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信达文档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三少三多情况(4篇)(完整文档)

三少三多情况(4篇)(完整文档)

时间:2023-05-09 10:50:07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少三多情况(4篇)(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三少三多情况(4篇)(完整文档)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三少三多情况篇一

主任工作任务繁重,作为班主任,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既做好工作,又能从大量繁琐的日常事务中真正解脱出来。班主任如果处理好以下的“多”与“少”,对开展工作是大有裨益的。

一、少叫家长,多家访

为什么要少叫家长呢?这是由我们这里的环境和家长的素质决定的。我们这里地处农村,经济较落后,家长不像城里家长那样重视教育;
大多数家长文化素质不高,不大懂得教育艺术,这样便很难达到我们叫家长的目的。

这些年来我也叫过不少家长,但只有极少数家长是十分配合我的工作。大多数家长是表面应付老师,甚至是来找茬的。究其原因,是家长来的时候就和孩子站在一方,是尽力帮孩子对付老师的,这样,我们叫家长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少叫家长不等于不叫,而是要想好怎么叫。在叫家长前先要了解其家庭背景,做到有的放矢。

因为叫家长一般都是学生出了问题,而每一个问题学生后面至少有一个问题家长。问题家长的问题又不是我们能解决的。所以我们首先要研究这个家庭属于什么类型,家长的职业、文化程度、经济状况以及子女有几个、有无爷爷奶奶等等,这些信息都很重要。

其次,要想好和家长交流的预案。主要是考虑如何将家长团结到我方,使我方实力增强,真正做到“强强联手,胜券在握”。

很多人认为,家访与“叫家长”都是教师与学生家长的接触,只是地点不同而已,都达到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信息交流、学生情况的了解等,其效果应该是一样的。

其实不然,虽然二者内容是一样的,但是访谈的深度和效果却是不可比拟的。尤其对于一个新接班的学生来说,家访更为重要。

其一,家访是在学生的自己家中,家长的情绪会很放松。很多家长认为被老师请到学校,好事不多,很丢面子,来之前就产生了抵触情绪,心情忐忑,难免情绪上出现波动,影响谈话效果。

而家长认为家访是对孩子关心,对工作认真负责的一种表现,会以一种积极的心态与老师交流。

其二,通过家访,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通过家访,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生活状况、家庭环境、家长的文化素养及家庭教育气氛等等。(班主任)学生在家里,是最常态的表现。除了学习,还有很多事情是不为我们老师所知道的。

比如他们的爱好、脾气、性格。而这些方方面面,在学校紧张的学习生活中,需要时间和时机才能够显露出来,影响了老师对学生的及时了解。老师对学生家庭背景有了了解,才能对学生的心理问题,以及家长的思想有针对性地沟通和疏导。

所以,我们班主任要少叫家长,如果要叫,一定要知己知彼,斗智斗勇。而家访是家长比较乐于配合的联系方式。

二、少冲动,多宽容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纷繁芜杂,突如其来的偶发事件,往往会令人方寸大乱,茫然不知所措。此时班主任的头脑一定要冷静,不能让怒火冲昏了头脑,动不动就瞪着眼睛,粗着膀子,大声训斥。

教师要有当怒不怒的自控能力,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不让自己冲动发火,心平气和地对事情的原委进行认真地调查、分析,做出准确地判断,选择最佳的处理方法。

学生犯错误,诚然不正确,但很正常,我们必须正确面对。在学生犯错之后,我们不要冲动,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想想怎么办。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少一些严厉,多一些宽容。

宽容是一种非凡的气度,一种宽广的胸怀,一种高贵的品质,一种崇高的境界,更是一种人性的教育方式。宽容学生的过失并不是姑息迁就犯错误的学生,而是采纳和风细雨的方法督促其改正,从而体现出教师的“海纳百川”的偌大胸怀。

在教学中,多一块宽容的土壤,就会多一片思想的植被,多一束理性的阳光,多一缕自由的空气。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瓦拉赫,曾经被多数教师判为“不可造就之才”以后,另一位教师从他的“笨拙”之中找到了他办事认真谨慎的性格特征并予以激励、引导,让瓦拉赫学化学,终于使他成了“前程远大的高材生”,最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这些都表明:只要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对“问题生”多一些宽容,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帮助其分析症因,提出应对策略,就能使他们的潜力得到开发,而这种潜力一旦被挖掘出来,其迸发出的力量是惊人的,甚至一点不比“优生”差。

因此,作为老师要多给学生一些尊重和宽容,善待学生的“黑点”并加以正确的引导,那么,你将会得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喜悦。

三、少用嘴,多用眼

很多班主任都喜欢在学生面前讲话,班会讲,晨会讲,课前讲,课后讲,总之,整天喋喋不休说个不停。

时间一长,学生难免会反感,最后成了我们说了上句学生能对出下句,长此以往,我们的尊严和教育效果难免会大打折扣。所以,班主任不一定要说的很多,而应该多观察,多思考。说的少,却要说得好,说到点子上,让学生意料不到,而又心服口服。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老师的眼睛应是会说话的,有时我们不说一句话,只是一个眼神,对学生便是一种教育。

学生犯错时,老师的目光是严厉的批评;
学生进步时,老师投去赞许的目光;
学生失败时,老师送给鼓励的眼神。这种“无声的教育”能起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班主任工作中还有很多的“多”与“少”,我们用积极的心态去发现,认真去总结,我们会感受到在教育别人的同时也在自我教育,会发现班主任工作带给我们的更多的是无穷的智慧和欢乐!

三少三多情况篇二

语文课堂教学应坚持“三少三多”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是真正的主角,教师的地位是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绝不能越俎代庖,越位行事,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坚持学生主体性原则,如何做到这一点,本人以为应坚持“少讲多读”、“少讲多议”、“少讲多激”,真正让课堂活起来、动起来。

一、少讲多读,体验深化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在课标中对阅读也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读书不仅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也能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操。课堂教学中又怎样能做到这一点呢?

首先,读得“言从字顺”,即读通、读懂、读得流利。时下有的课堂学生学生读也读不懂,说也说不出,教师在讲台上讲得“泡沫直冒”,归纳段意,提炼主题,完事了,学生一无所知,最基本的字词读不准,句子读不通。“得意不忘形”,就是说得时下部分课堂不注重语言文字及其基本技能的教学,而只讲“意”,不清不楚,简直就转是空中楼阁,最后的结果肯定是“高处不慎寒”,学生仍然是“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准词语,读通句子,初步领会词句的书面意思,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其次,再读加深理解,基本能做到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文章中句段的意思。如小学西师版九年义务教材五年级下册《珍珠鸟》一课中描写“我”的行为的句子,描写雏儿的句子,引导学生在读中想象人与鸟类等动物和谐相处的思想境界,读懂作者爱鸟的思想感情。可以采取对比读、分角色读的形式,让学生在读中体验。

最后,读出“语文味”,具体来说,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读味”中要体现的就是情,做到“情”与“语言文字”的一致性,即读出语言文字所包含的思想感情,读出语言文字所囊括的宽度和厚度,如“天高云淡”要读出在晴朗的蓝天上飘着一朵又一朵的白云,看见此情此境所产生的一种开阔、宁静的思想感情,将此情融入语言文字中,通过自己的口读出这种境界,这就是“熟读成诵”的境界,“朗诵”的境界,“诗人”的境界。

二、少讲多议,激发好奇心

小语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议”可以说是合作交流,可以说是探讨,从自身来看是自身思维争辩的一个过程,从班级的角度看也是课堂讨论,不管怎么说“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思,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形成鲜活的课堂。

“议”中明“义”。如“青翠欲滴”一词,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借助图片体现翠绿明亮的叶子上一滴水珠似滴非滴,透明的水珠中折射出浓淡的变换的色彩。引导学生看图、读词、想象,读出这衣服美丽景色的一个瞬间。

“议”中悟“道”。如《珍珠鸟》一课,珍珠鸟开始离“我”较远,然后一点点挨近,最后淘气地陪伴我。在珍珠鸟行为的变化中体会到什么,引导学生小组讨论,独立思考,开展小组辩论赛,在辩论中拓宽思路,明白道理。有的学生说:鸟儿因为“我”的亲近,有了依靠,思想上懒了下来,像以后有吃的了,用不着在到处奔波劳累;
有学生说:鸟儿与“我”和谐相处,是作者爱鸟的体现;
有学生说:人爱鸟,鸟爱人,让世界充满爱。这是多么美妙的声音,这就是“议”的作用。

“议”中激“奇”。“出奇不穷、出奇划策、出奇取胜、出奇无穷、出奇制胜、出奇致胜、出奇不意、争奇斗妍”无不与“奇” 挂钩,无不与“思维独特”、另辟蹊径挂钩,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争议激发学生创造思维,激发求异思维。小学一二年级识字教学识字方法很多,除了教师可以帮学生归纳诸如加一加、谜语识字、象形识字等外,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实际谈谈识字方法,可能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方法出现,如结合名字、结合地理位置,自编顺口溜等。

三、少讲多激,启迪智慧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说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
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因此作为教师引导学生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及时点播。从听课的情况来看不少的老师满堂课的串讲、串问,教师占据了课堂这一主阵地,成了课堂教学的主人,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导致对知识的学习索然无味。

激在关键处,引导思考。如一年级教材第七课《生日礼物》,学生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体会鸟儿被关在笼子里的感受,可以问道:“假如你被父母关在家里,你会对我们说些什么?” “假如你是一只小鸟,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从而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生肯定会说:孤独、不自由,心理难受等,心情肯定是沉重的、难受的,然后指导学生用读来体现这种心情,情与言融为一体,言为心声。每篇课文都有重点段、重点句,也可以在这些关键处,引导学生思考,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激在兴奋点,激励参与。在课堂上,不少学生回答非常精彩,作为教师在学生回答时应该及时肯定,指明方向,如“读得真有感情”、“你说的思路很清晰”、“你这个字的音读得非常准,能给大家再示范一次吗?”等,通过语言,肯定学生的优点,使学生产生兴奋点,从而全身心投入听课,参与到整堂课中来。

以图片为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在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的图片,这些图片展示的是该篇课文重点部分,作为教师应仔细分析,思考如何将图片与文章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西师版小语十二册教材19课《访兰》一文中的有三幅图片,一幅画的是父子两来到大山深处,有几十丈的山崖,山崖深不见底,山边有许多兰草,这幅画所要叙述的是第二自然段内容,长在这种地方的花草,体现的就是一种不俗,有助于加深对父亲所说话的理解。另外两幅画,画的是兰草和花,加深了学生对兰草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对兰草更加亲切、更加接近。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应以读为中心,在读中体验、读中悟道、读中深化,教师应适时点拨,少讲多思,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为语文课堂注入新的活力,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少三多情况篇三

要重视班子民主生活会中

存在的“三多三少现象”

民主生活会制度,是我党的一项组织制度。实践证明,通过召开民主生活会,及时进行严肃认真的自我剖析和相互间的批评监督,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对于正确解决党内矛盾,加强党内监督,增强党性观念和廉洁自律意识,提高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党的团结和帮助干部的健康成长,都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但从近些年的实际情况看,一些单位在召开民主生活会时,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在会上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存在“三多三少现象”,主要表现为:

一是谈工作多,谈思想少。在民主生活会上,多数同志对自己分管的工作能进行全面的总结和回顾,但很少有同志能联系群众提出的意见和个人的实际情况谈自己在党性、党风上存在的问题。

二是批评自己多,批评别人少。不少党员领导干部在民主生活会上对自己的缺点和问题进行了自我批评,但对其他同志的缺点和问题只字不提,存在“老好人”思想,怕影响关系,怕得罪人。

三是谈共性问题多,谈个性问题少。在民主生活会上,很多同志谈到的问题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一些同志对民主生活会采取应付态度,每次的发言都差不多,很少有人联系个人的工作和思想实际来谈,发言缺乏针对性和个性特点。查找问题往往是讲些无关紧要、不痛不痒的话,对触及思想、涉及责任的问题就避而不谈。

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对民主生活会重要性认识不够。一些工作抓得较有成效的单位一把手认为,只要工作抓得有声色、会开不开

无所谓。片面认为大家朝夕相处,彼此了解熟悉,可以随时随地交流沟通,消融解决,无须兴师动众通过民主生活会来集中查摆整改。二是单位主要负责人素质参差不齐,不敢真刀实枪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尤其是少数能力水平不高、作风又专制的“班长”,更是顾虑重重,担心一旦召开民主生活会,自己势必成为大家矛头所指的焦点。三是班子其他班子成员心存顾忌,不敢积极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武器。一些班子成员担心在公开场合上,指向明确、实事求是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诚意被曲解,轻则导致一把手、其他成员对自己印象不好,在感情上疏远隔膜,重则招来打击报复,影响分管工作的开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个人发展。四是对民主生活会的监督乏力。虽然纪检机关和组织部门每年都安排人员参加各单位民主生活会,但会后很少过问整改措施的落实。一些民主生活会虎头蛇尾,效果不佳,是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在思想上不重视民主生活会,造成恶性循环的关键所在。

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使其真正发挥作用,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强化学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重点加强单位一把手的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到民主生活会不仅是党的组织生活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领导班子和个人及时发现问题、并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的有效途径。

二、健全并严格落实民主生活会制度。每个单位都要根据上级制定的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规定和要求,结合本部门、本单位实际,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民主生活会制度。可以建立本级党委(党组)抓问题整改落实的专项监督督查制度,督查制度要目标明确、要求具体、措施得力,真正从制度上保证民主生活会成为单位抓班子建设、强整体功能,促工作开展的常规手段。

三、要加大上级党组织的指导、管理、监督力度。上级党组织针对下级领导班子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对开好党员领导干部的民主生活会提出指导性意见;

对会前准备是否充分,民主生活会是否达到了规定的要求,班子及其成员对照检查是否抓住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整改措施是否切实可行并取得实效进行检查监督。

四、积极创新,拓宽群众监督渠道。应探索建立各项制度确保党员、服务对象等对民主生活会实行全程监督。建立会前征求群众意见制度,建立吸纳单位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机关中层干部列席会议制度,建立会议效果群众测评制度。

三少三多情况篇四

新闻来稿中的“三多三少”现象及其克服办法

作者刘照丁

在报社编辑部编稿、组稿、值班,时间长了,读稿子多了,我发现来稿中存在“三多三少”现象。开始,我以为这是本地方的现象,到省里参加全省新闻骨干培训班后,与同行交流了一些情况,才知道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走进wto时代,“三多三少”现象严重影响传媒质量提高和竞争力增强,与其它济后的农副产品和工业产品一样,处在迫切需要整改之列。

综合本人积累的资料和同行的一些说法,可见新闻来稿中的“三多三少”现象表现为:

第一是工作性、总结性的稿子多,深度报道少。工作性的稿子突出在年初,比如“经济建设开门红”,“国企改革早准备”,“农村工作早安排”,“计划生育早计划”,“下岗职工早培训”等等。而总结性的稿子则突出在年中和年终,如“税收任务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农业生产丰收在望”,“经济建设花繁果硕”,“招商引资硕果累累”,“教育改革稳步开进”,“交通建设迈上新台阶”“私有经济得到新发展”等等。

这些稿件千篇一律,无非是开会布置,领导讲话,措施一条条,数字一串串,有的干脆照抄工作总结,让人读后感觉仍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相反,来自通讯员之手的深度报道却很少。去年冬,某县私有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取得很好的效果,有很多人们想了解的、新鲜的东西。为此,我约该县一位通讯员写一篇有关此项工作的深度报道,要求有措施、有经验,让人读了可学习借鉴。可结果仍然是一篇篇幅长长的工作总结,让人大倒胃口。而中国进入wto时代,地方工、农业产品结构如何调整?怎样解决目前产品档次低、质量差的状况?如何与世界经济接轨?象这类稿子更是少之又少。

第二是季节性、应景性的稿子多,生动活泼的少。季节性的稿子比如元旦、春节、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党的生日、八一建军节、中秋节、国庆节等等。应景性的稿子比如学雷锋做好事、学英雄见行动、学理论强素质、开业剪彩获奖挂牌、开会联欢、领导下乡、春耕春种、夏收夏种、植树造林、安全防火、抗寒抗旱抗高温、保质保量促生产等等。

这类稿子年年写,炒老饭,节日活动少不得热热闹闹,学习座谈当然是满堂济济,而应景稿要么是进度式数字式报表式,要么就是如何如何重要等,长期以往,除了年月日是新的,没多大变化,有的通讯员甚至把早年发表过的稿子换个时间又寄来了。有一天,我在编辑部就接到一位读者打来电话反映,说当日一篇报道与去年一篇见报稿是一样的,我当即翻开去年的报纸合订本核对,结果除了年月日和个别数字有改动外,标题、新闻来稿中的“三多三少”现象及其克服办法作者 刘照丁sglzd@1

文章、作者都近乎一样。难怪读者说一些新闻没看头,有现场感,新鲜活泼的新闻真是难见啊!

有时看到有些素材本来很新鲜的,但编辑部收到的稿却往往不尽人意。如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香港一批大学生到韶关市农村体验生活,晚上两地大学生举行联欢晚会,这是个多好的写现场新闻的素材呀!香港大学生对内地有何感受?对香港的前途有何看法?韶关大学生对香港大学生印象如何?都是人们迫切关心的问题,然而,编辑部收到的却是一篇应景性的晚会简讯,真让人大失所望。

第三是荣誉性、表扬性的稿子多,谈问题分析问题的少。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荣誉性、表扬性的稿子不是不能写,而是要解决为什么写、怎样写的问题,象《南京路上好八连》、《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北京有个李素丽》等等这样的好的表扬稿,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

大家知道,社会的商品化、人们思想的功利化,许多通讯员都喜欢写荣誉性、表扬性的稿子,在编辑部,写模范单位和先进个人的所谓表扬稿俯拾即是,可惜大部分帽子大大、篇幅长长、内容空空,很难采用。有一位通讯员写一位先进人物,荣誉开头、荣誉结尾,从全国劳动模范到省优秀共产党员,从市先进工作者到县模范专业户,从镇科技致富带头人到村文明家长,荣誉列了一大串,这样还不够,还专门打电话到编辑部,又补充了更多的荣誉,似乎要编辑部非发稿不可。但问到说明主人公先进的细节、为什么先进等具体问题时,通讯员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相反,谈问题、分析问题的稿子却少有人问津。如某地有间很有影响的大商场,辉煌时产生了许多表扬稿,什么红旗单位、文明超市呀等等,不厌其详,但当它一夜之间倒闭时,当许多群众都瞪大眼睛迷惑不解时:它为什么倒闭?是商品不对路还是管理存在问题或其它原因?却未见通讯员写文章来。一位国有企业的厂长,领导企业尝试股份制经营,这下了不得,“敢吃螃蟹的人”、“新时期的改革家”,一顶顶大帽子充填成文涌到了编辑部,后来这个厂长因贪污受贿踉铛入狱,这时却没有人为他作文总结教训,真让人叹息不己。

为什么出现“三多三少”现象?这里有社会风气问题、通讯员素质问题、编辑作风问题等等。众所周知,社会处在转型时期,各种社会问题纷繁复杂,人的思想和价值取向多样化,必然引发种种问题。有的通讯员就说,我们是单位的通信员,单位领导是我们的衣食父母,领导叫往东我们不敢朝西啊,领导的指示就是我们的价值取向。而一些领导出于保乌纱、升官等目的,就会好大喜功而大做表面文章,而对批评性、揭露性文章自然就深恶痛绝。近日就读到一篇文章:泌阳县广播局有人写了一篇题为《泌阳出了一个“张金柱”》的批评稿,在市报发表后,惹得该县主管宣传的县委副书记暴跳如雷,在全县宣传工作会议和通讯员会议上说:“谁写批评稿,就是和县委过不去;
谁写批评稿,我就和谁过不去!”如此蛮横的态度,令人不寒而栗。这样,处于“弱势群

体”的通讯员出于自身的利益,有的顺从、有的盲从、也有的主动投领导所好,“三多三少”现象便有了发芽的温床。

与此同时,通讯员素质低也是“三多三少”现象萌生的原因,前段时间,与一些单位领导交谈,他们就反映这个问题,他们对“三多”表示厌烦,而对“三少”表现出十分渴求。有一个县的领导带团到某地考察招商引资工作后,说这里的招商引资工作有效果、有经验,十分值得借鉴学习。可见,他们对通讯员的要求,就不仅仅是工作性的动态,而是希望有更深度的能出经验的报道,这样他们或许就可避免舟车劳顿的学习方法,而是通过传媒就学习了新的经验。很多领导还十分愿意听到群众的呼声,希望以民为镜,改进工作。对此,一些通信员却叹息说,我们是业余通讯员,深入群众难哪!我们是半路出家,要写出工作性的深度报道难哪!

还有采编作风的问题,也是“三多”少不下来,“三少”多不起来的一个原因。某公司开业志庆,报纸按规定应以广告形式刊出,而有一家报纸却在第一版重要位置以新闻形式刊出。这使一些商家以为有机可乘,遇开业志庆,便四处托人拉记者、找编辑,希望把广告变新闻刊出。这一方面混淆了视听,另一方面败坏了社会风气,危害不浅,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也是完全不合拍的。

怎样克服“三多三少”现象?首先就是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净化社会风气。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指出,“在一些地方、部门和领导干部中,教条主义、本本主义滋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盛行,弄虚作假、虚报浮夸严重,独断专行、软弱涣散问题突出,以权谋私、贪图享乐现象蔓延。这些问题,归根到底都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其消极影响和后果不可低估。”毫无疑问,这些问题也会影响通信员、影响传媒,“三多三少”现象,正是这些问题的折射。因此,克服“三多三少”现象,根本的办法还是要解决这些问题。要按照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要求,大力弘扬社会正气,给通讯员、给传媒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只有这样,才会有象青海省西宁市市容环卫管理局那样,欢迎批评环卫工作的新闻报道,象海南省委那样,成立新闻舆论监督中心,欢迎舆论监督;
只有这样,“三多”才会被有效克制,“三少”才会被发扬光大;
只有这样,传媒的报道质量才会提高,竞争力才会增强。

其次就是要加强采编队伍建设,提高办报水平。要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要求,努力打好理论路线根底、政策法律纪律根底、群众观点根底、知识根底、新闻业务根底,千方百计开创新闻宣传工作新局面。我在负责记者部工作时,就曾倡导开展了“三不”活动,即“一般的剪彩开业不去、没有宣传价值和新闻价值的事情不写、没有全局性和指导性的会议不报”,把记者的思想集中到上水平、出精品上来,为基层通讯员写好稿做榜样。负责要闻部工作时,又积极倡导开展了“头条新闻大赛”、“好通讯赛”、“现场短新闻大赛”、“新闻摄影大赛”等等,让短小精悍、新鲜活泼的好作品活跃版面。如《猫头鹰夜访宿舍楼》,通过一只猫头鹰的遭遇,反映了环保工作取得的成绩,全文仅200多字。又如《“12315”在忙碌》,用动感式的语言反映了工商干部的工作等。象这样的作品都上了韶关日报的要闻版,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三多三少”现象蔓延。

再次就是提高通讯员队伍素质,培养一支精干的通讯员队伍。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写稿的人越来越少,有的人便提出“精英办报”,于是忽略了通讯员队伍的建设,有的报纸从原来通讯员稿件的采用率占75%、记者为25%一下子调转过来,使办报的路子越走越窄。实践早已证明,依靠群众是我们办好一切事业的根本。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进入wto时代,各种知识、各类信息接踵而入,单凭几个“精英”是办不好事的。粤北新丰县地处边沿山区,记者少到,通讯员也难得动笔,许多信息就向当地的农副产品一样自产自销,经济发展缓慢。走进新世纪后,该县从领导到群众都认识到信息的重要,新闻报道工作被高度重视,培训了通讯员,信息量、新闻见报率猛增,并与农副产品的输出量、经济成长率成正比增长。传媒离不开通信员,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通讯员队伍,这是克服“三多三少”现象的重要措施,也是传媒成功的标志。近年来,我应邀参加过几个新闻培训班,培训人数2000多人次,一些习惯写工作性、动态性、应急性稿子的通信员说,“写新闻不掌握方法,就等于农民不懂市场,产不对销啊!”他们开始尝试写深度报道,并取得了较好成绩,有的上了一些报纸的重要位置,有的还在全市、全省新闻评比中获奖。韶关日报新闻通讯员用稿率稳居70%,并保持一定的质量,广大通讯员功不可灭。

科技现代化,经济全球化,新闻报道必须与世界接轨,而“三多三少”现象正是接轨的障碍,期望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并采取措施加以改正。

(原载2002年第3期人民日报《新闻战线》杂志

推荐访问:三多 情况 三少三多情况(4篇) 2023年三少三多情况(4篇) 三少三多方面

版权所有:信达文档网 2014-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信达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信达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40191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