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信达文档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3年教学单元教学设计17篇

2023年教学单元教学设计17篇

时间:2023-07-12 19:25: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教学单元的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个生字和由这个生字组成的词语。2、学习本课出现的新词语,认识2个生字。3、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和句子。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播放农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单元教学设计17篇,供大家参考。

教学单元教学设计17篇

教学单元的教学设计 第1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个生字和由这个生字组成的词语。

2、学习本课出现的新词语,认识2个生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和句子。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播放农民在地里插秧、割稻的录像。

2、导入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遥远的古代,在科学还不发达的时候,我国的农民是根据什么来进行农业生产的吗?他们是根据二十四节气来指导农事活动的。因为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对《识字学词学句(一)4》的学习来了解一下。(板书:节气歌)

二、自读词语,加深了解

1、出示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读。

(1)指名读。

(2)分小组读。

(3)齐读,分组读。

(4)小老师带读。

2、出示“谷”字多读几遍。

3、说一说,你知道哪些节气。

学生自由发言。老师补充一些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有些二十四节气方面的知识用多媒体课件来帮助学生掌握。

三、再读词语,了解四季。

1、小组合作,分一分哪些节气是春天的,哪些是夏天的,哪些是秋天的,哪些是冬天的。

2、集体交流。(板书: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3、学习词语,找找规律。

(l)同学们,我们来看看春天的第一个节气是“立春”,立春就是表示春天开始了。你们能说说“立夏”“立秋”“立冬”是表示什么吗?

(2)请同学们说给同桌听。

(3)谁还能说说自己知道的其他节气是表示什么?

四、小结提高,深入了解

l、请同学们想想,知道二十四节气有什么好处?

2、同学小结。

3、教师小结:知道了二十四节气的含义,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会有一定的帮助。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节气名称

1、齐读二十四节气名称。

2、指名读。

3、分四季读。

二、自主协作学习

1、自学。

(1)借助汉语拼音反复读诗句3遍。

(2)用符号画出诗中要掌握的1个生字,读准字音。

(3)用诗句和课后第二题对照,看看自己读懂了几句。

(4)把二十四节气名称和诗句中的每一个字对照,找找自己能对出几个。

2、小组交流(教师巡回并参与讨论)。

3、全班交流。

(l)你读懂了哪句话,你明白了什么?

(我读懂了第一行,明白了这句诗中第一个“春”是指“立春”,“雨”是指“雨水”,“惊”是指“惊蜇”。第二个“春”是指“春分”,“清”是指“清明”,“谷”是指“谷雨”。)

(2)学生分小组说以下三句。

(3)指名说,评议。

4、指导朗读诗句。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三、练习熟读背诵

1、听录音读。

2、分男女生读。

3、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流利。

4、指名背诵。

5、集体背诵。

四、识字、写字指导

以学生说记为主,老师作适当的补充。

1、“谷”:两个“八”下一张“口”。

2、指导书写。

这个字上半部分要写得比“口”宽些。

3、抄写生字。

五、巩固练习

1、用“谷”字口头组三个词。

2、回家把自己知道的二十四节气告诉家长。

3、收集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谚语、儿歌等。

六、板书设计

教学单元的教学设计 第2篇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学会本课11个生字,认识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

2.了解这几种动物的特点及分类。

3.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与人合作的精神的培养:

4.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用音形义的特点科学地识记生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计算机、教学课件、动物资料、动物图片、字卡等。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激发学习兴趣。

1.将许多有趣的动物图片发给学生,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认识小动物。

2.将图片翻过来,学生合作试着认认后面的动物的名字。

3.生读自己已会的词语,鼓励学生做个有心人,多认字。

4.揭示课题,交待任务。

教学实录:

师:很高兴认识在座的小朋友,今天,邹老师要和大家共同来上一节语文课,希望你们能够喜欢我,更希望你们在这节课中学得轻松愉快!

师:看到小朋友们一个个这样精神,老师好喜欢你们,我这有许多有趣的动物图片奖励给你们看看,高兴吗?以小组为单位,由小组长带领,共同来看,好吗?(学生合作看图片)

师:多有趣的小动物呀!下面请你们把图片翻过来,后面写的就是这种动物的名字,你们试着认认这些字,看看哪些字不用老师教,不用拼音你就认识。哪些字不认识,你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试着认认这些字,好,开始。(小组内试着认生字)

师:老师发现咱班有的小朋友真棒,认识那么多字,有的小朋友还特别聪明,没有老师讲,通过和小朋友流就自己会了好几个字。我发现我越来越喜欢你们了。这样,谁勇敢地站起来,把你认识的字读一读。

生:我认识黄鹂。

生:我认识“狗”字……

师:你们认了这么多字,能不能说说你是用什么办法认识的。

生:因为我属狗,所以认识狗字。

生:我是看书认识这些字的……

师:你们都很善于学习,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是识字的场所比如书上、牌扁、广告、小朋友的名字等,只要你做个有的人,就会在不经意间认识很多字。就像刚才那几位小朋友那样,自己认那么多字,多棒呀!这节课我们就再来学习几个非常有趣的字,来学习识字学词学句二中的第一课,好,快快打开书,看看,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有哪些。

二、自读小短文,画出生字词。

1.打开书,从卡片中找出本课要学的几种动物,小组合作将动物分类。并说说分的理由。

2.看看书上的图,知道书上是怎么写的。再读读本课的小短文,把本课要学的生字用不同的符号画下来。

3.小组合作认读生字,合作读一读小短文。

4.检测学生阅读短文情况,是否读准生字词的音,并在读文时学习本课的生字词。

教学实录:

生:今天我们要认识9个小动物,学习十一个生字。

师:书上的那九个小动物就是老师刚刚发给你们图片上的动物,请你们根据小动物的不同特点,在小组内试试给他们分分类,开始。(学生合作在小组内给动物分类)

师:说说你是怎么分的。

生:我们组分成了三类,一类是鸟类,一类是虫类,一类是家畜类。

生:我们组是按腿分的,第一行是两条腿的,第二行是多条腿的,第三行是四条腿的。

师:你们分的都有道理,打开书,我们看看书上是怎么分的。(打开书)

师:书上分了三类,那么书中为了很好地介绍这三种小动物,还配了一首小儿歌,想读读吗?

生:想

师:那你们在读儿歌时遇到不会的字和词该怎么办?

生:可以借助拼音。

生:可以问问同学和老师。

师:那好,请你拿出笔,一边读儿歌,一边把不大会的字画出来,在小组内合作认认生字,合作读儿歌,开始。要认真准备,一会老师可要检测你们学习的情况。(生合作读儿歌画生字学习)

师:你们学得非常认真,好,谁愿意站起来读这段儿歌。(出示第一段儿歌)生读

师:这段儿歌里有几个生字呢?谁说说。

生:有鹊、杜鹃、鹂。

师:读准了这些字的字音,我们再来读一读儿歌。(生读)

师:点击“搭窝”,注意这个词要读准。现读一遍。

师:点“飞翔”,什么是飞翔呀?你能不能做这个动作。(生做动作)

师:好,谁能加小动作和表情来读读这段话,表示你对这段话的理解。(找一名学生来读)

师:‘好,第二段,你们再来读一读,再看看生字。

师:我们来读一读本课的生字,注意这个字念“蝉”不是“蚕”,如果你读成了平知音,别人肯定会把字误认为另外一种小动物,瞧瞧,老师手里就拿了一个蚕蛹,那蝉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呢?谁知道,可以说一说,老师这有一段关于蝉生长过程的小资料片,你们想看看吗?(播放录相)

师:好,我们再来读一读儿歌,注意要把“结网”读准了,怎么读?对了,再读一遍,你见过蜘蛛结网吗?

生:我见过……

师:其实有很多人讨厌蜘蛛,因为它长的很丑,但蜘蛛默默地为人类做了许多贡献,其实蜘蛛不是昆虫,但只要有昆虫的地方,就会有蜘蛛,它控制着昆虫的数量,想一想,如果世界上没有蜘蛛,昆虫的数量不知要多多少倍。了解了这些,你自己再读一读儿歌,一齐大声有感情地读。

师:那第三小段,你们就自己读一读。巴,读的时候注意把生字读准了,还可以加上动作来读。

师:好,这回谁能完整地把儿歌给大家读一读。

三、观察生字,发现规律。

1.在欢乐的音乐中做找朋友的游戏,小组合作将词语放在相应的动物图片下面

2.观察生字找出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本课的生字大多是形声字。而且第一行的生字大多是鸟字旁的字,第二行的字大多是虫字旁的字,第三行的字大多是反犬旁

3.计算机多媒体演示三个形旁“乌”“虫”“犬”的演变过程,了解造字的规律,知道鸟旁的字一般与鸟有关,虫旁的字一般与虫有关,犬旁的字一般与兽有关。激发兴趣,进一步了解形旁表义的功能。

教学实录:

师:你们读得真好,下面我们轻松的活动一下好不好?要求把问题卡片放在相应的图片下面。读一读。

师:我们把儿歌读全了,又读准了生字、词的字音,这回该干什么了?

师:好,我们来观察一下本课的生字词,你发现了什么?

师:好,我们再看一看,老师再给你看一样东西,请你注意看一看,想一想。

师:这回谁再能说说这些字的规律。

四、利用规律,合作认识生字。

1.演示“鹂”字的课件,告诉学生像这样的字,一部分表音,一部分表意的字是形声字,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进行识字也是一种非常好的识字方法。

2.其实同学们已经学过许多的形声字,你们看看今天学的生字中还有哪个字也是形声字?学生说哪个。教师就引导学生学习哪个生字。

3.告诉学生今天要学的生字都是形声字,大家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识记本课的生字。也可以采用你喜欢的学习方法来识记。

4.生生合作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来学习其它生字。

5.学生汇报学习情况。

6.检测学生学习情况。

7.指导书写其中两个字。

教学实录:

师:好,我们再看一看,老师再给你看一样东西,请你注意看一看,想一想。

师:这回谁再能说说这些字的规律。

师:好,现在老师给你们看一个字,鹏,你看到了什么?

师:像这样的字,一部分表示字音,一部分表示字意,它呢叫做形声字,在我国的汉字中有许多这样的字,你们也学过许多,谁能举一个例子?

生:妈

师:对了,你们再看看今天要学的字还有哪个是形声字。

生:晴

师:好,你们来看看这个字,演示…老师告诉你们利用形声字的特点来识字也是一种很好的识字方法,希望今后大家识字时多多用用这种方法。老师告诉你们剩下的这些字都是形声字,下面你们根据形声字的特点合作来认认这些字,可以组组词、连造句、看看图片,看谁学得认真,记得牢。开始。

师:好小朋友们先停一下,刚才有个小朋友提出了一个问题,说“狗”字“鹃”字不是形声字。你们看看右半部分“句”这个字念什么?本课的字都是形声字,只不过几千年的变化中有的表音了,不表音的那部分字,你喜欢用哪种办法记你就用哪种办法记,好,我们接着学。,

师:好,你们学的非常好,刚才在下面学的时候,有个小朋友利用形声字的特点猜到今天生字中的“枚’字,可能跟树有关,他猜对了,有一种树名字叫杜树,老师告诉你们有一种植物名字也叫杜鹃,你们谁见到过?

师:你们学得真好,老师考考你们。

师:我们写一写今天学的字好吗?你们觉得哪个字最难写,哪个字最难写就写一写哪个字。

教学单元的教学设计 第3篇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了解小说中刻画人物性格时运用的主要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绘形写神,深入细致地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对人物作个性刻画的写法

2.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以金钱为中心的人与人的关系,批判极端的利己主义的人生观。

(四)美育渗透点

情节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的精妙的构思美。

二、学法引导

通读全文,理清情节脉络,然后从分析人物形象着手,理解小说的主题。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分析人物性格是本文的重点;

2.理解作品揭示的主题,是本文的难点;

3.作品的主人公究竟是谁,是学习本文可能产生的疑问。

解决办法:人物性格的分析,学生可以运用以前学得的方法;从文中找描写人物肖像(本文主要是神态),语言等的浯句体会。小说的主题,及主人公的理解,教师应通过设计启发性问题,加之适当的点拨来解决。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录音机,投影仪

六、师生互动设计

1.由于本文情节生动、曲折、有趣、有些情节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宜让学生充分阅读,从而理清情节,体会作者构思的精妙。

2.学生在教师的启发性问题的引导下,理解小说的主题。

3.教师可利用本文情节大起大落的特点,通过口头作文的形式,为课文另拟——个结局,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理解全文内容,理解主题思想;

2.了解本文刻画人物性格的主要方法。

(二)整体感知

1.读课文(教师范读,或播放录音)。

提出听课时的思考题。(投影仪打出)

①于勒是怎样一个人?

②菲利普夫妇一家为什么盼望于勒回来?

③小说的结局是菲利普夫妇一家人躲开了目夜盼望的于勒。这是什么原因?

④这篇小说揭示了怎样的主题思想?

2.学生讨论问题。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明确。

于勒是怎样一个人?

于勒年轻时,是个浪荡子。他把自己所得的遗产花光了,又花了哥哥菲利普的一些钱,因而被视为全家的“恐怖”。终于,他被送到美洲。后来,据说他在那里做了生意赚了钱,并给菲利普夫妇去信说,打算发了财回法国来跟哥哥同住。于是,又被哥哥一家看作全家的“希望和福音”,但于勒在美洲阔了一阵,重又潦倒,沦落成为一个穷光蛋,被法国船长带回来,在船上摆摊靠卖牡蛎过日子,他又重新被哥哥一家弃之门外。

(这个问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后的归纳能力)菲利普夫妇一家为什么盼望于勒回来?

菲利普个是小公务员,一家人生活十分拮据,不仅“样样都要节省”,甚至连女儿都嫁不出去。但是,他们知道以前被视为“全家恐怖”的于勒在美洲发了财,并准备回到故乡,和哥哥一家“一起快活的过日子”。于是菲利普一家朝思暮想,眼巴巴地盼望于勒归来,并对“这桩十拿九稳的事”“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要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我”的二姐也因这一“福音”订了婚。

3.说的结局是菲利普夫妇一家人躲开了日夜盼望的于勒。这是什么原因。

直接原因:于勒又沦落为穷人,而菲利普夫妇只认识钱。

根本原因:金钱至上的社会制度。

4.这篇小说揭示了怎样的主题思想?

作者通过描述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艺术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金钱关系”的主题思想。

(三)教学过程

了解本文刻画人物性格的主要方法。

讨论并归纳:作者主要通过对人物的表情、动作、言谈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人物性格。以菲利普为例,如作品写他发现卖牡蛎的老水手很像于勒时,他“突然好像不安起来”,“脸色十分苍白,两眼也跟寻常不一样”,这是遭到突如其来的打击时心中充满了恐惧的感情。当他从船长处证实老水手确是于勒时,他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可见这打击是何等沉重。当他回到妻子身旁时,“神色张惶”说话“结结巴巴”,最后低声嘟哝着:“出大乱子了!”这表现出他内心的极度恐怖,仿佛大难即将临头,慌乱到了极点。

(四)总结、扩展

1.从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可以看出他们怎样的性格特征?

讨论并归纳:自私、贪婪、庸俗、虚荣、势利、冷酷。

2.试举例谈谈,本文情节曲折,构思巧妙,有些情节既在意料之外,双在情理之中。

参考:

(1)于勒在南美发了财,过了十多年,富翁于勒竟一下子变成了穷水手。确实出人意料。可又在情理中,因为资本主义社会是尔虞我诈的社会,这个能被哥哥“打发”反“赚了点钱”的于勒,在资本主义的激烈竞争中是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的。

(2)菲利普一家与于勒在一条船上相遇,也是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由于于勒穷困潦倒,年老而流落异乡,被船长带回却又无脸回家,只好栖身船上;二姐婚礼后全家到穷人最理想的哲尔赛岛去旅游,这就必须乘船。在船上,作者又设计了“吃牡蛎”的情节,这样,菲利普一家就合乎情理地与卖牡蛎的于勒同在一条船上相遇了。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1.知识教学点

研讨本课的主人公是谁?

2.能力训练点

为小说另拟一个结局,作口头练习。

(二)整体感知

作品中写到了几个各具个性的人物,究竟谁是作品的主人公?本节课可以通过这个问题的讨论,来加深对小说体裁特点的认识。

(三)教学过程

1.课文标题是《我的叔叔于勒》,这是一个偏正短语,它的中心词是“叔叔于勒”,那么小说的主人公是于勒,对吗?

不是

2.可于勒叔叔这个人物却贯穿了课文的始终课怎么不是主人公呢?

讨论并归纳:判定作品中的某一人物是不是主人公,关键看这一人物形象是否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小说的故事情节虽然都是紧紧地围绕于勒的命运展开的,但是,于勒只是小说中的线索性人物,作者设置他是为了组织材料,结构故事,推动情节发展的,并不是靠他来揭示主题。

3.什么人物在文中的位置和作用最重要呢?是“我”么?

讨论并归纳:“我”仅仅充当了作者的代言人,虽“我”从头到尾出现,整个故事是由“我”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思而构成的,但那只是为了使作品有一个更客观的叙述角度。

4.那么,文章的主人公是谁呢?

讨论并归纳:作者把笔墨凝聚在“我”的一家旅游哲尔塞岛在海轮上巧遇于勒这一事上,集中表现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骤然变化上,从而刻画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征,揭示全文主题思想的,因此,本文的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

(四)总结、扩展

做想像性的口头作文。

假设破了产,双重新穷困潦倒的于勒找到菲利普一家的门上,将是怎样一种情景。口头叙述,适当描绘。

(可采用小组形式先说,四人左右一组,再推荐说得好的同学,在全班说。)

教学单元的教学设计 第4篇

[教学要求]

知识能力

1.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并能正确地书写。

2.能正确地读写课文中的词语,并能理解词义。

3.能正确朗读短句,并能理解句子意思。

过程和方法

1.搜集有关我国名胜古迹的图片资料,提高感性认识。

2.让亲临其境的学生谈感受,在回答问题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之情。

[重点难点]

认识生字,识记“泰”、“悠”、“迎”等字,了解汉字构字规律,提高识字能力。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真看图,了解画面的意思。

2.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二教具准备

课文插图投影片、课文录像带。

三教学过程

(一)由图导入,激发兴趣

1.导语激兴。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祖国历史悠久,我国有许多名山大川,那里山清水秀,非常美丽。这节课老师带你们到我国八处名胜风景区去游览一番。你们高兴吗?(高兴!) 好,我相信你们看后,一定会为祖国有这么优美的风景而感到骄傲、自豪。

2.出示录像,仔细观察后谈感受。

学生甲:祖国的名胜风景真多呀!

学生乙:我觉得自己仿佛进入仙境一般。

学生丙:我好像听到了树木正在生长的声音。

学生丁:我好像听见了瀑布的声音。

(二)借助图片,认读词语

1.(出示图片)谁知道这些图片上画的都是哪儿?请说出它们的名称。

2.学生边说老师边板书。

山东泰山 安徽黄山 杭州西湖 贵州黄果树瀑布

西安兵马俑 洛阳龙门石窟 四川乐山大佛 南京中山陵

3.借助图片,认读词语。

指名读;

小组读;

齐读;

让2—3名学习困难的学生读。

(三)看图讲解八个风景区

1.借助有关资料分组讲解,老师巡视指导。

(出示学习提示)

(1)这幅图上画了些什么?

(2)它的地理位置及主要景点。

(3)它因什么而著名?

2.学生汇报,老师点拨。

学生甲: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泰安市北,为我国五岳之东岳。主峰海拔1500多米,气势磅礴。“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金带”、“云海玉盘”四大奇观令人惊叹不已。·

学生乙:黄山位于安徽省西部,素以奇峰、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于世。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是其三大主峰。独特的花岗石峰林、千姿百态的黄山松、维妙维肖的怪石、变幻莫测的云海,构成了黄山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巨幅画卷,赋予了黄山无穷的艺术魅力,造就了黄山永恒的灵性、神奇的风采。

学生丙:西安兵马俑是我国最大的俑群,至今已发掘3处俑坑,成“品”字形分布。一号坑长达230米,宽62米,总面积14000多平方米。坑内有同真马真人—样高大的兵马俑6000多件,造刑生动,神情毕肖,排列井然有序,气势威严磅礴,另有大量战车、兵器和其他珍贵文物。这些都形象地再现了秦始皇威镇四海、南北征战、统一六国的壮丽图景和奋击百万、战车干乘的威武场面。

学生丁:杭州西湖位于杭州市西面,三面环山,面积约5.6平方公里,以其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闻名中外。由一山、两堤、三岛、十景构成。主要景点包括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雷峰夕照、苏堤春晓、三潭印月等。

学生5组:黄果树瀑布位于贵州省镇宁、关岭两县境内的白水河和坝陵河上。景区以黄果树瀑布为中心,以瀑布、溶洞、地下湖为主体构成的—个罕见的瀑布群.它落差74米,宽81米,河水从断崖顶端凌空飞流而下,倾入崖下的犀牛潭中,势如翻江倒海,腾起的烟云在阳光的照耀,化作一道道彩虹,流丹溢彩.幻影灼灼、其妙无穷。

学生6组: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12.5公里伊河两岸的悬崖峭壁下,是我国三大佛教名窟之一。以龙门十九品著称的有古阳洞、宾阳洞、奉先寺、万佛洞等,最大佛像高达17米,最小的只有2厘米。

学生7、8组;
介绍南京中山陵及四川乐山大佛……

(四)学习短句

1.学生默读、自由读。

要求:读准字音,不能多字少字。

2.指名读。

学生评读。

3.讲解短句的意思。

学生甲:从这两个短句中我知道祖国有悠久的历史、有许许多多的名胜古迹。

学生乙:因为我国风景优美.山清水秀,所以吸引了世界各国小朋友前来观光、旅游。

学生丁:我们要热情欢迎世界各国的小朋友,让友谊之花开遍世界。

老师:大家理解得真好,我相信你们读的会更好!

4.有感情地朗读短句。

老师:你们的朗读让我感受到骄傲和自豪,同学们,在我国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名胜古迹和天然风景区。请到书的海洋、画的世界中去寻找更多的欢乐吧!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及句子,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2.结合学生搜集的资料,进一步理解短句内容。

3.在朗读与背诵中学会积累。

二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挂图、文字投影。

三教学过程

(—)复习检查

1.指名让学生看图读词。

2.指名让学生读短句。

3.指名让学生背诵句子。

老师:除了本课介绍的这些风景区,你们还知道我国的哪些名胜风景区?

学生甲:桂林七星岩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东部七星山。旧称“栖霞洞”、“碧虚岩”。原为古地下河道,全长约1公里。岩洞雄伟深邃,钟乳凝结,瑰丽多彩。

学生乙:峨眉山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是集自然风光与佛教文化于一体的国家级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最高峰海拔3099米。它以优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独特的地质地貌而著称于世,被人们称为“仙山佛国”、“植物王国”、“动物王国”、“地质博物馆”等,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美誉。

(二)学习生字,认清字形,培养识字能力

1.指名让学生说出识字的步骤。

(1)读准字音。

(2)找准方法。

(3)有效辨别。

(4)理解意思。

(5)组成词语。

(6)练习扩句。

2.老师指导,学生自学。

3.检查自学情况。

(1) 自学上面的表。

(2) 看拼音写词语。

tài shān huáng shān xī hú guì zhōu lì shǐ

( ) ( ) ( ) ( ) ( )

(3) 比较组词。

涌( ) 微( ) 湖( ) 坑( )

俑()徽( ) 蝴( ) 杭( )

(三)布置作业

写课堂练习,抄写词语。

(四)板书设计

{五}课堂作业设计

1、填字组词

山( )水( ) 历史( )()世界( )( )

2、在横线上写出下面各风景区在什么地方。

________泰山 ________黄山 ________西湖

________兵马俑 ________中山陵 ________乐山大佛

3.根据收集的有关名胜古迹或优美风景区的图片,办一张小报。

教学单元的教学设计 第5篇

设计理念

识字教学不能为了识字而识字,应该把“识字”同“学词”“学句”“口语表达”等综合起来。应该在识字中培养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表达本真的童趣,放飞童稚的想像,张扬自由的个性。

教材分析

本课是形声字归类识字,这种编排形式学生在第二册已学习过,已经有一定的感性积累。另外,教材“字”“词”“句”结合的编排形式有很丰富的潜在的教学资源。

培养目标

1、知识领域:学会14个生字,认识6个二类字。

2、方法、能力:进一步认识并掌握形声字的识字方法,培养这种识字能力。

3、发展领域:通过个性化的语文实践,增强学生综合学习的意识。

4、情意领域: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使其热爱汉字,渴望识字。

教学程序

一、动手--做上标记

开门见山地导入新课后,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记号把“躲藏”起来的生字“朋友”找出来,学生自己喜欢的标记很丰。

在游戏式的氛围中,学生兴致勃勃地做上了标记。学习兴趣不知不觉就形成了,学生潜在的个性和创造力开始挖掘出来。

二、动口--读

学生基本上能借助拼音拼读生字并通读课文,但个别字音读得似是而非、不到位。应结合方言习惯,针对性地正音。

三、动脑--悟

联系学生以前学过的形声字。如人--认(原文),还有相关的“让”“识”“议”“记”“诗”“诚”等等,从大量的表象中悟出形声字声旁表音(声调变异),形旁表意(笔画变形)的特点,悟出学习形声字的一般方法--从形旁去猜想字义,从声旁去猜读字音。

另外,还可以从课堂走向课外,从表象走向方法,从方法走向能力。如本课可以这样拓展:出示学生未见过的形声字(声旁是学过的字)“城”“盛”“炮”“袋”“棚”等,让学生探究讨论,大胆猜一猜它们的读音、字义。这样可以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延伸了课堂识字教学过程。

四、实践--把“识字”与“学词”“学句”“口语表达”综合起来

启引学生给生字(认)组新词,再说句:

人--认(认路)蚂蚁的认路本领十分了不起。我家屋yán下的燕子又飞回来了,它们的认路本领真shénqí!

人--认(认真)老师常常表yánɡ作业认真的同学。

我一定要认真写好字。

这样的教学很成功地挖掘出了教材潜在的教学资源,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课堂上时时喷射出创新的火花。这样教学设计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学生有动手的情趣,有动口的乐趣;
有静的思考,有即兴的口语表达;
有知识的巩固,有方法的训练,有能力的培养;
有课内的学习,有课外的尝试。学生以多种认知功能参与学习,强化了学生对形声字的表象认识,极大地丰富了课堂学习内容,也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其次,把“识字”“学词”“学句”“口语表达”等语文“细胞”联系起来,并贯穿以创造性、个性化,提高了学生多种语文能力,达到了培养人、发展人的目的。

教学单元的教学设计 第6篇

(一)教学结果

反思本次课的教学实践,教学目标达成度高,重点难点突出,在课堂结构、教学方法、学法指导等方面教学过程顺畅,方法适当,学生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积极思考、动手实践,教学效果较好。

(二)教学实施感受

单元教学设计落实三维目标笔者按照戴士弘教授关于“职教课程的能力本位项目化改造”讲座和《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进行教学设计,选取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内容,体现了教学能力本位,采用了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形式,明确了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目标、能力技能目标和情感素质目标。

合理选择内容,学习难度适宜本次课从轴承到机械装调技术综合实训装置,从零件拆装到零件测绘,从徒手画图到计算机绘图,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步步深入地进行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笔者立足于学校的现有实训条件,合理选择内容,学习难度适宜,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够实现能力的拓展与延伸,较为成功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笔者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起着组织和引导作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并掌握学习方法,把学生实践活动作为课堂主线,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授课方式上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引领、双线并行等教学形式,让学生在教中学、在学中做,努力突出“教学做”一体化。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够发挥主体作用,兴趣盎然,参与主动,体验深刻。

挖掘德育因素,启迪学生智慧教育赋予我们的责任不仅是授之以知,教之以事,更重要的是要感之以德。笔者在专业实训课教学中,充分挖掘德育因素,在教给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给予适时的思想品德教育。在本次课中,团队合作很重要,笔者引用减速箱上的齿轮来引导学生:“我们的班级就像一个大齿轮,而每位同学就是一个轮齿。我们从入学至今一起奋斗,一起成长,从最初的棱角分明打造成如同齿轮般齿齿相扣、紧密联系、缺一不可,希望同学们继续发扬机械精神,彼此推动,让班集体这个大齿轮正常、顺利转动,共同营造一个团结奋进的班集体!”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将专业教学与德育融为一个有机整体,使德育工作“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三)不足之处

一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整合设计的预设痕迹有些明显,学生自由拓展的空间较少,课堂张力稍显不足。二是教学环节之间过渡和时间秩序的调控上还有待提高和完善。三是教师要进一步熟悉教材教案,语言要简练确切,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四是上课时有很多听课教师,学生还是过于拘谨,出现了怯场的表现。笔者及时与他们沟通,给予他们鼓励,这就耽误了一些时间,出现了“前松后紧”的现象。

教学单元的教学设计 第7篇

一、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教学目标

1、了解获奖感言的内容、体裁特点。

2、理清文章结构,了解青蒿素的科研过程。

3、体会作者为科学献身的崇高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梳理作者及其团队发现、应用青蒿素的科研过程,体会科学工作者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理解文中的一些专业名词和概念,关注对科学发现有重要启示的节点。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英国BBC新闻网“偶像(ICONS)”栏目发起“20世纪最伟大人物”评选。在“科学家篇”名单中,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与居里夫人、爱因斯坦以及数学家艾伦图灵起入围候选人。

BBC列出了她入选的三大理由:艰难时刻仍秉持科学理想,砥砺前行亦不忘回望过去,她的成就跨越东西。

值得注意的是,屠呦呦是科学家领域唯一在世的候选人,也是所有28位候选人中唯一的亚洲人。

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医学奖。这一项震惊整个世界的发现为全人类的健康带来了又一-份曙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青蒿素的发现历程。

2、写作背景

师:大家课前都已经预习过了,谁能起来说说,屠呦呦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写的这篇文章呢?

生:请大家跟我一起看课下注释1:这篇文章是根据屠呦呦20xx年接受拉斯科奖时的演讲以及同年发表于《自然医学》杂志的论文编写而成的。

师:我们来大致了解一下拉斯科奖。

拉斯克医学奖是美国最具声望的生物医学奖项,也是医学界仅次于诺贝尔奖的一项大奖,其得奖者通常会在随后的一年得到诺贝尔奖,该奖项在医学界又素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称。该奖项于1946年,由被誉为“现代广告之父”的美国著名广告经理人、慈善家阿尔伯特.拉斯克(AlbertLasker)及其夫人共同创立,旨在表彰在医学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医生和公共服务人员。

好,大致了解了文章的写作背景,有助于我们理解文章的内容,接下来,我们来具体学习这篇文章。

3、作者介绍

屠呦呦,著名药学家。第一位获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宁波,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曾接受中医培训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20xx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期间前后晋升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药学家,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萵素和双氢青蒿素。1972年成功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0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20xx年9月,因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20xx年10月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20xx年1月9日获20xx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xx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屠呦呦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20xx年5月,入选福布斯中国科技50女性榜单。20xx年3月入选《时代周刊》100位最具影响力女性人物榜。

4、题目解说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以两个并列的名词作为标题,将青蒿素的发现置于人类征服疾病的宏大背景中,简明扼要的阐明了发现青蒿案的重大意义。“一小步”突出了其对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满含民族自豪感。

5、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1-4):屠呦呦就获奖表达感谢以及追溯自己的医学初衷;

第二部分(5-15):讲述青蒿素从发现到成药的过程;

第三部分(16-20):讲述青蒿素的"发现给世界带来的影响和重要作用;

第四部分(21-25):讲述中医药学的卓越贡献;

6、全文分析

1.请大家默读全文,结合文章里的小标题,想一想: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结合小标题,我们可以了解到,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以下内容:

①,屠呦呦和自己的团队是如何发现青蒿素的抗疟功效的②屠呦呦和自己的团队是如何把青蒿素从分子变成药物的

③青蒿素的发现是如何影响世界的

④关于青蒿素的发展与超越

⑤中医药学的贡献

2.那么,在文章的前4自然段,又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呢?

作者首先对获奖表示了感谢,然后简单地回顾了过去的经历,并发出呼吁。

3.本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试简要分析。

①用小标题领起各部分内容,简明概括。

本文用五个小标题提纲挈领概括了青蒿素从发现到制成药物经过的不同阶段,介绍了中医药学对人类作出的贡献。让读者一目了然。

②采用了“总一分一总”由一般到特殊再到一般的顺序行文,过渡自然,条理清晰。第二部分总写发现、提取青蒿素的经过,第三、四、五部分具体写研究工作的过程,第六部分总括中医药学的贡献,结构严谨。

先写青蒿素的研究普及,再写对双氢青蒿素的认识以及它们的联合应用,这是一个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符合对事物的认知规律。前五部分写青蒿素的贡献,最后一部分写中医药学的贡献,这是由个别到一般的过程,顺理成章,升华了文章内容。

四、布置作业

1.回顾课文,从屠呦呦的抗疟之路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2.在网上找一篇获奖感言读一读,对比一下有什么不同之处。

教学单元的教学设计 第8篇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3~94页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过程。

教学时间:2课时。

课题一

统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93~94页。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对数据统计过程的体验,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初步了解分类统计的意义。

2、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观的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的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统计的含义,会看统计图、统计表,进行简单的统计。

教学难点:能够进行简单的统计。

教学准备:统计图、统计表、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都特别喜欢小动物,全班每个人都喜欢什么动物呢?今天就请你做个小调查。

2、出示动物,学生进行收集数据的过程。

绿孔雀 非洲象 大熊猫

袋 鼠 梅花鹿 河 马

3、提出明确要求:用你喜欢的方法,要让每个人看清楚喜欢这些动物的各有多少人。

4、学生活动。

二、探索新知:

1、展示学生刚才初步统计的.结果。

(1)用数字表示的。

(2)用学生的名字表示的。

(3)用圆圈表示的。

(4)用画对号的方式表示的。

(5)用写正字的方式表示的。

……

2、揭题:小朋友们,知道吗?刚才你们的学习过程其实就是统计的过程,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统计的有关知识。

3、发统计图和统计表:根据你刚才收集的数据,完成统计图和统计表。

实践活动

(调查全班小朋友们喜欢的动物)

统计表:(学具卡片)

绿孔雀 非洲象 大熊猫 袋 鼠 梅花鹿 河 马

统计图:(学具卡片)

绿孔雀 非洲象 大熊猫 袋鼠 梅花鹿 河马

4、出示统计图和统计表。

(1)通过小朋友们的统计,你能发现什么?

(2)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三、总结:

1、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可以用统计解决,你能说一说吗?

2、谈谈这节课你的收获。

作业布置:

利用课间调查一下班里小朋友的出生月份,完成95页练习十七的第1题。

板书设计:
统计

统计表:

绿孔雀 非洲象 大熊猫 袋 鼠 梅花鹿 河 马

统计图:

绿孔雀 非洲象 大熊猫 袋鼠 梅花鹿 河马

课题二

练习

教学内容:完成练习十七的2——4题。

教学目标:巩固本单元所学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 小组互相交流自己调查的结果。

2、 展示几份。

二、 练习:练习十七

1、 第2题。

(1) 看图,明确题意。

(2) 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统计。

(3) 完成统计表及问题。

(4) 集体订正。

2、 第3题:计算。

(1)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2) 集体订正答案。

3、 第4题:调查本班每一位同学最喜欢什么交通工具。

4、 思考题:用 、 、 三张卡片,可以摆出6种排法,

例如:请你试着摆出其他几种排法。

三、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单元的教学设计 第9篇

学习目标

1.通过相互倾诉自己的理想,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应对和表达的交际能力,同时培植学生表达的自信心,树立良好的理想观。

2.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习作,表达自己内在的真实体验,并能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评议与欣赏,感受习作的快乐。

3.尝试前后照应的写法。

课时安排

3课时

课前准备

组织学生收集以“理想”为主题的名言警句等,帮助学生积淀文化底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创设交际情境

1.故事感染激发

郝副营长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了。“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正是这样美好的憧憬,这样朴实无华的理想火种,点燃着郝副营长勇往直前的心。我们没有理由不说,郝副营长的理想是崇高的。

2.激发交流愿望

a交流关于理想的名言。

b每个人都有自己心慕已久的理想,你有什么理想呢?

二、提升交际能力

1.自我倾诉,组织语言。(着重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敏捷性)

说说看,你的理想是什么?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想?理想的种子在你心中生根了,你准备怎样做,让它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呢?

2.指名交流,了解情况。(在表达的自信上着重评价)

3.师生交流,学习技巧。(在表达的技巧上着重引导)

a教师声情并茂地向学生讲述自己儿时的理想,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明白自己是如何有中心、有条理的讲述的。

b学生倾听、评价教师的发言:

听:做到全神贯注,用神态做出反应。

想: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去理解。

说:在理解、尊重对方的基础上积极应对,与教师交流。

4.生生交流,运用技巧

a学生在组内交流,教师参与。对个别在组内交流有困难的学生,采用个别辅导或同桌互助的方法,鼓励他们积极发言。

b互听互评,互相修正,共同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评价时注重评价表达是否自信,态度是否自然大方,表达的内容是否有条理,是否能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C推荐代表,准备参加全班交流。

三、全班互动交流

1.指名倾诉自己的理想。

2.师生倾听、评价

小结:今天,我们倾诉了自己的理想。让我们共同努力,将这颗理想的火种化成我们人生成长的精神翅膀,让它伴随我们飞向生命的每一天。

第二、三课时习作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口语交际课上,大家畅谈理想,发言各有见地,颇为精彩。把你们交流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写下来一定会成为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请同学们敞开心扉,让自己心中的理想流淌于笔端吧!

二、阅读提示,明确习作要求

(投影出示)

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以《我的理想》为题,完成一篇习作,要写清楚自己的理想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以及准备怎样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根据本组课文,提示学生可以尝试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三、学生进行习作

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四、习作评改

1.自改自评

a教师出示下水文,留下修改的痕迹。说一说:

⑴老师修改了什么?

⑵老师是怎么修改的?

b细读自己的习作,修改写错的字、用错的词,写得不通顺或不完整的句子、加错的标点等。

c用符号划出自己认为闪光的地方,并向全班展示读,其它同学倾听、评价。

2.互评互改

a交换作文

⑴用赞赏的符号划出你欣赏的词句,并评评好在哪儿,为什么好?

⑵你认为他的作文哪一部分还不够清楚、不够具体,提出中肯的建议。

b再读作文,全面检查与润色。

3.全班交流

a指名朗读作文。

b师生评议

五、誊抄作文,汇编成册

今天,我们用笔播种了希望。每个同学的理想都是一粒种子、一个渴望。这次习作我们就以“种子”为序,将大家的习作汇编成册。拜读它们,我们仿佛在触摸着一颗颗萌动着的心。祝愿大家的理想能够早日变为现实。

教学单元的教学设计 第10篇

摘 要:人总是处于一定的情绪状态中,面对压力、挫折是人生的常态,设计好心理健康课情绪单元的教学,可以更有效地帮助高职学生培养健康的情绪,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压力与挫折。

关键词:心理健康 情绪单元 教学设计

健康的情绪是积极、乐观、愉快、稳定的情绪状态,具有健康情绪的人情绪反应适度,具有对情绪的调控能力。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随着人们价值观的冲击碰撞,随着各种诱惑、冲突的呈现,人们的内心环境不再平静,人们需要不断调集心理状态、不断调控情绪应对各种刺激。尽管如此,各种情绪障碍还是与日俱增,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健康。高职学生还要承担社会评价较低等更多的心理压力,因此,培养学生健康的"情绪,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压力与挫折,是高职心理健康课的重要目标。笔者从四个方面探讨高职心理健康课情绪单元的教学设计。

一、以实际应用为目标组合教学内容

传统的教学内容安排,大多把情绪、压力、挫折分在三个章次,并且前后没有关联。这样安排不利于学生更深入、集中地解决实际问题,而且三个内容分散教学的时间成本也过高。关于情绪、压力、挫折这三个心理学概念,在学术领域有不同的理解,但如果把时间花在辨析概念上则得不偿失。心理健康课要帮助学生获得心理成长,自然离不开培养健康情绪,应对压力、挫折等内容。情绪、压力、挫折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情绪是个体受到某种刺激所产生的一种身心激动状态;
压力是个体对刺激所产生的身心紧张状态;
挫折是实现目标受阻而产生的消极情绪体验,压力和挫折都属于情绪范畴,都是对刺激所产生的身心反应。所以,情绪单元的教学设计不仅包括情绪的内容,还应包括压力、挫折的内容,将三者组合成一个单元进行教学,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学设计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情绪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情绪的主观性特性。同样的刺激作用于不同的人,不一定产生同样的情绪反应,原因在于不同的人对同样的刺激解释不同,这就是情绪的主观性特性。正是由于每个人所体验到的刺激的性质是主观的而不是客观的,人们才有可能很好地调控情绪,情绪调控的方法才有意义,人们也才能有效地应对压力和挫折,进而培养健康的情绪。为此,在课程导入时,可以用寓言故事、案例和学生自身的经历,从体验、感受入手。例如,在狐狸与葡萄的故事中,同样是饥渴难耐的狐狸,在看到葡萄又摘不到时,有的想办法爬梯子吃到了葡萄,有的吃不到葡萄抑郁而死,还有的愤怒而死,也有去找其他充饥的食物等,这使学生认识到应对同一刺激的方式不同,结果也不同。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心理学的方法来调控情绪。

情绪单元的教学难点是掌握情绪调控和应对压力、挫折的方法。例如,在学习合理情绪ABCDE法时,先运用实例引出方法,再对方法进行描述,并让学生当堂运用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做好教学活动的设计

情绪单元安排两次课进行教学,第一次课主要学习情绪的相关知识和合理情绪ABCDE法,第二次课主要学习应对压力和挫折的知识和方法。

第一次课安排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心态的结果”,先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情绪的认识,学生通常说出的是情绪的种类。教师从某一种情绪是如何产生的引出情绪定义,并把关注点放在情绪的主观性特性上。可以运用故事、案例、个人真实经历等,并进一步提出健康情绪的含义。第二个活动是“我的情绪我做主”,主要学习运用合理情绪ABCDE法,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不合理情绪,并进行分析,最终消除不合理情绪,培养健康的情绪。

第二次课安排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直面压力与挫折”,主要分析压力、挫折的来源和学生采用的有效的应对方法,并进行评估,帮助学生学习积极有效的应对方法。第二个活动是“学会放松”,让学生体验冥想等放松方法。第三个活动是“快乐芯”,使用软件让学生在游戏中通过呼吸控制心跳,从而让心情平静。

四、使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情绪单元的活动主要是分析和体验。分析可以采用头脑风暴的方法,激发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并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完善。在活动中学生精力较为集中,分析效果会比较好,教师及时引导、点拨、纠正也至关重要。体验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例如,冥想放松时有的学生睡着了,有的学生则通过冥想使精神更加饱满,这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后者是最佳的放松状态。在“快乐芯”中有一个名为“菩提树”的游戏,游戏前教师告诉学生调整呼吸控制心跳的方法。如果学生方法正确,软件中的菩提树就会逐渐长得枝繁叶茂,在游戏中学生学会了调整呼吸的方法。第二次课结束时,也可以组织学生共唱《真心英雄》,让学生在高昂的情绪体验中结束课程。

教学单元的教学设计 第11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认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

第一课时

一、复习有关部首字,引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部首字,今天我们这节课就用到了这些部首字。下面我们来学习《识字学词学句(二)》

1、出示“穴、足、皿、衣、月”等字卡认读。

2、揭题: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些由这些部首组成的生字。

二、自学生字

自己一组一组地自读字、词、句。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读音。比一比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本课生字。

“窝”是由部首字“穴”和一个简单的字“呙”组成,注意“穴”的形变。

“踩”是由部首字“足”和一个学过的字“采”组成,注意做部首时“足”变为“”。

三、检查自学情况,识记字形

1、读生字卡片。

2、挑选自己喜欢的词句读给大家听一听,全班评议谁读得好,并说出为什么。

3、分组读字、词、句,组内互相评议。

四、该句子,了解词句的意思

1、学习第一组内容:

(1)学生自由读字、词、句,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2)提出不懂的词语,小组讨论。注意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理解词句。

(3)指导学生用适当的语气读句子。如“我家门前的大树上有一个鸟窝。”要读出惊奇、欣喜的语气;
“早晨,打开窗帘,阳光立刻射进房间里。”“立刻”要重读,语速要读得稍快些。

(4)出示课件,识记字形:

窝:上边是部首字“穴”,下边是一个简单的“呙(guō)字;

帘:上边是部首字“穴”,下边是“巾”。

要注意“穴”做部首时的形变。

2、学习第二组至第五组内容:

(1)总结学习第一组的方法:自由读,说一说读懂了什么;
提出不懂的地方,小组讨论解决;
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识记字形。

(2)学习上述方法,自学第二、三、四、五组内容。

(3)检查自学情况。

第二课时

一、复习

l、指名读字、词、句,评议。

出示本课的生字。

2、认读生字卡片。

3、说一说本课生字的部首是什么。

4、用生字口头组词。

5、形近字组词

格(格子)彩(精彩)盆(盆景)踏(踏步)

胳(胳膊)踩(踩坏)盘(盘子)踢(踢球)

二、指导书写生字

1、复习部首字“穴”、“足”等的写法。

2、逐一指导书写生字。重点指导以下几个生字:

“踩”:注意“足”的形状变化,右半边“采”不要写成“”。

“袜”:右半边是“末”字,不要写成“未”。

“膊”:右上部笔顺是:。

“盘”:上部占格三分之二,注意“舟”的笔顺。

3、按课后范字描红、临写。

三、完成课后练习

做课后第3题时,先让学生说一说部首字做部首时的变化,再照样子组成新字读一读。

四、扩展练习

1、让学生说一说还有哪些字做部首时样子变了,说给小组同学听一听,也可以写一写。

2、用生字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练习用字组词。用词语卡片做“连句子”的游戏,练习用词组句。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实践创新

将词语补充完整

()的鸟窝踩坏()

()的盆景连忙()

()的胳膊喜欢()

教学单元的教学设计 第12篇

教学目标:

1.学会9个生字,能正确读写14个词语。

2.认真观察图画,理解句子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怎样读好较长的句子。

3.能理解“也”,并能正确运用“也”字说句子。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春天正悄悄地向我们走来,你发现我们周围的事物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自由说,这节课老师带同学们到大自然去看一看。

二、学生看图

出示幻灯片,启发、引导(果树开花图)

1.同学们请看图,仔细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

2.观察后学生说出,同时教师分别在图下出示“桃花、梨花、苹果花、杏花”的音节及生词,并齐读。

3.这是发生在什么季节的什么事?这些花是什么颜色?状态怎样?像什么?

(桃花、梨花、苹果花、杏花春天开放,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苹果花,非常鲜艳、美丽,像花园)

4.(出示果树结果图),你看到了什么?出示音节及词:“杏子、桃子、梨、苹果”学生认读。

5.桃子、杏子、梨、苹果什么季节成熟?长得什么样?你感受到了什么?

三、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划出自然段和生字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它的。

2.指名读生词和课文,边读边学习生字新词。

3.重点指导

(1)认识“讠”“禾”这两个偏旁。

(2)“桃”的右半部笔顺是:

“许”右半部是“午”不是“牛”

“成”的笔顺是:
,它是翘舌音。

(3)指导书写,认清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指名读生字、词。(看图)

2.学生读课文。

二、看图学词学句

1.课文有几个自然段?课文中是怎样描绘这两幅图的?指名朗读。

2.读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许多”是什么意思?“许多”还可以用在什么地方?(结合投影,理解“许多”)

3.读第二段,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为什么说我们村成了花园?(结合图画)

练习用“也”说话。

(春天果树开满了花,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苹果花,真美丽,我们村像个大花园。)

4.有感情地读第二段,指导学生用赞美的语气读,读后学生看图说说意思。

5.读第三段,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段的意思。

(到了秋天,果树结满了果子,果子熟了,有又红又大的桃子,黄澄澄的梨子、杏,红通通的苹果,我们村成了果园)指导学生用喜悦的心请读。

6.学了这篇短文,你知道了什么?

(果树春天开花,秋天结果。)

三、总结

进行思想教育

春天非常美丽,花开了,草绿了,我们要用双手把祖国打扮得更美,把家乡建设得更好。

四、布置作业

1.第1课时后完成1题、2题。

2.第2课时教学中读3题,先读,再练习说。

教学单元的教学设计 第13篇

教学目标

1.会认“桨、桩”等3个生字,会写“桨、律”等11个生字,会写“竹竿、白茫茫、规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桨、桩”等3个生字,会写“桨、律”等11个生字,会写“竹竿、白茫茫、规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1~4自然段,把握这部分内容,初步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天堂”用来比喻什么?

2.(出示课件1)看,鸟儿们在这里自由飞翔,多么快乐。这里就是鸟儿们快乐的天堂。

板书:鸟的天堂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出示课件2)

1.生初读课文,把自己认为有难度的生字词圈起来,可以用、向同学请教等方式解决。

2.大声朗读课文,试着用简单的话介绍课文内容。

3.指名分段读课文,边听边想:(出示课件3)作者到“鸟的天堂”去过几次?分别在什么时候?看到了什么?

4.汇报,交流。

三、学习1~4自然段

1.自由朗读1~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出示课件4)

请用简洁的话概括这部分的主要内容。(出示课件5)

板书:作者和朋友们划船出去玩。

2.赏析好句:(出示课件6)

找出这部分中的比喻句,并说说其作用

生总结,汇报

这是一个比喻句。把划水的声音比作乐曲,体现出声音的优美,同时也点明作者的心情是愉悦的。

指导朗读。

四、小结(出示课件7)

这一次,“我们”去鸟的天堂,却没有看到一只鸟。为什么?这部分中,作者把精力放在景物描写上,又是为了什么?下节课我们一起来揭晓。

五、布置作业。(出示课件8)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继续朗读课文,看看“鸟的天堂”到底是怎样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把握课文内容,领会“鸟的天堂”的含义。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听写生字词。(出示课件9)

白茫茫 规律榕树 纠正错误片刻

天堂应接不暇 错过兴奋 留恋

二、快速阅读,把握重点

1.读5~14自然段,思考下面的问题。(出示课件10)

A作者详细描写大榕树的目的是什么?

B描写鸟儿们,作者用了怎样的顺序?

C作者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生总结,汇报

2.把握重点段落:

⑴指名读5~9自然段:(出示课件11)

说一说,本文主要描写了大榕树的什么特点?

板书:大、美

⑵课文里哪些地方说明榕树大?

(生找出词语、句子,读一读。)(出示课件12)

⑶课文哪些地方是写榕树的美的?(出示课件13)

板书:大榕树的静态美。

找出体现大榕树动态美的句子。

板书:动态美

作者对这棵大榕树流露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出来的?(出示课件15)

(4)有感情地朗读5~9自然段。

(出示课件16)

(5)读10~13自然段,思考:这次作者看到了什么?(出示课件17)

(6)这里的鸟有什么特点?找出相关的语句。

板书:多、欢 热闹景象

(出示课件18)

(7)对鸟儿们的描写主要采用了哪种描写?找出相关语句。

板书:动态描写

(8)有感情地朗读10~13自然段。

3.朗读第14自然段。说说作者为什么感叹“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的确,确实,果真。因为这里既有适合鸟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又有人类对鸟的保护,所以感叹“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板书:离开 对生命的热爱和赞美

4.小结:文章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给人鲜明的印象。

三、总结课文,升华情感(出示课件20)

通过学习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四、布置作业。

1.抄写并积累课文第八自然段。

2.说说你对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见或建议。

教学单元的教学设计 第14篇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人教版第12册42页—4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实验,推导出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公式计算圆锥体的体积。

2、通过学生动脑、动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圆锥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教具准备:

1、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6套,大小不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6套、水槽6套。

2、多媒体课件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板书: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2、一个圆柱的底面积是60平方分米,高15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3、圆锥有什么特征?

学生回答后,教师用课件演示:屏摹上显示一个圆锥体,将它的底面、侧面、高和顶点闪烁。

二、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些知识探讨新的问题—————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板书课题)

三、进行新课

1、探讨圆锥的体积公式

教师:怎样探讨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请同学们先想一想,我们是怎样知道圆柱体积公式的: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圆柱——————(转化)——————长方体圆柱体积公式————————(推导)长方体体积公式。

教师:借鉴这种方法,为了我们研究圆锥体体积的`方便,每个组都准备了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你们小组比比看,这两个形体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操作比较。

(1)提问学生:你发现到什么?(这个圆柱体和这个圆锥体的形状有什么关系)

(学生得出: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用数学语言说就叫“等底等高”。(板书:等底等高)

(2)为什么?既然这两个形体是等底等高的,那么我们就跟求圆柱体体积一样,就用“底面积×高”来求圆锥体体积行不行?(不行,因为圆锥体的体积小)

教师:(把圆锥体套在透明的圆柱体里)是啊,圆锥体的体积小,那你估计一下这两个形体的体积大小有什么样的倍数关系?(指名发言)

水和圆柱体、圆锥体做实验。怎样做这个实验由小组同学自己商量,但最后要向同学们汇报,你们组做实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在体积大小上有什么样的倍数关系。

(3)学生分组做实验。

A、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组是怎样做实验的?

B、你们做实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在体积大小上发现有什么倍数关系?

(学生发言:圆柱体的体积是圆锥体体积的3倍)

同学们得出这个结论非常重要,其他组也是这样的吗?

我们学过用字母表示数,谁来把这个公式整理一下?(指名发言)

(4)学生操作:出示另外一组大小不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进行体积大小的比较,通过比较你发现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整理归纳:不是任何一个圆锥体的体积都是任何一个圆柱体体积的。(老师拿起一个小圆锥、一个大圆柱)如果老师把这个大圆锥体里装满了水,往这个小圆柱体里倒,倒三次能倒满吗?(不能)为什么你们做实验的圆锥体里装满了水往圆柱体里倒,倒三次能倒满呢?(因为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

(老师在体积公式与“等底等高”四个字上连线)

现在我们得到的这个结论就更完整了。(指名反复叙述公式)

今后我们求圆锥体体积就用这种方法来计算。

四、巩固反馈

1、例一个圆锥形的零件,底面积是19平方厘米,高是12厘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

A、学生完成后,进行小组交流。

B、你是怎样想的和怎样解决问题。(提问学生多人)

C、教师板书:

×19×12=76(立方厘米)

答:它的体积是76立方米。

2、练习题。

一个圆锥体,半径为6cm,高为18cm。体积是多少?(学生在黑板上只列式,反馈)

3、出示例2:要求学生自己读题,理解题意思。

在打谷场上,有一个近似于圆锥形的小麦堆,测得底面直径是4米,高是1.2米,每立方米小麦约重735千克,这堆小麦约有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千克)

(1)提问:从题目中你知道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提问。并回答同学的质疑:3.14×()×1.2×表示什么?为什么要先求圆锥的体积?得数保留整千克数是什么意思?

4、比较:例1和例2有什么地方不同?

(1)直接告诉了我们底面积,而(2)没有直接告诉,要求我们先求出底面积,再求出圆锥体积;
(2)例1是直接求体积,例2是求出体积后再求重量。

我们已经学会了求圆锥体的体积,现在我们来解决有关圆锥体体积的问题。

五、巩固练习

1、一个圆锥形沙堆,高是1.5米,底面半径是2米,每立方米沙重1.8吨。这堆沙约重多少吨?

2、选择题。每道题下面有3个答案,你认为哪个答案正确就用手指数表示。

(1)一个圆锥体的体积是a立方米,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是( )。

(1)立方米。

(2)3a立方米。

(3)9立方米。

(2)把一段圆钢切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圆柱体体积是6立方米,圆锥体体积是( )立方米

(1)6立方米。

(2)3立方米。

(3)2立方米。

2、学生操作:

看看我们的教室是什么体?(长方体)

要在我们的教室里放一个尽可能大的圆锥体,想一想,怎样放体积最大?(小组讨论)

指名发言。当争论不出结果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测量数据:教室长12m,宽6m,高4m。并板书出来,再比较怎样放体积最大的圆锥体。

六、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七、作业

书本44页第3、4、5。

教学单元的教学设计 第15篇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有条理地畅谈理想,展开想象,对自己的未来进行美好憧憬。

2、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生早期树立理想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为理想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3、练习有条理地表达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借助具体事例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

视频收集关于名人的理想故事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揭示理想

1.讲述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故事。

2周总理的理想是什么?是啊,正是这样的理想激励着少周总理,并通过努力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畅谈自己的理想。(板书:我的理想)

理想,一个诱人的字眼。透周总理总理的理想,你们认为理想是什么? 词典上说,理想是对未来事物的想象或希望(多指有根据的、合理的,跟空想、幻想不同)。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地方向;
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正值花样年华的我们,该怎样用理想做挂天征帆,驾长风破巨浪;
以一柄木桨,引领生命之舟驶入金色港湾?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理想。

二、诉说理想,放飞梦想

1、同学们,有人说:理想是人生航行的灯塔,是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你能说说你的理想是什么吗?

(抽生回答,如“我的理想是当老板”、“我的理想是当一名优秀的厨师”、“我的理想是当一名科学家”、 “我的理想是做一名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分析) 师:看来,理想虽然没有好坏、对错、贵贱之分,但是,如果一个人的理想是“为人民服务”的,是对别人有益的,那么,他的人生也会很有意义。

视频:袁隆平

2、一个人的理想,往往并不是凭空产生的,也许是缘于一个感人的故事;
也许是受一个人的影响;
也许是因为看了一本书;
或许是因为一则新闻;
甚至是一句话受到了启发??你怎么会有这样的理想的呢?

视频:李连杰(理想要树立)

3、指名说。

(在学生说时指导说具体事情的经过,抓住语言、动作、神态等,尤其是心理活动描写,心理的变化来说。)

三、实现理想,努力奋斗

1、一个理想,就是一段故事,也就有了一份幸福的期待!为了实现理想,很多人为之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才终于成功!

说说名人追求理想而付出艰辛努力的故事。如:海伦·凯勒

视频:马云(理想在于坚持)

说说咱们身边的人为了理想是怎么样做的?

师:记得作家巴金曾说过:理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就终有实现理想的那一天。

2、为了实现理想,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视频:李中华(理想在于想象创造,在于不断探索创新)

3、引导学生说,同桌进行交流。

4、交流以“理想”为主题的名言

“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地方向;
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如果一个人缺少一颗指路明灯——理想,就会醉生梦死。——【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生活好比旅行,理想是旅行的路线,失去了路线,只好停止前进了。——

【法国】雨果

一种理想就是一种动力!——【法国】罗曼.罗兰

四、出示范文,明确写法

1、出示范文,指导写法

为了让大家的作文写的具体又有条理,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篇范文。请大家认真阅读这篇作文,准备接受老师的挑战!

诗歌<理想>

理想 流沙河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

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

离乱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

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

理想如珍珠,一颗连着一颗,

贯古今,串未来,莹莹光无尽。

美丽的珍珠链,历史的脊梁骨,

古照今,今照来,先辈照子孙。

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

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

但理想有时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

可望不可既,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

理想使你微笑的观察着生活;

理想使你倔强地反抗着命运。

理想使你忘却鬓发早白;

理想使你头白仍然天真。

师:提问

描写作者理想的句子是哪一句?

描述作者为什么有这理想的句子有哪些?

描述作者是怎么样实现自己理想的句子是哪些句子?

五、组织写作,列出提纲

1、如果要把自己的理想说清楚、具体,你觉得应该介绍那几个方面的内容?那么你的作文怎么谋划呢?请大家列出习作提纲。

开头:我的理想是什么?

中间:我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原因)

我准备怎样实现我的理想?(途径)

结尾:期待着理想实现后的心情、感受。(首尾呼应)

2、学生交流提纲,教师点拨

五、自拟题目, 个性作文

师:孩子们,此刻,你的心中一定涌动着关于理想的种种激情,那就请拿起你手中的笔,以《我的理想》为题,把你理想背后的故事真实具体(板书)的写下来,就是最感人的习作。相信你的笔下,一定会涌出一篇篇激荡人心的理想之歌。

2、诗歌朗诵:

理 想

理想是水,浇灌绿色之树,理想是树,装扮荒芜的地,

理想是地,伸出前进的路,理想是路,伴你走向未来。

理想是日,照耀清晨之露,理想是露,滋润大地之草,

理想是草,抽出嫩绿的芽,理想是芽,萌发金色的梦,

理想是海,掀起惊涛骇浪,理想是浪,考验万舸千舟,

理想是舟,装载远行的人,理想是人,开辟崭新大地。

板书设计

我的理想

是什么:
医生 老师 警察 护士??

为什么:
一本书 一句话 一则新闻??

怎么做:
努力学习

教学单元的教学设计 第16篇

教学目标

1.学会9个生字,能正确读写14个词语。

2.认真观察图画,理解句子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怎样读好较长的句子。

3.能理解“也”,并能正确运用“也”字说句子。

4.知道杏树、桃树、梨树和苹果树是果树,梨树、苹果树春天开花,秋天结果;
知道果树能使环境更美丽。

教材分析

本课要求学会9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生字中有四个字是与“木”字旁有关的。“木”字分别是在上、在下、在左,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进行仔细的观察和比较。

本课首先出示的是8个词语,按照花、果分成两类排列,上下一一对应。

然后出现的是课文。课文共有三个自然段,先讲我们村种了许多果树,然后讲果树在春天、秋天两个季节里生长的情况,赞扬了家乡的美好,表达了作者热爱家乡的感情。

本课的教学重点应是;
学习生字,理解句子的意思。

本课教学难点应是:了解果树春天开花,秋天结果。

教学建议

1.从图入手,引导学生以“看图――自读――汇报交流”的形式理解短文内容,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2.可以采用熟字比较法、编顺口溜等方法记忆字形。比如:“苹”和“平”就可以用熟字比较法记忆。还可以根据本课生字的不同特点分类来记。比如:“木”字旁的有:杏、桃、梨、村。“草字头”的有:苹。“言字旁”的有:许等。教学时要采用学生先自己分析字形,然后同桌交流,老师重点指导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单元的教学设计 第17篇

设计理念:突出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基本特点,紧扣文中所流淌的美,引导学生感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使学生在感知语言文字的同时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

设计特色:以“美”作为全文的主线,以自读自悟贯穿课堂始终。引导学生自读时想象画面,自悟时体会情味,交流时畅所欲言。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加深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使学生在感受美、欣赏美、发现美的过程中获得情感的升华。

设计流程:

一、激情导入——感知美

1、点击课件,伴着轻松明快的音乐,眼前出现一幅幅乡村美景图。

2、教师配以深情的语言:

我的家乡在一个小山村,那儿流水潺潺,炊烟袅袅;
那儿的人们善良淳朴,互敬互爱。最让我难忘的还是小溪中的那一排搭石,静静地躺在溪水中,为我们带来了多少方便,多少欢乐。

3、瞧!这放在小溪里用来帮助人们踩踏过河的石块就是搭石。板书课题,读题。

(课堂伊始,一曲明快轻松的乐曲萦绕于教室之间,为整堂课奠定了“和谐”的基调;
抬起头,几块形态不一的石头平整地跨过小溪——简笔画摆放在黑板上,不仅唤起学生对“搭石”的感知,也帮助他们理解“搭石”的含义。)

二、初步感知——寻找美

1、这些小小的搭石,构成了家乡一道亮丽的风景。让我们一起走进它,睁大双眼去发现美,欣赏美。

2、细细地读读课文。要求:一边读一边体会,你感到课文中都流淌着怎样的美呢?

3、说说你仿佛见到了哪些美丽的画面。课件随机出示相应的画面:

精心摆放搭石老人调整石块一行人走搭石

同时过溪,招手礼让偶遇老人,背负过溪

学生每寻到一处美,就用不同颜色的笔在黑板的石头上写上一个“美”字。

(学生带着任务读课文,读书的目的性自然体现,又增加了语言的积累。以“美”为切入点,带着学生走进了小村庄,开始感受“搭石”,欣赏“搭石”,寻找美的画面。)

三、品读体味——欣赏美

搭石,构成了家乡一道亮丽的风景。让我们一起来走近搭石。

(一)例段指导(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要求:仔细听,在书上圈画你认为最能体现美的词句。

2、说说你从课文中感受到怎样的美,从哪些词句感受到的。

重点体会“平整方正”、“按照两尺左右的间隔”中体现出来的乡亲们心中有他人的美德。随机在石头上板书:善良。

3、指导朗读。

(例段的指导意在向学生渗透学习方法,为后面的自主学习打下基础。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自主学习2、3、4自然段。

美丽的画面还有很多,你们想不想来欣赏欣赏?

1、学生从2、3、4自然段中选择最喜欢的一段以学习小组或个人为单位欣赏,体会其中流淌着的美。

2、推荐几种学习方式,自己有更好的方式也可以。

出示课件:学习小帮手

我想读一读课文中的美文。

我想说一说自己的感悟。

我想画一画文中的美景。

我想演一演文中的情景。

我想邀请同学(老师)一起……

我想……

(推荐学习方式,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又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提供了创新的契机。)

3、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并参与其中,从中发现有创意的学习方式。

4、全班交流,展示学习成果,评议。

(评议这一环节,意在使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讨论交流,互相启发、补充,加深理解与感受。并结合评议将对语言文字的学习与感悟落在实处,实现与文本的对话。)

5、在交流展示过程中引导学生说说自己体会到的美。(个人感受不同,不强求统一的答案。)

随机在石头上板书:勤劳、和谐、谦让、尊老。

6、随机指导各种形式的朗读,以求达到品品读读、以读促悟的效果。

(读书是师生对话,尤其是学生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的过程。在学生对“搭石”有了一定的了解后,组织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读书活动,使其感悟体会“搭石”的美,欣赏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从而实现教师、学生与文本对话的目的。)

(三)学习中心段。(最后一段)

1、课件再次出示几幅画面。思考:为什么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2、齐读最后一段。

(1)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搭石和乡亲们有什么联系?

引导学生体会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也正是“搭石”于默默无闻中凸现出的精神。

(文章最后一句话含义深刻,不易理解。在学生对文中所流露出的人性美有了感悟之后,再让学生来理解句子,句子含义就自然出来了。)

四、走向生活——发现美

1、是啊!美无处不在,有看得见的美,看不见的美,就连搭石这么不起眼的小事物都有美。你现在对美有了哪些更深的认识?

2、艺术家罗丹说过:“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作者就是从一件很小的事物中发现了美。在我们的身边哪里也可以找到美?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平凡事物中寻找美。)

随机板书:友善美、团结美、奉献美、无私美、敬业美……

五、超越文本——传播美

1、听故事:《一个承诺》

2、谈感受。主要引导学生学会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爱。

3、升华情感;

美是一把雨中的小伞;
美是一句风中的问候;
美是一个关怀的眼神;
美是一片温暖的阳光……

让我们将真善美撒播到每一个角落,让世界因我们而充满爱。

4、课件播放《爱的奉献》,在温情的音乐声中结束全课。

(“美”作为全文的主线,贯穿课堂始终。学生们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到相互关爱,生命才更有意义,人生才更幸福。)

附:板书说明

该课板书为一幅风景画:几块形态不一的石头平整地跨过小溪,每一块石头上用不同颜色的笔写着——善良美、勤劳美、和谐美、谦让美、尊老美、团结美、奉献美、敬业美……

《搭石》教学反思

四年级语文上册《搭石》一课,截取了农村生活中几个非常平凡的镜头,但平凡中透出深意,朴素中闪烁着美好的思想,令人感到情致淳厚。读书是师生,尤其是学生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的过程。教学《搭石》一课时,在学生对“搭石”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我便组织学生运用多种形式,进行不同层次的读书活动,使其感悟体会“搭石”的美,欣赏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从而实现教师、学生与文本对话的目的。

1、发现感受文中的美

文中有看得见的具体的“美”,也有看不见的心灵的“美”:

秋凉在即,人们精心挑选平正的石头摆放在小溪中,几番精心踩踏;
——助人为乐美

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满意才肯离去;
——勤劳美

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致,声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充满了诗情画意;
——和谐美

如果两个人同时过溪,招手礼让,闲话家常;
——谦让美

要是谁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负过溪;
——尊老美

心灵美、友善美、自然美、团结美、善良美、奉献美……

美是永恒的主题,教学时采用自读时想象画面、自悟时体会情味、交流时畅所欲言的教学思路。请学生分别画出有关语句或段落,并试着在头脑中浮现画面,在空白处写上自己的感受,然后在小组内及全班交流,解决疑惑,完善认识,升华情感。学生们自读、自悟,在寻找美,欣赏美的同时,感悟自然的美,感悟和谐的美,感悟平凡的美!

2、发现感受身边的美

简单的事情中闪烁着美好的思想,散发出融融的暖意。是啊,美无处不在,就连搭石这么不起眼的小事物都有美。作者就是从一件很小的事物中发现了美。你现在认为什么是美?在我们身边哪里也可以找到美?”随着我的话音落下,学生思考后各抒己见。

“我是值日生,当我想起擦黑板时,发现不知谁已经把黑板擦干净了,这也是美!”

“老师为了我们,经常忘我地工作,就连中午吃饭的时候也在管我们用餐,这种尽职的工作精神就是美!”

“我班的同学了,我天天给她送作业,给她补课,给她讲学校里发生的事,使她不再寂寞,这种同学间的关心也是美!”

美是明媚的阳光,给人以温暖;
美是盛开的鲜花,给人以芳香;
美是潺潺的溪流,滋润万物的成长;
美是熊熊的火炬,点燃生命的希望。学生们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到人与人相互关爱,生命才更有意义,人生才更幸福。曾经有位名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美到处都有,只要我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

在教学中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
并学习了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

推荐访问:教学设计 单元 教学 教学单元教学设计17篇 教学单元的教学设计(精选17篇) 教学单元设计模板

版权所有:信达文档网 2014-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信达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信达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4019108号-1