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信达文档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7篇(2023年)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7篇(2023年)

时间:2023-07-03 11:05: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7篇(2023年),供大家参考。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7篇(2023年)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为您精心整理了7篇《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有关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二:语文以及汉语言文学关系 篇一

摘要:在进行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学对接的过程中,需要坚持语文终身教育的观念,这样才能确保两者之间实现合理对接。

关键词:语文;汉语言文学

引言

语文教育是弘扬我国汉语言文学精髓的主要途径,汉语言文学属于语文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应试教育模式下的语文教学更多的是为考试而学习而不是为文学而学习,语文教育没有满足新时代汉语言文学的教育要求。汉语言文学要实现语言教育和汉语言文学的对接性教育,就要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在教学理念越来越开放的情况下,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来正确理解语文教学中汉语言文学的教育问题。

1汉语言文学教育的特点

汉语言文学的作用很大,而且不是仅仅局限在某一方面。汉语言文学在反映我国历史和文化语言传统的同时,也可以将一个民族的气质风貌展现出来,并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语言文学是人类的财富,汉语言文学更是中华民族的财富,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应该将其继承和发扬起来。汉语言本身就是一门我国特有的专业,这门专业的目标就是培养人文素质、培养专业的从事汉语言文学的人才。在现如今的社会中,衡量教育是否合格的标准是看其能否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汉语言文学教育过程中并没有直接体现出实用性,而是通过人文观念等展现的,不能用经济指标进行衡量。

2语文以及汉语言文学之间的关系

2.1教学目标相同:

语文以及汉语言文学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给社会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同时保证学生可以更快的适应社会生活;语文教育的一部分就是汉语言文学,两者在理论以及教学内容上存在一致的地方,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会根据各自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各项兴趣爱好。

2.2表达形式不同:

汉语言文学在教学过程中强调,通过语言体现出作者的感情、对事物的看法分析,读者通过阅读文字来了解作者的情感波动。汉语言文学的生动性则主要体现在可以用语言进行灵活表达。虽说两者表达形式上存在差异,但语文教育是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基础,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

2.3专业性的差异:

汉语言文学教学要比语文教学更加专业,一般情况下,在高等院校教学过程中,汉语言文学都会涉及到很多的专业知识,这就需要学生进行探究。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不断加深自身的文学知识,发自内心的原因学习,和汉语之间培养深厚的感情;语文教学相比就简单的多,只需要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说两者专业性之间存在着差异。

3语文和汉语言文学教学衔接的问题

3.1实践能力衔接薄弱:

在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语文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却有些忽视,这造成的现实情况就是很多学生有着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但实践上的经验却几乎是空白的;有些汉语言文学老师的教育理念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教学过程中只重视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对于汉语言文学实践的重要性却几乎不谈,这就造成课堂上只进行枯燥的理论知识灌输,学生长此以往,对课堂学习会逐渐失去兴趣。这也是现如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

3.2教学缺乏针对性:

汉语言文学目前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教育体系,但是却没有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于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也没有完全领会,这就造成一个非常尴尬的问题:制定的教育目标和方法与现实情况脱节,无法满足学生发展以及课改的需求。在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时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课程和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阶段的变化,结合教学情况,在了解学生掌握程度的基础上,对教学方法和技巧进行更新。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汉语言文学教学可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4促进语文以及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衔接的措施

4.1做好人文素养培养:

在进行汉语言文学以及语文教育的时候,要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做好人文素养的教育,促使专业学生身上具备人文色彩。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可以从两方面入手:老师除了正常教学之外,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关心和关怀,了解学生的思想处境以及情感波动,从这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素养和人格;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和维护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教学计划及任务;与此同时,完善汉语言体系可以做好文化传承。

4.2注重实践能力对接:

要想更好的将语文和汉语言文学教育进行融合,就必须和现如今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在分析已有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做好两者融合的工作。要想将两者完美的融合起来,就需要找到两者的相同点,汉语言文学和语文教育都是围绕汉语言文学展开的,在教学过程中若想融入实践知识,就必须了解两者共有的知识和理论,最终实现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目的;在进行实践教学过程中,应该对教学模式和方式进行创新,让学生在了解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实践潜力。

4.3加强技术指导: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在有很多高校采取了远程教学的方式,这样把现代科学技术和课程完美的结合起来。语文和汉语言文学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拥有敢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精神。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可以品尝创作带来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最终让学生具备较强的文学鉴赏分析能力。

结束语

在进行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学对接的过程中,需要坚持语文终身教育的观念,这样才能确保两者之间实现合理对接。语文以及汉语言文学的关系是相互联系却相互独立的,汉语言文学作为语文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本身在教育目标上就是一致的,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结合实际情况,不生搬硬套,切实做好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邵之茜;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06-1515

2、高素质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三个问题王彩萍;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7-05-1514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格式标准 篇二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格式标准

1、引言

1.1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了统一规范我省电大本科汉语言文学类毕业论文的格式,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

1.2毕业论文应采用最新颁布的汉语简化文字、符合《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由作者在计算机上输入、编排与打印完成。论文主体部分字数6000~8000。

1.3毕业论文作者应在选题前后阅读大量有关文献,文献阅读量不少于10篇。并将其列入参考文献表,并在正文中引用内容处注明参考文献编号(按出现先后顺序编)。

2、编写要求

2.1页面要求:毕业论文须用a4(210×297mm)标准、70克以上白纸,一律采用单面打印;毕业论文页边距按以下标准设置:上边距(天头)为:30 mm;下边距(地脚)25mm;左边距和右边距为:25mm;装订线:10mm;页眉:16mm;页脚:15mm。

2.2页眉:页眉从摘要页开始到论文最后一页,均需设置。页眉内容: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类本科毕业论文,居中,打印字号为5号宋体,页眉之下有一条下划线。

2.3页脚:从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开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页码编写方法为:第x页共x页,居中,打印字号为小5号宋体。

2.4前置部分从中文题名页起单独编页。

2.5字体与间距:毕业论文字体为小四号宋体,字间距设置为标准字间距,行间距设置为固定值20磅。

3、编写格式

3.1毕业论文章、节的编号:按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

3.2毕业论文的构成(按毕业论文中先后顺序排列):

前置部分:

封面

题名页

中文摘要,关键词

英文摘要,关键词(申请学位者必须有)

目次页(必要时)

主体部分:

引言(或绪论)

正文

结论

致谢(必要时)

参考文献

附录(必要时)

4、前置部分

4.1封面:封面格式按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封面统一格式要求。封面内容各项必须如实填写完整。

4.2题名: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毕业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题名所用每一词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题名一般不宜超过30字。题名应该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写词、首字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题名语意未尽,可用副题名补充说明论文中的特定内容。题名页置于封面后,依次列示如下内容(见附件6):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小二号黑体,居中)

论文题名:(二号黑体,居中)

学生姓名:(××××××××三号黑体)

学号:(××××××××三号黑体)

指导教师:(××××××××三号黑体)

专业:(××××××××三号黑体)

年级:(××××××××三号黑体)

(××××××三号黑体)分校(学院) (××××××三号黑体)工作站

4.3摘要:摘要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应以第三人称陈述。它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的内容应包含与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也供文摘等二次文献采用。

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目的、实验研究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等,而重点是结果和结论。摘要中一般不用图、表、公式等,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术语和非法定的计量单位。摘要页置于题名页后。

中文摘要一般为300汉字左右,用5号宋体,摘要应包括关键词。

英文摘要是中文摘要的英文译文,英文摘要页置于中文摘要页之后。申请学位者必须有,不申请学位者可不使用英文摘要。

4.4关键词: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一般每篇论文应选取3~5个词作为关键词。关键词间用逗号分隔,最后一个词后不打标点符号。以显著的字符排在同种语言摘要的下方。如有可能,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提供的规范词。

4.5目次页:目次页由论文的章、节、条、附录、题录等的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另起一页排在摘要页之后,章、节、小节分别以1.1.1、1.1.2等数字依次标出,也可不使用目次页

5、主体部分

5.1格式:主体部分的编写格式由引言(绪论)开始,以结论结束。主体部分必须另页开始。

5.2序号

毕业论文各章应有序号,序号用阿拉伯数字编码,层次格式为:

1××××(三号黑体,居中)

×××××××××××××××××××××× (内容用小四号宋体)。

1.1××××(小三号黑体,居左)

×××××××××××××××××××××(内容用小四号宋体)。

1.1.1××××(四号黑体,居左)

××××××××××××××××××××(内容用小四号宋体)。

①××××(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

1)××××(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

a.××××(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

5.3论文中的图、表、公式、算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依序连编导编排序号。序号分章依序编码,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可分别为:图2.1、表3.2式(3.5)等

5.4注:论文中对某一问题、概念、观点等的简单解释、说明、评价、提示等,如不宜在正文中出现,可采用加注的形式。

注应编排序号,注的序号以同一页内出现的先后次序单独排序,用①、②、③??依次

标示在需加注处,以上标形式表示。

注的说明文字以序号开头。注的具体说明文字列于同一页内的下端,与正文之间用一左对齐、占页面1/4宽长度的横线分隔。

论文中以任何形式引用的资料,均须标出引用出处。

5.5结论:结论是最终的,总体的结论,不是正文中各段的小结的简单重复,结论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炼。

5.6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应是学位论文作者亲自考察过的对毕业论文有参考价值的文献。参考文献应具有权威性,要注意引用最新的文献。

参考文献以文献在整个论文中出现的次序用[1]、[2]、[3]??形式统一排序、依次列出。

参考文献的表示格式为:

著作:[序号]作者。译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期刊:[序号]作者。译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数)。 引用部分起止页

会议论文集:[序号]作者。译者。文章名。文集名 。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篇三

摘 要:对比比较是人类认识事物、了解事物、研究事物的最常用方法,其也是语言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对比语言学作为语言学研究的重要一支,发展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本文仅就对比语言学的定义、分类、历史发展、原则与程序做一简单概述。

关键词:对比;对比语言学;定义;分类;历史发展;原理与方法

一、对比语言学的定义及分类

对比语言学是语言学中的一个分支,其任务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共时的对比研究,描述它们之间的异同,特别是其中的不同之处,并将这类研究应用于其他有关领域(许余龙1992/20xx)。对于这一定义,我们可以理解如下:首先,对比语言学是语言学中的一个分支,它和其他分支密切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其次,对比语言学是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对比描述,而普通语言学则是对某一种语言的普遍描述。再次,对比语言学是在共时理论的框架下发展的,也就是说其研究的对象,是语言的发展状态,而不是其演变。最后,对比语言学虽然研究描述语言之间的异同,但重点却在不同的方面。

对比语言学可划分为理论对比语言学和应用对比语言学两大类。理论对比语言学又由一般理论对比语言学和具体理论对比语言学构成。一般对比语言学是一般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它旨在研究对比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具体对比语言学是具体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它旨在运用对比语言学的原理和其他语言学的相关知识,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具体的对比描述。应用对比语言写属于应用语言学的范畴,其也可以划分为两类,即一般应用对比语言学,它旨在研究如何将对比语言学的理论成果应用于语言外语教学活动中去。另一类是具体应用对比语言学,其任务是对两种语言进行具体的对比描述,以便为某一具体的应用活动服务。

二、对比语言学的起源与历史发展

自从人类产生了语言后,语言之间的比较与研究便蓬勃发展起来,对比语言学学科作为现代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有两个渊源,一是起源于欧洲,其二是起源于美国。欧洲的对比语言学学科始于19世纪末,发展于20世纪初,其理论框架为对比型理论性的共时语言分析,而后由布拉格学派的语言学家继承发展。美国的对比语言学发展于二战期间,对比语言学的英文名称contrastive linguistics一词,由语言学家Whorf于1941年在其著作《语言与逻辑》一书中首次提出。而与欧洲传统的对比语言学特点不同,美国对比语言学的研究主要是应用性的。表现在运用语言对比的方法进行语言接触和双语现象研究等理论方面的探索,另外还运用对比语言学研究为外语教学服务。但20世纪60年代以后,对比分析的两个理论基础:行为主义心理学与结构主义语言学受到极其严厉的批判,对比语言学也开始走下坡路,从此一蹶不振。而与此同时,对比语言学在欧洲却持续发展,大部分的语言学家则采用转换生成语法作为对比描述的语言学框架。在此后的30多年中,理论对比语言学在欧美越来越受到了关注,学科地位得到提高,学术界对对比语言学本身的一些理论、方法问题的探讨也逐渐深入。我国国内的对比研究学者有严复,此外还有马x忠、黎锦熙、赵元任、王力和吕叔湘等都对汉外对比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对比语言学的原则与研究程序

(一)对比语言学的一般原则:共时对比原则和同语体对比原则。

共时对比原则:对比研究是一种共时比较,当我们对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状态进行对比描述时,不能拿不同时代的语言现象进行对比。

同语体对比原则: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具有不同的功能语体,不同的语言拥有不同的选择、使用、组织语言单位的规范和规则。书面语与书面语对比,口语与口语对比,即相同的语体进行对比。

(二)对比研究的程序:

1、确定对比范围。首先确定对比的范围,即描述的对比层面是什么。比如在音、词、句、篇章、语用等选择一个层面来进行比较。其次需要进一步确定其具体对比描述对象是什么,也就是对比的语言单位。例如,在语法层面上,可以选择词组或句子结构等单位作为对比的对象。最后就是对比的语言学内容。

2、文献搜集与研究。首先先要搜集某一对比范围内已有的对比研究,这样可以使我们避免重复做别人做过的工作。其次就要搜集出这个研究范围内对两种语言分别所作的分析研究。

3、确定理论框架。对比研究的理论框架是指以某一种语言分析研究的理论或模式为基础的对比描述方法。选择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的主要原因是为了确保语言描述的可比性。我们常用的对比描述方法有中心词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近年来,转换生成语法,格语法等也被许多研究学者所采用。而对比研究的理论框架的选择取决于对比研究的目的和范围。

4、搜集语言材料。语料可以分为实例语料和内省语料。而内省语料又可以分为自我内省语料和实验内省语料。选择语料我们需要考虑对比研究的性质和目的、理论框架、描述内容这些因素。

5、分析对比。对比分析是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某一确定的理论框架对搜集的语言材料作某一方面的分析和对比。

6、总结。分析对比后,我们要总结这一对比的成果是什么,讨论其意义和价值。同时,也可以找出其局限性,提出自己的设想和建议。

四、总结

对比语言学作为现代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目的殊途同归是为了解决教学或翻译问题而对比两种语言的异同。对比可以在语音、语法、词汇、语义、语用等层次进行,也可以从语言的文化、心理、民族角度进行对比研究。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对比语言学这一学科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的重视和青睐。

参考文献:

1、 许余龙。对比语言学(第2版)[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xx

2、王利众。对比语言学综述[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xx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模版 篇四

“清”者自“清”

——简析清代小说中的思想

摘要:清代小说,是清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上的高峰阶段;清代小说思想是整个中国古代文人细想的生化与延续。清代小说发展的特点,一是品类繁多,流派纷呈,不仅包容了传统的各种形式,而且又有大量的创新;二是名著层出不穷,取得了最为辉煌的成就。清代小说中所蕴含的思想特点是包含作者在无限的情感中概括出的“喜怒哀乐”等各式各样的感观。本文从当代人的思想上分析清代小说中人物、情感、思绪的演变和更新。关键词:清代小说 清代思想 思想情感与小说的关联

清代小说不仅继承了之前各个时期小说中关于人物性格,人物情感的描写,而且还在更大程度上对这种写法的提升。“回到人物内心深处”,这是清代文人的主打理念,正是在这种思绪模式的熏陶下,才会有无数层出不穷的脍炙人口的小说、小说集被后人所传颂。清代小说基本是文人的创作,虽有历史、传说等素材的借鉴,但作品的取材于现实生活,充分体现了作者的个人意愿。

1、明末清初时期小说的形成以及作者在小说中蕴含的思想

众所周知,明末清初时期,因为时代变更的缘故,小说在体裁、内容上肯定会有所不同,但由于明时代的思想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因此会在清初时期出现大量的模仿传奇笔法撰著文章的文人。这一时期影响最大的还是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此书汲取了传统的志怪与传奇的成就,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文言短篇小说的集大成之作,但在写法上则有极大的创新,它展示上了一个五光十色的艺术世界,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意义。《聊斋志异》中有许多作品直接或间接地揭露和讽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政治以及帝王官绅的罪恶。《聊斋志异》中的内容,大多源自于民间传闻。由于作者的思想感情是较为混杂的,因此《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也驳杂不一。其中大部分作品的思想内容表现了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的批判(科举弊端、官场黑暗),并通过在幻想的境界中描写狐鬼的形象时,表现对美好人生的向往。但也有少部分作品宣扬陈腐的礼教,也体现为对某些野蛮、阴暗现象的兴趣。在一些优秀作品中,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构建离奇的情节,同时又善于在这种离奇的情节中进行细致的、富有生活真实感的描绘,塑造生动活泼、人情味浓厚的艺术形象。如《席方平》中就是以阴间的一场骇人听闻的冤狱,揭露了贿赂成风,暗无天日的封建社会的现实,而席方平的报仇行动也正是受压迫者起而反抗的真实写照。

又如《司文郎》抨击科举制度的种种弊端和封建文人为猎取功名而不顾廉耻的丑行。这些小说在很大程度上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无独有偶,也有一些小说则是反映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新生活的期待。如《公孙九娘》则是一篇歌颂青年男女反封建婚姻,冲破礼教束缚,追求自由、美好爱情的斗争精神。不难看出,不论是不满亦或是憧憬,都是作者们在现实中得到的启发,将自己的思想情感赋予作品之上的。

有人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清朝小说中不免有许多是达官贵人,甚至是更高贵之人所著,因为在那样的年代要想出名本身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但就是这些达官贵人,也有“为官要为民做主”的思想,也想着要在自己 的能力范围内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但在遇到更大的障碍的时候就不得而终了,因此只能将自己的一些感慨发泄到自己的著作当中。纪晓岚就是其中一位,纪昀所著的《阅微草堂笔记》中多次强调道德说教甚至因果报应思想。对于朝政、官场亦有所揭露和抨击。对于世态炎凉的描写,也很逼真。其中作品或表现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与同情;或用辛辣痛切的语言对吏治的黑暗,腐败,以及官员贪赃枉法丑行予以抨击,对社会的种种弊端,以及世态人情的浇薄,奸诈等等进行嘲讽和指责;或对道学家的拘迂、虚伪给以深刻揭露。因为纪晓岚心里最明白,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灵中,原本已经存在着一个鬼神的世界,而这个世界,也正是他阐发教化人心的最佳载体。纪晓岚的思想形态,和一般传统的读书人大致上是一样的,在主要的儒家思想之外,又染有浓厚的道家和佛家色彩。纪晓岚建造的这个鬼神世界,与民众的心理是非常接近的。另外,由于他所处的环境,正充满着谈狐说鬼的风气,他以深谙此道的身份,运用他畅利的文笔,自然能作直指人心的发挥。因此他在“有鬼”和“无鬼”这个问题上,他才不停地兜圈子,而且这个圈子兜得非常艺术。他用这种自相矛盾的方式建立了一个属于他的寓言世界,那个世界是世风浇漓的人间状态的种种投射。他说鬼的直接目的,一是借鬼的口,说出自己所难说又非常想说的话;第二是借幽冥的神通,去烛照世情的幽微。在他的笔下,鬼就是人,人就是鬼,鬼情就是人情,阴间就是阳世。纪晓岚写了各种各样的鬼:有误拘误判、草菅人命的“愦愦之鬼”;有助纣为虐,诱陷同类的卑劣之鬼;有包揽词讼,罗织人罪的帮凶之鬼;有奴役男鬼包占女鬼的豪霸之鬼;有变化多端,欺软怕硬的无赖之鬼;有阳险毒辣,设计害人的奸诈之鬼;有八面玲珑,周旋官场的滑头之鬼等等。总之是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鬼。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里面曾经给予《阅微草堂笔记》高度的评价:“故凡测鬼神之情状,发人间之幽微,托狐鬼以抒己见者,隽思妙语,时足解颐,间杂考辩,亦有灼见。叙述复雍容淡雅,天趣盎然,故后来无人能夺其席,固非借位高望重以传者矣”。

《阅微草堂笔记》与《聊斋志异》的一个共同之处,是他们都建立了一个寓言世界。只不过在《聊斋志异》中,那个世界是幻真融合的,而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则更直接地成为人间状态的种种投射,成为抨击现实社会的一面镜子。作者分别在各自的著作中阐述了自己的思想。

2、小说所映射的现实生活

明末清初时期,由于时局动荡,出现了如“红花会”、“天地会”等组织“反清复明”,认为“天下事汉人的天下”,“满人应该永远回到关外”。虽然这些组织都不约而同的相继被瓦解,但是他们留给人们的思想却持续了很长时间,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说岳全传》、《水浒后传》。

《说岳全传》主要描述了一场尖锐的忠奸之争,以岳飞为代表的主战派为主抗战,收复失地,反对投降,而以秦桧为代表的奸臣集团则卖国求荣,迫害主战派的将领。在这场斗争中,由于朝廷昏庸,秦桧专权,以及岳飞等主战派将领自身的局限,最终,岳飞成了失败者。作者在著作的过程中,极其坚定而明确地表达了赞美抗战,鞭挞投降的思想感情。而作者在虚构和史实的处理上,也注重情节的集中。书中提及到岳家军的复兴,岳飞之子岳雷挂帅扫北,生擒金兀术报仇雪恨,多数属于虚构,但就在这虚虚实实之间,让读者体会到了当时作者的无比愤慨的思想感情。《说岳全传》是一部思想内容比较复杂的作品,它以忠奸斗争为线索来展开民族矛盾,在民族矛盾中表现忠奸斗争。忠奸斗争,是一个比较古老的主题,但是不同时代的忠奸斗争有不同的具体内容。《说岳全传》中所写的忠奸

斗争是在南宋立国未稳、金兵大举进兵中原的特殊历史背景之下展开的。岳飞等爱国将领,力主抗战,收复失地。而秦桧为首的权奸集团,则竭力主张卖国求和。因此,爱国与卖国、抗战与投降,便成为作品中反映的忠奸斗争的具体内容。由于最高统治者皇帝站在投降派一方,这就使作者和作品的主人公面临着不可克服的矛盾:一方面歌颂抗战是说岳故事固有的中心内容,也是符合作者思想的;另一方面,忠君是封建社会最高的道德准则,是“三纲之首”,作者逾越不了这个认识。本来,在皇帝本人就是投降派头子的情况下,忠君与爱国二者是不可得兼的。但在《说岳全传》里,作者要尽力将两者统一起来,结果造成了作品主题思想和岳飞性格的复杂性。作者解释不了现实的悲剧,便在岳飞故事之外,加上了一个给人以安慰的尾巴。

《水浒后传》主要叙述梁山泊众头领在征方腊之后,已死伤过半,幸存者散居四方,继续受高俅的迫害,在忍无可忍之下,他们重举义旗,与官军对抗。此书贯穿了“官逼民反”的主题,体现了反抗斗争的精神,事实上表达了作者对宋江受招安的否定。在明末清初时期,作者着重描写了李俊海外建国的情节,显然表现了作者坚持抗清的思想感情。李俊与金兵的战斗,也包含了其抗清的抱负。书中提到“这四个奸贼,不要说把我一百单八个兄弟弄得五星四散,你只看那锦绣般江山都被他弄坏,遍地豺虎,满地尸骸,二百年相传的大宋,瓦败冰消,是甚么世界!”,这些话正表达了作者对明末昏君佞臣的愤激之情。

小说在叙述故事情节的同时,也着重地把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一字不漏地剖析给读者,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就能体会到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人读者对作者处在当时的那个时代有着怎样的一种思想有着无限的遐想和猜忌。在写法上将是引人入胜,又或是作者在用自己的思想主导着读者的思绪。

3、冤案、故事是小说在反映现实社会的有利题材

康熙、乾隆年间,统治者以文字狱在思想文化领域对人们造成巨大威慑,又以八股文严格束缚文人的思想,继续着科举的时代悲剧。“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一位读书人晚上点灯夜读,由于房门未关,一阵风吹来,将桌上油灯吹灭,读书人随口来了一句“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和“维民以止”(雍正无头)就是当时文字狱最真实的写照。而《儒林外史》则是对科举制度黑暗的批判。“范进、周进、王玉辉”虽然表面上看来是富有戏剧性的悲剧,使读者感到迂腐可笑,还使读者对官僚和官绅的行为感到卑鄙可憎,但是都是作者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的对腐败的科举和无耻的士风进行了深刻地揭露和辛辣的讽刺。《儒林外史》深刻揭示了科举制度对士人的腐蚀和毒害。它学出了科举时代的社会环境,读书人在科技制度的引诱和逼迫下是非不分,丧失理智,麻木不仁的情形,以及社会上根据科考成败而涨落的人情世态。把对科举制度的批判同对官场、社会恶势力的批判结合起来,把批判科举制度同批判虚伪的吃人的理学和封建礼教结合起来。通过描写科考及第的读书人,出仕则为贪官污吏,居乡则为土豪劣绅,进一步暴露了科举制度的罪恶,揭示了政治的黑暗。通过描写一些正面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理想人生的热切追求。

历史上提及到的“康乾盛世”,实际上就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一段相对稳定的时期内发生了一些相对稳定的事。但是无论统治者在政治、文化各方面采取什么样的统治策略,都无法阻挡封建社会的衰败和历史的变革。《石头记》中曹雪芹就以贾府的“衰败”来映射了“乾隆盛世”的衰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没落,足以看出一代王朝走向衰败的社会面貌。本书内容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爱情故事为主要线索,着重描写在贾家荣、宁二府由

盛到衰的过程中,以贾宝玉和一群红楼女子为中心的许多人物在封建体制和封建家族遏制下的悲剧命运。作品揭露了封建贵族集团内部的荒淫腐败、互相倾轧,暴露他们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压迫剥削,歌颂贵族家庭中具有一定觉醒意识的青年和某些奴婢的反抗行为,对封建礼教等传统思想进行了鞭挞。作者在表达自己对人生黑暗一面控诉的同时,也通过对“宝黛”爱情的描写,在表明封建礼教强大的控制力的同时,也显示出了叛逆者人性与真情的美好和依稀可见的未来。更是对礼教叛逆者坚贞爱情的赞美及对叛逆者本身的赞美。反映出进入末期的中国封建社会不可避免的崩溃结局和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倾向。

出现在清朝中期的小说《三侠五义》,以包公断案的故事作为线索和背景。小说叙写了包拯在侠客、义士的帮助下,审奇案、平冤狱,以及侠客义士帮助官府除暴安良,行侠仗义。“铡庞昱”“铡驸马”等情节,在一定程度上暴漏了封建社会黑暗的统治,表现了作者当时对清朝统治的无能为力,只能将一些希望寄托在小说主人公包公的身上,小说描写了包拯不畏强权,对统治阶级以沉重的打击。书中描写的侠义之士以南、北侠,五鼠为重,着重描写了他们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正义行为,表现出他们忠心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体质。小说在作者思想两面性的影响下,即把侠客义士的除暴安良行为与保护官府大臣为国立功结合起来,又将南侠、五鼠后被皇家所用描写突出,表现了宣扬忠义和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思想。侠士又除暴安良,为民伸冤,又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思想和愿望。作者在书中明显地表达了人民对清朝政治的不满和对是非善恶的态度。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提到“而独于写草野豪杰,辄奕奕有神,间或衬以世态,杂以诙谐,亦每令莽夫分外生色”。

4、从清代人的眼中所看到的真实,从而表达了作者在小说中无限的思绪 清代小说之所以盛行一世,跟清朝在中国长达近300年(崇祯十七年1644年清军人关代明而立,到辛亥革命1911年清朝被推翻,前后有268年)的统治是分不开的。正是在这种长期统治的影响下,当时的一些文人墨客忍受不了统治阶级的横征暴敛,欲起来反抗,但又没有足够的能力、勇气、机遇。只能在自己作品中夹杂一些对统治阶级的批判与教育。现在想来,鲁迅先生当时弃医从文的理由就是那个时期借鉴来的吧。“肉体的拯救比不上灵魂的救赎,中国人当时在黑暗的社会中挣扎着,他们需要一条指向光明和生存的道路,肉体的解救无法真正的救赎他们,只有让他们的心灵摆脱黑暗,中国才可以重新站起来。”李宝嘉可能没有鲁迅先生如此大的胸襟和气度,但也不时的谴责一些东西,比如在他的《官场现形记》中,大多谴责了一些实有的人物,只是易名而已。作者在书中尖锐的抨击了封建社会末期极端腐朽和黑暗的官僚制度。作者塑造了一群形形色色的官僚形象,他们虽不同时不同地,不同官不同权,但都是一群“见钱眼开,见利忘义”“鱼肉百姓”的败类。作者在小说中以晚清官场为对象,集中描写封建社会崩溃时期旧官场的腐败、黑暗和丑恶的情形。

这种类似的以作者鞭策思想为主旨的小说被称为谴责小说,与此同时代的还有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虽然在鲁迅先生眼中,此类小说都不同程度的失实夸张,犯了写实文学的大忌,但在当时的形式下,作者以这种不雅的写法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不失为成功之作。

总之,清代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思想文化领域里的斗争,给小说的创作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无数文人通过自己笔下的小说表达了他们对现实的不满,对统治阶级的黑暗予以揭露的思想。因而,小说本身没

有思想,但在作者思想的提携下,具有了各式各样的思想精髓。本人单就清代小说大概的概述,剖析了“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和宣统”在清朝统治时期对文人思想的影响。小说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古代人民,尤其是底层人民的愿望和心声,获得了他们的认同和喜爱,并对以后的文学创作尤其是小说创作产生了深刻而长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

(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7:300- 胡适。胡适古典文学研究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100-210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中华书局。2010:281-309 张俊//沈治钧。清代小说简史。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06-01:100-212 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新知三联书店。1958:50-179

汉语言文学的毕业论文 篇五

一、以后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

开展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意义后现代教育思想中的教育观念对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展开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首先,后现代教育提倡教育的人性化与个性化,即关注人的生存环境与个性发展,使人能够主动对自身以及身边环境进行改善。汉语言文学具有独特的文化特征,个性化的教育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并使汉语言文学的特征显露出来。其次,后现代教育提倡提问式与对话式教育,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同时在一问一答中可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激发,引发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进一步思考。再次,后现代教育提倡教育民主化发展,这种观念有利于形成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为汉语言文学研究的深入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最后,后现代教育提倡创新观念,创新是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后现代教育思想中将对创造力与创新思维的培养放在了突出位置,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促进汉语言文学的弘扬与发展。总的来说,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应当以后现代教育思想作为指导,从而促进高校教育的发展,促进人才能力与思维的全面发展,促进汉语言文学以及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播。

二、以后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开展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途径

1、调整教学计划。

传统教学活动完全依照教学计划执行,缺乏灵活性与实用性,课堂节奏完全由教师掌控,这种情况下学生只能以被动的形式接受知识,教学效果较差。汉语言文学内容繁多复杂,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因此为了将其特点充分的展示出来,教师应当以后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对教学计划予以调整。教学计划应当具有灵活性,应当让计划适应实际教学活动,而不是让教学活动迎合教学计划。教学计划的制定要从专业特征、学生、教师三个方面出发,进行综合性的考虑。

2、转变教学模式。

汉语言文学专业涵盖内容丰富,包括诗词、小说、曲赋、散文等,单凭直白的讲述,学生是很难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的,因此教师应当转变教学模式,将单向的输出模式转化为双向互动模式,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互动与探究,通过交流学生能够主动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对汉语言文学有着更为深入的体会与了解,使看似枯燥的文学课变的生动活泼。另外,通过面对面交流与探究能够增进师生间的关系,加深彼此的了解,为教学工作的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

3、明确教材意义。

教材是教学活动展开的基础,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虽然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全面的解读,但是却并没有将教材中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尤其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其内容大多为诗词、曲赋、小说、散文等,学生往往意识不到这些文学作品与自身的相关性以及与生活实际的相关性,因此学生的实际能力与素质并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在后现代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师在汉语言文学的教育教学中应当对教材进行研究,明确教材内容设置的实际意义并将学生的思想意识、实际生活以及教材内容联系一起,使之成为统一的整体,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意识到汉语言文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在专业学习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4、有效利用知识。

教育教学开展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对知识予以利用,提高学生的实际素质与能力。教师应当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知识,学生要对知识予以深入探究,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养成学习的习惯,使学生可以主动投身到汉语言文学知识的学习当中。汉语言文学涵盖的内容丰富,仅凭课堂教学难以将让学生完全了解该专业知识,因此学生需对课堂知识予以有效利用,并将课堂延伸到课下。

三、结语

以后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开展汉语言文学教育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教育、学生、汉语言文学的发展都离不开这一思想的指导。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当创新教育思维,调整教学计划、改变教学模式、教师与学生都要对教材的含义进行深入探究并可以对知识予以有效的利用。

参考文献

[1]石慧。论后现代教育思想下的汉语言文学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1(15)。

[2]赵莹。探析后现代教育思想下如何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1(22)。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篇六

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初稿)

题 目:《西游记》中猪八戒的人物形象浅议 指导教师:庄逸云 准考证号: 390102100569 考生姓名:陈阳武 资阳市雁江区

工作单位:资阳市雁江区伍隍镇初级中学 写作时间:2011年8月[

《西游记》中猪八戒的人物形象浅议

指导老师:庄逸云

作者:陈阳武

准考证号:390102100569 内容摘要]:猪八戒是作者刻意刻画的喜剧典型,作者在很多方面都肯定他欣赏他,但对他性格的很多消极方面进行了幽默的讽刺和严肃的批判。本人以为《西游记》中,猪八戒是最具人性化的一个,他象征的是中国农民,是具有中国喜剧色彩的中国传统男人。这个人物性格清晰鲜明。[关键词]:西游记

猪八戒

形象分析

《西游记》上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中,作者吴承恩着力刻画的几位人物形象,孙悟空是和猪八戒无疑是最为典型和成功的。猪八戒是作者刻意刻画的喜剧典型,作者在很多方面都肯定他欣赏他,但对他性格的很多消极方面进行了幽默的讽刺和严肃的批判。本人以为《西游记》中,猪八戒是最具人性化的一个,他象征的是中国农民,是具有中国喜剧色彩的中国传统男人。这个人物性格清晰鲜明。我从猪八戒的形象的历史演变喜剧性和积极性以及这个形象的意义几个方面探求这一形象的真谛。

一、猪八戒形象的演变

据现存英国大英博物馆内,由帝国主义分子窃去的敦煌唐人绘图像《大摩里支菩萨图》中,我们发现了猪八戒最原始的形象。这里是一张幢幡,上绘大摩里支菩萨,菩萨脚前有一只猪,猪头人身,双手架开,作奔走如飞状,造形活泼,显出法力无边的样子。这就是后来传说中的野猪精——猪八戒的最早雏形。(1)

在《西游记杂剧》、《西游记平话》中,我们看到的猪八戒形象还是比较粗略的。

《西游记杂剧》中猪八戒形象占了整整一本四折、很活跃,是迄今所见吴氏《西游记》以前猪八戒形象最详细的描述。(2)《西游记平话》中已有猪八戒形象。《西游记平话》在国内早已失传,只根据朝鲜《朴通事谚解》的七条注文及“车迟国斗圣”一段梗概和《永乐大典》第一三一九卷《梦斩泾河龙》的故事及明抄本《销释真空宝卷》推测它的大致面貌。在《西游记平话》里的猪八戒形象是吴承恩取材的直接依据,黑猪精朱八戒证果香华会上的净坛使者与吴氏笔下的猪八戒形象相差无几了。(2)猪八戒最完整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是杨景贤的《西游记杂剧》。——在第十三出《妖猪幻惑》开头自敘到:“自天门到下方,只身唯恨少糟糠。神道若使些兒个,三界神祇腦(恼)得忙。某乃摩利支天部下御车将軍。生于亥地,长于乾宮;搭琅地盜了金铃,支楞地顿开金锁。潜藏在黑风洞里,隐现在白雾坡前。生得嘴长项阔,蹄硬鬣刚。得天地之精华,秉山川之秀丽。在此积年矣。自号黑风大王,左右前后,无敢争者。”。(3)而在民间,猪八戒的形象在唐宋元以来就已流传,画家、雕塑家、陶瓷工艺匠人,小说戏曲家,将其纳入自己的作品中作为一种艺术形象来创造的。但是《西游记》中的猪八戒是一种 艺术的升华。在整整一百页的回的篇幅中,有猪八戒的文字就占了八十四回,几乎贯穿始终。

猪八戒原本是玉皇大帝的天蓬元帅,掌管银河中的十万天兵,后因酒后戏嫦娥被罚下界来,却又误投猪胎。原本可在高老庄享受清福却被去西天取经的一行和尚收服,走上了取经的长途。师兄几个辅佐唐僧取回真经,修成正果,最终回归天界。他从一出现就带有极强的喜剧色彩。日本人武田雅哉关于猪八戒专门写了一本《猪八戒》大冒险《三省堂》,广告词说“猪八戒还在走,在中国文明中撑船划桨”,说这个人物身上隐藏着中华二千年的秘密“。作为我们民族的产儿,明中叶以来中国新兴平民,商人和农民的综合体,猪八戒完全可以与堂·吉珂德、桑丘、福斯泰夫、阿尔巴贡、夏洛克一道屹立于世界文学的人物画廊之林。(4)

猪八戒形象集中体现六贪:贪吃、贪睡、贪色、贪财、贪名、贪利,但什么事也少不了猪八戒。猪八戒的猪头人身,九齿钉耙都是中国特产,猪八戒的语言也极富趣味:“人才虽俊,其实不中用。我丑自丑有几句口号儿,虽然人物丑,勤紧有些功

”,“ 我丑自丑却都有用”。另外,他又是一位语言大师,他的语言风趣富有个性化。什么“依着官法打杀,依着佛法饿杀”“斯文,斯文,肚里空空”“槽洒鼻子不吃酒枉担名”“斋僧不饱,不如活埋”“粗柳簸箕细柳头,世上谁见男儿丑”“口里摆菜碟儿,干鱼可好与猫儿作枕头”“曾着卖糖君子哄,今不信口甜人”“打不断的亲,骂不断的情。”前世天蓬元帅,而降世却是猪,最后成了农民的代表,而且他能降妖,也是立了功的,还很幽默。

猪八戒是取经师徒中唯一一个有情感的,早年他那神仙生活,严格的清规戒律也没能他青春期的躁动,由于调戏嫦娥被罚下人间。他为人单纯,身体强壮,对女人有情有义,在高老庄,对高小姐的爱遭到了武力反时,在取经途中虽然对其他女子有过一时的邪念,但始终如一的信念是:等取经回来,一定要去高老庄,他身上的本能的反应从侧面抨击了封建社会对人性的桎梏。

在《西游记》中,猪八戒完全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展现在我们面前,他的无穷的臂力和杰出的才干被高老庄相中招为女婿。这一改变,决定了猪八戒的现实性—能劳动,会干活,能吃苦,心地善良,他耕田种地,不用牛具,收割田禾,不用刀杖,一个典型的庄稼汉。在取经过程中,猪八戒形象表现出了多面性,心地善良又爱耍小心眼,作战勇敢而又贪生怕死,自私自利而不忘取经大义等等。这种多侧面的人物形象远远超出了以前的猪八戒形象。

二、猪八戒的喜剧形象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得在《诗学》中说“喜剧是对于在较坏的人的模仿,然而,坏不是指一切恶而言,而是指丑而言,其中一种是滑稽。滑稽的事物是某种错或丑陋,不能引起痛苦或伤害。”(5)而《西游记》的艺术成功之一,就是它的喜剧艺术性,而这种幽默诙谐充满“人情味”的喜剧,所集中在猪八戒身上,首先人物形象本身不统一。八戒猪头人身,是猪与人的结合。其次人物形象语言行动的矛盾,憨厚老实又爱耍小心眼,蠢笨只能又自作聪明的,丑陋无比又反以为美。最后动物性与人性的完美结合。体现在猪八戒身上猪性与人性的完美统一、猪的贪吃,贪睡,懒惰的特点却集中在猪八戒身上,具体来说,这种喜剧色彩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猪八戒的名字。所谓八戒,即佛教徒必须遵守的八条戒律。准确说来,应该称为八戒一斋。八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着华 鬓香油涂身,不歌舞观听,不坐卧高广大床。猪八戒具有凡夫俗子的贪吃贪睡贪财贪色和懒惰的习性。虽然号为八戒,实际上什么也戒不了。这既与他错投猪胎有关,又是人性的表现,更是它自身特点所决定的。

二是猪八戒的模样。猪八戒长得猪头人身,书中第八回写他“卷脏莲蓬吊搭嘴、耳似蒲扇显金睛、獠牙锋利如钢锉、长嘴张开似火盆”。猪八戒相貌丑陋,生得长嘴大耳朵,脑后一溜鬃毛,身体粗糙怕人,头脸就像个猪的模样。又有腾云驾雾和变化的本领,是猪与人和神的综合体。猪八戒相貌丑陋,长长的嘴巴、大大的耳朵,胖大臃肿的体态,加之猪的贪吃、贪睡、懒惰的特点都集中在猪八戒的身上,而且吃相非常夸张,睡觉更不分场地,使得这种“呆”、“夯”的特征不断制造出喜剧情调。贪吃好睡、笨拙等又都符合猪的习性。

三是猪八戒的武器。猪八戒的九齿钉耙虽然是个宝物,可孙悟空说这耙是做园工筑地种菜的,沙僧也说“看你那个锈钉耙,只好锄地与种菜”,一路上更有很多妖怪嘲笑猪八戒的钉耙,锄地用耙子尚可,但充当武器就充满戏谑意味,增添了许多喜剧性色彩。

四是猪八戒的变化。猪八戒有三十六般变化,但也不能随心所欲,只能变一些笨重的东西。如只能变山、变树、变石块、变土墩、变赖象、变科猪、变水牛、变骆驼。书中第四十七回“真个变过头来,就也象女孩儿面目,只是肚子胖大,朗伉不像”,需要悟空帮忙才变成轻巧的小女孩儿,让人发笑。他是猪精式的人,作为猪精,他虽外貌丑陋,但本领高强。把动物的姿态强加在人上,表现出生性笨拙的不协调让人感到非常可笑。

五是猪八戒的言行。猪八戒丑陋无比又反以为美,蠢笨无能而又自作聪明,憨厚老实又爱耍小心眼,具有浓厚的喜剧色彩。在取经路上这样艰难的情况下,他还偷偷攒下私房钱。取经途中,猪八戒不断犯错误,又不断改正错误,并常常自食其果。怕孙悟空抢了头功,前去助阵败下阵来,却躲进草丛睡大觉,既滑稽荒唐,又可笑可恨,有着直率可爱的一面。巡山化斋时,在平顶山对着石头编造谎言,自以为滴水不漏却被悟空当场揭穿。猪八戒主动驮悟空去水底,想跌坏悟空却反被捉弄。唐僧在三个徒弟中对猪八戒比较偏爱宽容,可猪八戒却多次在唐僧被擒以后,嚷着要分了行李散伙,丝毫不把师父的性命安危放在心上,与美猴王所说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豪言壮语形成强烈的对比。明明长得一脸猪相,猪八戒却常说:“粗柳簸箕细柳斗,世上谁见男儿丑”、“丑便丑,奈看,再停一时就俊了” “人才虽俊其实不中用。我丑自丑,有几句口号儿:虽然人物丑,勤紧有些功”,“我们丑自丑却都有用”。掩耳盗铃般自己欺骗自己。猪八戒不讲礼仪,戏弄权威,书中第四十四回猪八戒把三清扔进茅厕还嘴里祷着让其做个受气的天尊。成了正果还闹地位观念,吵着如来佛组分配不公。这种调侃不由使人感到愉悦,进而笑出声来。猪八戒在悟空面前喊他哥哥,可一旦离开孙悟空就骂他弼马瘟,表现出儿童的兴趣爱好和心理特点,不但不可恨,反而变得可爱。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猪八戒的话语更是贴近其思想意识和性格特征,只有猪八戒才能说出的特色语言,极具喜剧色彩。猪八戒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喊出了“斋僧不饱,不如活埋”、“依着官法打杀,依着佛法饿杀”、“吃了饭儿不挺尸,肚里没油脂”的经典话语,更幽默地说出“干鱼可好与猫儿作枕头”、“大海里翻了豆腐船,汤里来,水里去”等谚语,甚至嘲笑悟空“哥哥不曾读书。《百家姓》后有一句„上官欧阳‟。”显示自己的学问,特别是第四十一回当红孩儿放火时猪八戒紧张地说出“把 老猪弄做个烧熟的,加上香料,尽他受用哩!” 语言风趣,富有个性化。用插科打诨的语言营造了舞台上的喜剧效果。

六是猪八戒的理想与面对的现实。猪八戒的理想是过上普通老百姓那种“男耕女织乐井田”的生活模式。从根本上说,猪八戒参与取经是一种人生的无奈,他更愿意过高老庄的农家生活。因为猪八戒身上有着强烈的“入赘情结”,时刻想过上稳定的小生产者生活。加入取经队伍后,作为欲望很强的猪八戒与出家成为和尚的猪八戒,是水火不相容的。猪八戒基本没有宗教信仰,因为他是一个俗人,只追求现时的、当下的人生享乐而不相信未来。猪八戒饭量很大,却没有孙悟空化斋本领大,时常忍饥挨饿;色心未泯,却没有唐僧的英俊容貌,一路上入赘的梦想全部以破灭告终;偷懒耍滑却受到师徒三人的打骂和歧视,所以吃尽了苦头的猪八戒经常发牢骚要散伙回到高老庄。理想和现实所产生的矛盾不仅闹出了很多喜剧,更放大了猪八戒身上的可笑之处,使人忍俊不禁。最后被如来佛祖封为净坛使者成了正果,标志着充满矛盾性格的猪八戒经过苦难的历程,终于喜剧性地战胜自己,完成了人性、神性和动物性的完美统一。

三 猪八戒的积极形象

猪八戒是西天取经集体中的一名重要成员,他所从事的事业是正义的。他皈依佛门,受观音菩萨点化,虔心向佛,保护师傅唐僧跋山涉水,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只往西天大雷音寺——如来佛祖处求取真经,以救济天下芸芸众生,拯救人民于水火,用佛禅之学洗去人们心灵的肮脏。在这一点上他与孙悟空目标一致、命运与共,在任何时候他们的敌人都是共同的。一路上“逢山开道、遇水搭桥也出了不少力。虽然说遇事不能独挡一面,但孙悟空在许多场合都离不开他这个本领不太高强的师弟。陈家庄变化一秤金,没有猪八戒就不能成事;开辟稀柿同,也只有猪八戒能“干这场臭功”;取经途中每遇上众多的妖精,他就挥钯上阵,施展神威,否则孙悟空也不免孤掌难鸣。

他能吃苦,也能耐劳。在高老庄招亲,他替丈人家“扫地通沟、搬砖运瓦、筑土打墙、耙田耙地、种麦插秧、创家立业”,在八百里荆棘岭,他精神抖擞,挥钯开山,还赋诗两句道:“自今八戒能开破,直透西方路尽平。”

八戒作战有时还相当勇敢,钉钯凶猛。对取经路上的妖魔鬼怪也是相当痛恨,敢于反抗的。李大春在《读西游记的几点心得》中说,“从《西游记》所经历的唐、宋、元、明各朝代的时代条件看来,只有农民才能和地主阶级对抗,才能成为积极反抗地主阶级的主要力量。”(6)在小说第六十一回“猪八戒助力败魔王”中这样写道“那八戒抖擞精神,束一束皂裰搴钯上阵,没头没脸地使钉钯乱筑”。无论是强敌弱兵,八戒都有一时之勇、提钯上阵,他有时也还想立功,如“沙僧你在这里扶持,让老猪去帮打帮打,莫教那猴子独干这功,领头一钟酒。”尤其可贵的是,他虽屡遭妖魔拿,却从来没有低头屈服过,总是骂了又骂、嚷了又嚷。更有意思的是这呆子有时竟粗中有细。小说第三十一回“猪八戒义激美猴王”中“八戒又思量道:„请将不如激将,等我激他一激‟,便说了一通谎话直气得美猴王抓耳挠腮、暴躁乱跳,与八戒共赴宝象国,降服黄袍怪。”猪八戒急中生智,义激美猴王,为唐僧取经立下一大功。小说的表现对象是人,人的思想和情感、人的生活,因而塑造出典型的人物是小说创作的重要任务,创造典型人物的方法很多,其中之一是将人物置身于困境之中,通过人物面对困境的反应突现人物的性格。狄德罗在《论剧艺术》中说“如果人物的处境愈棘手就愈容易决定。试想你的人物所要度过的二十四小时是他们一生中最动荡、最颠沛的时刻,你就可以 把他们安置在尽可能大的困境之中,人物的处境要有力地激动人心,并使之与人物的性格成为对比,同时使人物的利益互相对立,应该使一个人不破坏别人的计划就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或者使大家关心同一事件,然而每个人希望这事件按照他的想法进展对他有利”。(7)“意马心猿”一段文字中悟空嫉恨在心,执意不离花果山,与八戒心念取经人急于搭救形成了困境中人物性格的反差,即“与人物的性格成为对比”,八戒对师傅的尊敬与爱护与君子大肚情怀就突现在眼前,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猪八戒有上述一些优点,所以他不失为正面人物。在他身上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他具有中国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特别是个体生产者所具有的勤劳、朴实、善良的性格特点。方白在《谈猪八戒》中说“作者借用一些农民的形象加在猪八戒身上这是什么用意呢?我觉得这与作者企图塑造的猪八戒的性格是有关系的。”(8)猪八戒作为一个现实的典型,他有许多地方当然不如孙悟空那样理想,而恰恰是这些不够理想的地方成为他性格真实的体现。他反映了劳动人民现实性的一面,他热爱生活,对现实生活充满依恋之情,取经途中他几次提出要回高老庄,表现了他对翠兰和高老丈人的想念。如果取经不成的话他也许真就回到高老庄娶妻生子繁衍生息,过劳动人民平凡的生活,眷恋朴实清淡的园田生活是他内心深处的一点愿望。此外他还充满乐天精神,有一种摆脱一切束缚的无牵无挂的忘我的天真。他从不把自己的蠢笨呆傻当作一种精神上的负赘,而且懂得自我开脱,别人讥笑他相貌丑陋,他却常说“丑归丑却还是本色,可是我能劳动、有力气,庄稼地里的事儿,也是一把手儿。”在女儿国他戴上花儿,擦上脂粉,钻进女儿的闺房照照镜子故意摆出妩媚的姿态,那身装束与丑陋的外形,形成鲜明的对比,不禁让人捧腹,觉得这呆子呆得喜人、丑得可爱,也就由心底而生一种喜爱之情,小说的字里行间也流露出了作者对猪八戒的喜爱之情。李希凡在《论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形象》中指出“《西游记》的作者创造英雄人物,是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而创造有严重缺点的人物,却是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9)采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确实赋予了猪八戒新的活力,这个形象最吸引人的地方正是他那些不够理想,受人嘲笑之处,这些地方更富于人情味,最具有现实感。广大人民群众之所以能接受并喜爱这个人物,也正是因为他的形象更贴近生活,在他的身上人们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不觉之中与他心灵上的距离就缩短了一程。

猪八戒形象的意义

猪八戒的形象具有时代意义。在《西游记》中,猪八戒不习惯更不喜欢长期在外奔波的行旅生活,他护僧取经是出于无奈的,所以在西行途中遇有劫难,总是第一个打退堂鼓,要散伙,嚷着回高老庄做女婿、种地过日子,这种回归土地、眷念家园、渴望定居生活的心情,也正是长期依附于土地的典型的农民意识和农民心理。可以说,猪八戒是一个来自乡村的劳动人民的典型化身,他深刻存在守着土地而养成的顽固的保守心理,和神、道、佛相对立,表现着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愿望。猪八戒身上贪财、贪色、自私自利,还表现着明代社会好色好货思想的沉淀,反映了当时小生产者、小市民的意识特点,具有那个时代的思想特色。因为,随着明代中叶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新生的市民阶层继宋、元之后进一步壮大,并在社会中开始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由于中国已经衰落的封建经济仍然非常强大,整个社会仍然是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所以,明朝新兴市民阶层中仍然存在着进步与保守两种因素。猪八戒形象在明朝的市民阶层中具有普遍 性,是个“充满人欲的艺术形象”,是中国传统社会生活中的一个代表着农民阶层并具有市民特征的下层人民形象。

猪八戒的形象具有当代意义。猪八戒率性而为,张扬个性,其自然天性根源于他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凡夫俗子;一个普普通通、安守本分,一个并不情愿、时时打退堂鼓地凡夫俗子;一个作为上至公卿下至百姓都可以轻松嘲笑并调侃的对象,一个来自于人民内部的、带有芸芸众生的人性优点及弱点的形象,因此,具有迎合大众文化的当代意义。如民间中的一些歇后语:猪八戒背媳妇——费力不讨好;猪八戒耍耙子——就会一手;猪八戒掏耳朵——里面有货;猪八戒调戏嫦娥——也不掂量掂量自己。当代也涌现出了几部关于猪八戒的影视产品,如《春光灿烂猪八戒》,《福星高照猪八戒》等。猪八戒之所以在当代大众文化圈里得到这样的欢迎,主要是与他的亲和力有关,与当今人们的精神需要有关。所以,在当代社会,猪八戒的形象具有普遍意义。

总而言之,猪八戒形象固然有自唐宋金元以来民间传说、戏曲、话本的模特儿,但是,吴氏笔下的这一形象却是新时代的一种伟大的创造。十六世纪的中国淮安就是猪八戒产生的新时代。“商人重利轻别离”,猪八戒身上贪财、贪色、自私自利既是中国小农身上又是中国新兴市民、商人身上存在的缺点。而猪八戒追求幸福生活的进取精神却是新兴市民、商人身上所体现的新特点。可见,八戒身上的这些优缺点都深深地烙上了时代的影子。所以作为一个人物形象,猪八戒不光有现实性,而且有历史性和时代性。猪八戒之所以招人喜爱就因为他的身上代表了中国新兴市民、商人和农民的思想意识,他是中国新兴市民、商人和农民的综合体。这种综合体就是时代折光的体现,是猪八戒形象的时代性所在,同时也是这一艺术形象所具有的永久生命力之所在。

引用书目:

(1)《中国佛教史》37页黄忏华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影印于1940年11月(2)曹炳建《〈西游记〉作者研究回眸及我见》《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2第 5期⑹网站:《西游记宫》西游记论坛 : 《论孙悟空的血统问题》 张锦池著 原载《北方论丛》1987年第5期)

(3)詹石窗 《中国道教十五讲》212页、224页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4)武田雅哉《猪八戒の大冒険 もの言うブタの怪物誌 三省堂 》1995.09.05.(5)见《诗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6)见李大春在《读西游记的几点心得》(7)见狄德罗《论剧艺术》2003年(8)见方白《谈猪八戒》

7(9)见李希凡《论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形象》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11 参考文献:

《西游记》 吴承恩著 中华书局 2009年第一版

《中国禅学》(第一卷)吴立民主编 中华书局出版中华书局2002年 《明清生活掠影》王凯旋、李洪权著沈阳出版 2001 年

《王学与中晚明士人心态》左东岭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漫说西游》张锦池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重印 《中国古代文化精要》刘洪人著 巴蜀书社2003年

修改建议:

1、文章第三部分的标题“猪八戒的辩证形象”表述不准确,建议修改。另外,第三部分的论述亦存在含混及牵强之处。如认为“把猪八戒刻划成一个农民的形象,也表达了他对当时黑暗统治的不满与反抗”,该观点即较牵强,在文中亦缺乏有说服力的论证。

2、文章第四部分虽题为“猪八戒形象的意义”,但论述的重点则是《西游记》的创作意旨及意义,所以该部分存在文不对题的现象,建议作出修改。

3、文中若引用了他人的观点,需以脚注的形式注明具体的出处,提供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引文所在的页码等信息。

4、文末需提供参考文献。各条参考文献亦需罗列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等信息。

9月2日修改建议:

1、文中若引用了他人的观点,需以脚注的形式注明具体的出处,提供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引文所在的页码等信息。你提供的注释内容不完整。另外,你的注释序号严重影响到阅读,请以工具栏中“插入——引用——脚注”的方式自动生成注释。

2、论文题目不妨改√★www..com√成“浅议《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形象。

3、论文第一部分谈猪八戒形象的演变,一看即知你是抄录了他人的论文,建议你干脆将此部分删除。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篇七

内容摘要:后现代教育思想作为一种科学化、系统化的教育思想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文中将对后现代教育思想对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影响予以探究,分析这一思想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中的应用意义与途径。

关键词:后现代教育思想汉语言文学教学分析

汉语言文学专业独具我国传统文化特色,开展这一专业课程有利于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在以往的教学模式当中,汉语言文学课程的展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这种方式极大的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应当将转变教育思想作为课程改革与建设中的重点内容。

一。以后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

开展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意义后现代教育思想中的教育观念对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展开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首先,后现代教育提倡教育的人性化与个性化,即关注人的生存环境与个性发展,使人能够主动对自身以及身边环境进行改善。汉语言文学具有独特的文化特征,个性化的教育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并使汉语言文学的特征显露出来。其次,后现代教育提倡提问式与对话式教育,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同时在一问一答中可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激发,引发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进一步思考。再次,后现代教育提倡教育民主化发展,这种观念有利于形成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为汉语言文学研究的深入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后,后现代教育提倡创新观念,创新是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后现代教育思想中将对创造力与创新思维的培养放在了突出位置,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促进汉语言文学的弘扬与发展。总的来说,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应当以后现代教育思想作为指导,从而促进高校教育的发展,促进人才能力与思维的全面发展,促进汉语言文学以及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播。

二。以后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开展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途径

1、调整教学计划。

传统教学活动完全依照教学计划执行,缺乏灵活性与实用性,课堂节奏完全由教师掌控,这种情况下学生只能以被动的形式接受知识,教学效果较差。汉语言文学内容繁多复杂,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因此为了将其特点充分的展示出来,教师应当以后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对教学计划予以调整。教学计划应当具有灵活性,应当让计划适应实际教学活动,而不是让教学活动迎合教学计划。教学计划的制定要从专业特征、学生、教师三个方面出发,进行综合性的考虑。

2、转变教学模式。

汉语言文学专业涵盖内容丰富,包括诗词、小说、曲赋、散文等,单凭直白的讲述,学生是很难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的,因此教师应当转变教学模式,将单向的输出模式转化为双向互动模式,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互动与探究,通过交流学生能够主动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对汉语言文学有着更为深入的体会与了解,使看似枯燥的文学课变的生动活泼。另外,通过面对面交流与探究能够增进师生间的关系,加深彼此的了解,为教学工作的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

3、明确教材意义。

教材是教学活动展开的基础,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虽然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全面的解读,但是却并没有将教材中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尤其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其内容大多为诗词、曲赋、小说、散文等,学生往往意识不到这些文学作品与自身的相关性以及与生活实际的相关性,因此学生的实际能力与素质并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在后现代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师在汉语言文学的教育教学中应当对教材进行研究,明确教材内容设置的实际意义并将学生的思想意识、实际生活以及教材内容联系一起,使之成为统一的整体,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意识到汉语言文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在专业学习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4、有效利用知识。

教育教学开展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对知识予以利用,提高学生的实际素质与能力。教师应当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知识,学生要对知识予以深入探究,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养成学习的习惯,使学生可以主动投身到汉语言文学知识的学习当中。汉语言文学涵盖的内容丰富,仅凭课堂教学难以将让学生完全了解该专业知识,因此学生需对课堂知识予以有效利用,并将课堂延伸到课下。

三。结语

以后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开展汉语言文学教育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教育、学生、汉语言文学的发展都离不开这一思想的指导。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当创新教育思维,调整教学计划、改变教学模式、教师与学生都要对教材的含义进行深入探究并可以对知识予以有效的利用。

参考文献

[1]石慧。论后现代教育思想下的汉语言文学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xx(15)。

[2]赵莹。探析后现代教育思想下如何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xx(22)。

以上就是为大家带来的7篇《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推荐访问: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7篇 有关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二:语文以及汉语言文学关系 汉语言文学与语言文学论文

版权所有:信达文档网 2014-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信达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信达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40191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