及临时隔离室。员工进入工作场所前必先进行健康检查,相关信息必须登记在册。

(六)加强复产安全管控

加强节后复产安全管控,做好重要设备复产方案,排查事故风险,及时消除隐患。

二、督促员工做好返程及上下班防护

(一)进行人员核准

企业通过电话联系等方式,提前掌握返岗返工人员情况,提前做好疫情重点区域人员的疏导劝返工作,对14天内有湖北等重点区域旅行史、生活史、与当地人接触史或与其他区域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一律劝其暂时不要返岗。

(二)指导工人做好返程防护

对于返岗员工,倡导员工错峰返程,分批、有序出行。需全程佩戴口罩,乘坐火车、公交、地铁时,可以用携带的消毒用品(比如消毒液、消毒湿巾),对扶手、座椅等身体能够接触到的地方进行清洁消毒处理。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从公共场所返回,用洗手液或肥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

(三)优化上下班方式

提倡员工上下班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交叉感染,优选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班车上下班。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抵达公司或居住地后第一时间用肥皂或含酒精的洗手液洗手。下班后不参加聚会和集体活动,不去影院、商场等人群密集场所。

三、严格人员管控

(一)严格执行员工排摸、登记,做好人员隔离及医学观察工作

严格执行员工摸排、登记,按照“一人一档”做好建档筛查工作。对于来自重点地区不能劝返的员工必须严格执行集中隔离14天的要求;隔离期结束后,如无感染症状,采集咽拭子标本检测阴性后,方可正常上班。从其他地区返岗的员工必须严格执行居家隔离14天的要求,如无感染症状,方可正常上班。一旦发现员工有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立即报告并督促其到就近定点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同时做好信息上报和随访。

(二)加强消毒、安保人员防疫

大厅接待、门岗检查等对外部接触人员,需注意自身防护安全,佩戴一次性用品包括口罩、手套、帽子、隔离衣,防止交叉感染,并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消毒。

(三)严格执行出入人员体温检测制度

企业应在单位入口设置体温监测点,严格执行出入人员体温检测制度,体温正常方可进入工作,一旦发现可疑症状,立即指导其就诊。

(四)严格落实员工戴口罩上岗工作制度

确保员工防护到位,严格落实职工戴口罩上岗工作制度,职工开展协作工作、公共作业场所必须佩戴口罩。员工应佩戴符合要求的一次性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在存在化学毒物或粉尘的作业场所作业时,员工应根据接触浓度佩戴相应的防毒、防尘口罩或面罩。

(五)建立员工病假记录制度

员工每天开展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咳嗽、乏力或腹泻等呼吸道症状,应劝其尽早到附近发热门诊就诊。

(六)严把企业工作区域入口关

做好来访车辆和人员询问、登记,对来自疫情高发地区或接待过疫情高发地区人员尚不满14天的,禁止其入内;对其他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并进行相关信息确认后方可入内。

四、加强公共区域防护

(一)每日对公共区域进行全面消杀

每日开始工作前,安排人员对门厅、通道、会议室、电梯、楼梯、卫生间、更衣室等公共区域进行消毒,尽量使用喷雾消毒,并做好消毒记录。对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如电梯间按钮区、扶手、会议室的话筒、桌面等,可用含有效氯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每日至少1次,可根据人流量等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消毒频次。个人办公工位区域内,对办公桌椅、电脑等每日进行消毒清洗作业,保持工位整洁干净。

(二)空调系统定期消毒,加强工作场所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定期对空调系统进行消毒,办公区域空调温度建议控制在18-20度。建议加大过滤网更换频率,每2小时对所有空调滤网、热回收机组滤网、空调机房地漏等区域用酒精消毒一次。2-4小时开窗通风一次,每次20-30分钟。

(三)大幅精简现场集中开会和集体活动

大幅精简大型会议、集中培训、大型活动和大型外部接待等人员聚集活动。对于必须的会议,应控制会议规模、会议时间,保持会场通风,参会人员应佩戴口罩,进入会议室前洗手消毒,会议时保持间隔,尽量不使用公共杯具。会后用 0.5%的84消毒液抹擦物体表面及地面。

(四)规范垃圾处理,进一步加强垃圾的分类管理

规范垃圾处理,及时收集并清运,加强垃圾桶等垃圾容器清洁,定期消毒处理。放置废弃口罩专用箱,安排专门保洁人员对废弃口罩专用箱及周边进行清洗、消毒。

五、完善后勤管理

(一)加大防疫知识宣传

利用企业宣传栏、公告栏、微信群、企业网站等途径开展多种形式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和呼吸道传染疾病防治知识健康宣教,使员工充分了解健康知识,掌握防护要点,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早控制。

(二)进行员工心理干预

密切关注员工心理健康,一旦发现苗头问题,及时安排企业医务人员或专业心理干预专家开展心理健康干预和辅导,消除和减少疫情带来的感染恐慌和心理伤害,避免极端事件发生。

(三)加强对餐饮、安保、保洁、驾驶等服务及人员的管理

服务人员每日进行体温测量,近期去过湖北,或者与病患接触人员禁止从事食堂服务。食堂采购人员或供货人员须佩戴口罩和手套,避免直接手触肉禽类生鲜材料,摘手套后及时洗手消毒。安保人员须佩戴口罩工作,认真询问和登记外来人员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四)强化食堂管理,提倡用餐分时段分餐制

强化食堂管理,确认食堂的安全卫生。设立公共洗手消毒设施,供就餐人员餐前餐后洗手消毒。用餐尽量采用分餐制,避免人员密集,餐具用品须高温消毒。对于采取外送餐食、外部定点就餐的单位,应加强对供应商食品卫生、疫情防控等方面的管控。

(五)加强卫生间等重点部位的管理

每2小时进行一次消毒清洗作业,中午高峰期,每30分钟进行一次。所有洗手台保证足量的肥皂或洗手液,张贴正确洗手方法,提供流水洗手,引导员工正确的洗手。

六、有效应对疑似症状者出现

1、及时联系当地疾控中心请求指导处理

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疑似症状者,企业应建议其立即就医并及时上报当地疾控中心,协助其开展相关调查处置工作。

2、隔离有密切接触的员工

做好办公场所及感染员工污染表面的消毒工作,并咨询疾控中心,是否隔离与其有密切接触的相关人员。

猪场卫生防疫制度 篇七

1养猪场应建立健全严格的防疫管理制度。定期做好养猪场所、环境和生产用具的消毒工作。

2实施动物免疫登记证制度,对国家和黑龙江省兽医管理部门确定的必须免疫的动物疫病严格按免疫程序实施免疫。

3要根据本地区疫病流行情况,确定本场的免疫程序。所用疫苗来源于具有动物生物制品经营许可证的生产经营单位。过期疫苗和使用过的疫苗瓶,应按照规定的方式进行处理,以避免误用。

4只能使用经国家授权批准、在国家行政管理部门注册过的兽药,不得使用违禁药物和超量使用允许使用的药物。应及时更新药物购买记录、管理使用记录并保存,购买记录应包括购买日期、产品名称、数量、批号、有效期和生产厂家。有药物使用和记录,管理记录应包括批号、用药日期、用药的标识代码、用药的数量、用药总量、用药结束日期、休药期,药物管理者姓名。过期药物和使用过的药瓶,应按照规定的方式进行处理。

5猪场应实行兽医防疫卫生管理场长负责制。组织拟定本场兽医防疫卫生工作计划,制定各部门的防疫卫生岗位责任制。领导实施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常见普通病的预防、控制和消灭工作。

6应根据猪场规模配备有执业兽医师资格证的兽医。

7猪场要建立有一定诊断和治疗条件的兽医室和治疗圈舍,并建立健全免疫接种、诊断、治疗和病理剖检记录。应有指定的治疗圈舍以隔离和治疗伤病猪。应对治疗圈舍中的猪只每天至少进行两次检查。对治疗无效的猪只应立即征求兽医的处理意见或实施人道屠宰。治疗圈舍应通风良好、结构合理、温暖干燥并为伤病猪提供适宜的躺卧区。治疗圈舍在重新使用前,应空舍、空栏、清洗、消毒并应有消毒记录。

8要从非疫区引种,并有产地检疫证书,必要时进行血清学检测。引入后应隔离饲养2个月,经本场兽医检疫,确认健康后,再经全身喷雾消毒,方可入舍混群。在隔离期间还应驱除体外寄生虫,没有注射疫苗的应补注各种应注射疫苗。

9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方式。每批猪只调出后,猪舍应彻底清洗、消毒,空舍5~7d后再转入新的猪只。

10生产人员进入生产区时应进行淋浴并更换场内工作服、工作鞋帽,至少应洗手、更换工作服、工作鞋帽。工作服、工作鞋帽要在场内进行定期的清洗、消毒。

11禁止非生产人员和车辆进入生产区。必须进入时应在淋浴后,更换工作服、工作鞋帽,经消毒池(口)进入,并遵守场内防疫制度。

12不准将非生产用具带入场内,生产用具经消毒后方可进入生产区。各猪舍的用具不得串换或混用。

13兽医人员不准对外从事出诊、防疫等工作。

14猪场严禁饲养猫、狗、鸟类等动物。

15猪舍、饲料库等建筑物的所有出入口应适当防护,防止啮齿动物和鸟类侵入。放置药物灭鼠时应避免非目标生物的接近。保存有害生物控制、检查和采取必要措施的详细记录,记录表明对有害生物进行定期检查。一旦发生有害生物的存在,内部具有相应的控制能力或与有关防疫部门联系。

16发生疫情或疑似发生疫情,兽医和防疫员应及时诊断,并向当地兽医管理部门报告疫情。确诊发生国家或地方规定的必须扑灭的传染病时,应配合当地兽医管理部门,实施严格的隔离、扑杀、封锁。发生国家或地方控制需净化的疫病时,应对动物群体实施清群和净化。发生疫病的养殖单位,应按国家要求进行消毒,对病死或淘汰的猪只进行无害化处理。

17猪只出场时,猪场应提供疫病监测和免疫证书,严禁病猪、疫区的猪只出栏上市。

18应记录所有死亡猪只死亡原因及处理方式。应有专用场所或容器储存病死猪只,该场所或容器应远离猪栏并易于清洗和消毒。病死猪尸体应进行焚化、发酵等无害化方式处理。

疫情防疫防控管理制度 篇八

加强卫生管理工作,改善员工劳动条件,保护员工的安全和健康,是企业安全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各级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必须重视这项工作,切实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并同企业的文明生产结合起来,坚持综合治理,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减少以至消除传染和疾病的发生,达到保护劳动力,促进生产的目的。

1、职业安全卫生和卫生防疫工作由担任工业卫生及职业病专业委员会主任的公司级管理人员领导。

2、安全技术、工会、生产、设计、技术、工艺、计划、财务、人事劳资、机械动力和技改等部门都要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履行职业安全卫生和卫生防疫工作职责。

3、职业安全卫生和卫生防疫管理机构应努力做好基础管理工作,清查和掌握全公司(工地)职业危害和疾病危害因素的基本情况和污染源的分布情况,员工人数及体检情况。

4、对使用的有毒、有害物质,必须加强管理和控制,并指定专人负责,防止发生中毒事故。

5、掌握本企业的职业危害因素,对尘、毒、噪声、振动、辐射等污染危害点的治理制定长远规划和近期工作计划,并积极责成专人负责组织实施。

6、对接触尘、毒、噪声、振动、辐射等有害作业人员健康检查,建立、健全职业安全卫生档案、职工个人健康档案及有关的台账资料。

7、新员工应按规定要求做好就业前体检,体检合格者才能进入公司工作。

8、生产作业现场应落实各级环境卫生责任制,由一名安全负责人分管卫生工作,综合员负责日常管理。

9、生产作业现场做到无积水、泥浆;落地灰要及时清理,主要通道、楼梯间保持通畅;杂物、垃圾按规定区域堆放,并定期清理。工地排水畅通。

10、生产作业与生活区分开;生产材料分区域堆放整齐,砂石分类隔离堆放;机具设备要保持清洁。

11、设立卫生包干区,按办公室、会议室、宿舍、饭堂、厕所(浴室)、大门口、道路、材料堆放场地等划分包干范围,轮值清扫。

12、厕所、浴室要有专人打扫、保持清洁卫生,做到无积水、无污垢、无尿积、无臭味。

13、做好施工工地除四害工作,做到无鼠、无蝇、无蟑螂、无蚊等滋生地。

14、食堂厨房必须有卫生许可证,炊事员持健康证上岗,穿着统一工作服。在工作时不准戴手饰、不准搽指甲油;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

15、生产现场宿舍应与生产区域分开。每间宿舍任命一名安全、治安、卫生、计生责任人为室长,负责日常安全、治安、卫生、计生等管理工作。

16、室长安排室内人员每日轮值打扫卫生,做到室内无杂物、无积水、室内生活用品摆放整齐,床铺整洁干净。遵守卫生管理制度。

17、员工如发生疾病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防止病情加重。

猪场卫生防疫制度 篇九

一、猪场谢绝参观

外来访者一律不准进入猪场生产区。生活区大门口设门卫,负责来往人员及车辆的登记及消毒工作,内外所有车辆必须经特定消毒药喷雾消毒后方能入场,门口消毒池内配制2%-3%烧碱水等,消毒液应及时更换,使其始终保持有效浓度。

二、管理好三门一台

猪场生活区大门,生产区大门,每幢猪舍小门及出猪台是控制疫情传播的重要防线。生活区和生产区大门必须配备相应消毒间、更衣室、淋浴房等设施设备并保持正常运行。每幢猪舍小门口必须配备相应消毒池或盆进行鞋浸消毒。出猪台是接触拉猪车辆或人员最为频繁的地方,此处消毒防疫设施最为重要。

三、猪场职工

(1)全场职工在开始工作前24小时必须返回猪场,进场时必须彻底淋浴,更换场内专用衣服,生活区隔离24小时后方可进入生产区。

(2)生产区人员日常使用工具或用品须经场长许可,才能带入使用。

(3)全场职工不得在生产区吃饭、留宿、吃零食,洗衣服等(除特殊情况经场长批准)。

(4)职工进入生产区前,必须进入消毒更衣室彻底淋浴,彻底更换作业衣、鞋后方能进入生产区,进入猪舍前,需将鞋浸入舍门口的指定消毒液里消毒后方能入舍。

(5)生产区工作人员必须穿工作服和工作鞋(靴),工作结束后必须将工作服脱留在生产区更衣室内,严禁带入到生活区或其它区域,每日要刷洗雨靴,定期清洗消毒工作服。

(6)饲养人员随时巡视观察各自猪群情况,观察其饮水、采食、排粪、尿和呼吸等,发现情况及时向兽医报告。猪舍内用具和设备固定在本舍内使用,不得交叉。

(7)生产区人员不得与工作在其他猪舍内的人员同住一舍。

(8)全场职工不得兼职任何其他畜禽公司的工作。

四、关于各种车辆

(1)运猪车或承载病死动物或动物产品的车辆一律不许进入猪场大门内,甚至不允许接近场区,除非按照要求在当地洗消中心或指定场区进行严格清洗、消毒,干燥。

(2)未经许可任何外部车辆的司机或人员不可进入场区,尤其出猪台位置,买猪司机往往想进去挑猪等不良现象严禁发生。

(3)运送饲料或物料车辆必须在猪场大门外指定地点进行清洗、消毒,干燥30分钟以上,物料进场后不得马上使用,必须在指定地点存放至少72小时后方可使用。

(4)场内转猪车或饲料车或清粪车不得交叉使用,每天使用后进行清洗、消毒和干燥。

(5)外来卖菜等与食品相关移动小贩车辆和人员不得接近场区。

(6)环卫垃圾转运车原则上不得接近场区,如果一定要集中统一收集,建议每周一次,减少接触频率。

(7)猪场职工自家车辆一律不得进入场区,原则上统一停留在外围指定停车区域。

五、关于猪

(1)出售猪不得返回场里,只出不进;引进猪严格按照相应要求隔离后,检测合格后方可入场。根据猪场实际情况,尽量做到全进全出,减少与外界接触频率。

(2)场内转猪或售猪需设定指定路线,原则上按照繁殖区、保育区、育肥区方向流通,转或售猪完后对途径道路、转猪人员和器械都进行清洗、消毒。

(3)病死猪必须在指定地点剖检,完后相关人员和器械彻底清洗消毒,剖检尸体做无害化处理。

(4)关于猪场自宰自用猪不得在场外宰杀,必须在场内指定地点宰杀处理,完后相关区域、人员和器械彻底清洗消毒。

六、出猪台

(1)出猪台外部应该是单向通行,一旦运出去的猪禁止再运回猪舍。

(2)使用出猪台时生产区赶猪人员应该在里面操作,不得随意出来。

(3)出猪台驾驶员不得随意走动,交接猪时内外人员不能直接接触。

(4)出猪车辆离开后,立刻对停车区及周边进行清洗、消毒和干燥;赶猪人再次进猪舍必须洗澡、更衣和消毒。

七、其它

(1)猪场严禁饲养犬、猫等动物。

(2)饲料间、猪舍定期灭鼠、灭蝇,猪群要按照计划驱虫等。

以上内容就是为您提供的9篇《防疫管理制度》,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

推荐访问:防疫 管理制度 防疫管理制度9篇 疫情防疫防控管理制度 疫情防疫防控管理制度范本

版权所有:信达文档网 2014-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信达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信达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40191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